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历史古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三维评价
1
作者 徐少文 吴静红 +2 位作者 师文豪 王源 程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043-12054,共12页
地质环境是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受限因素众多的历史古城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估至关重要。结合苏州观前街区地质及历史环境选取13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组... 地质环境是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受限因素众多的历史古城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估至关重要。结合苏州观前街区地质及历史环境选取13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通过ArcGIS进行三维可视化评价分区展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程度高的面积约占18.7%,适宜性程度较高的约占59.1%,适宜性程度一般约占21.2%,适宜性程度差的仅占1.0%;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程度高的面积约占11.6%,适宜性程度较高的占比高达76.7%,适宜性程度一般的约占11.7%,无适宜性程度差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层次-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泥效工法对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的作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萌萌 师文豪 +2 位作者 徐阳 吴静红 樊绿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软土地区盾构施工面临着严峻的地表变形问题,克泥效工法辅助盾构施工是缓解地表变形的重要控制措施。为探究克泥效工法对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依托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玉-珠区间盾构工程,首先开展克泥效浆液压缩试验,得到浆液压... 软土地区盾构施工面临着严峻的地表变形问题,克泥效工法辅助盾构施工是缓解地表变形的重要控制措施。为探究克泥效工法对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依托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玉-珠区间盾构工程,首先开展克泥效浆液压缩试验,得到浆液压缩变形规律;然后建立克泥效工法下盾构隧道双等代层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克泥效注浆工法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克泥效浆液的压缩变形曲线近似符合线性关系,克泥效浆液性能受B液添加率影响明显,当B液添加率为4%时,克泥效浆液抵抗变形能力最强;建立的双等代层模型能够模拟克泥效工法对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特征,克泥效工法辅助盾构可减少约78%的地表最大沉降量;克泥效浆液填充率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填充率约150%时,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相对最好。研究结果可为克泥效工法在类似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克泥效工法 浆液填充率 双等代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双线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修正 被引量:6
3
作者 乙珂豪 师文豪 +2 位作者 吴静红 徐阳 王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7-1634,共8页
由于双线隧道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极为复杂,所以准确计算地表沉降较为困难。基于Peck公式和Chapman修正参数,考虑先行隧道的施工影响和双线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参数的经验量化,建立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计... 由于双线隧道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极为复杂,所以准确计算地表沉降较为困难。基于Peck公式和Chapman修正参数,考虑先行隧道的施工影响和双线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参数的经验量化,建立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计算公式。此外,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S1号线工程,讨论公式在不同土层中的适用性及参数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双线隧道盾构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应用所建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地表沉降值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均较为吻合。所建修正公式考虑了双线隧道的位置信息,可以定量反映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双线隧道盾构施工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隧道 PECK公式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盾构施工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和熵权二维云模型的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师文豪 鞠俊杰 +2 位作者 王源 吴静红 樊绿叶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8,199,共9页
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塌陷风险评价对保障城市道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风险指标、评价等级等主观性、模糊性和随机性较强的问题,在道路地质雷达探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塌陷属性、邻近设施3个方... 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塌陷风险评价对保障城市道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风险指标、评价等级等主观性、模糊性和随机性较强的问题,在道路地质雷达探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塌陷属性、邻近设施3个方面,构建了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赋权,从风险和概率2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和熵权二维云模型的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方法。评估结果以云图形式输出,能直观地判定道路塌陷风险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昆山市跃进路的道路塌陷风险评价实例,并与传统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塌陷 地质雷达 熵权法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