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勤芬 陆云 赵春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22-24,41,共4页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昆山市中医医院直肠癌造口患者84例,采用造口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昆山市中医医院直肠癌造口患者84例,采用造口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75.00±10.41)分,为中等水平。影响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造口自我接受程度、使用造口产品情况、肠造口时间、造口并发症、造口护理情况(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直肠造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造口护理水平,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 癌因性疲乏 自我管理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对结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学兰 梅芳 陆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4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癌因性疲乏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癌因性...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癌因性疲乏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教育管理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思维导图教育方式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结肠造口 癌因性疲乏 自我管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3
3
作者 陆云 屈惠琴 朱勤芬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及应用造口用品,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排便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饮食护理等。结果患者... 目的总结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及应用造口用品,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排便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饮食护理等。结果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无疲乏17例,轻度疲乏9例,中度疲乏4例,重度疲乏2例。住院时间为25~46d。结论对直肠癌造瘘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造瘘术 癌因性疲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微囊胶原海绵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海军 潘立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5-1776,共2页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代表剂。黄芪甲苷和阿魏酸分别是黄芪和当归中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胶原蛋白海绵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可止血及促进组织愈合,可体内降解、组织相容性好,将药物微囊化后与胶原海绵相结合,可以形成更长效的缓控释制剂。本... 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代表剂。黄芪甲苷和阿魏酸分别是黄芪和当归中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胶原蛋白海绵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可止血及促进组织愈合,可体内降解、组织相容性好,将药物微囊化后与胶原海绵相结合,可以形成更长效的缓控释制剂。本实验中,当归补血微囊以当归补血汤为原型,以黄芪甲苷和阿魏酸5:1配比,制成微囊后混合吸收进入胶原海绵,通过建立大鼠损伤模型,探讨当归补血微囊胶原海绵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微囊 胶原蛋白海绵 伤口愈合 HE染色 CD34染色 MASSON染色 STAT3 VEGF miRNA-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方案 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祝薇 杨益群 +8 位作者 刘明红 卫雯诗 杨靖华 姚建琴 李莉 肖雪月 赵敏艳 瞿红 屈惠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3,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AVD)相关性皮肤损伤(CAVD-associated skin impairment,CASI)预防方案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无锡市8所三级综合医院门诊行PICC维护的10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其中4所医院为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4所医院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CASI预防方案。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CASI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及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ulcers,MDRPU)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CASI、MARSI及MDRPU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RSI、MDRPU严重程度及非计划拔管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实施CASI预防方案有利于降低PICC门诊患者CASI的发生率,为临床护士预防CASI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肤损伤 预防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