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断陷期充填时空差异及机制:基于松科2井的火石岭组再认识
1
作者 瞿雪姣 张琪 +5 位作者 王璞珺 刘硕 万晓樵 吕大炜 王佳 谭先锋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09-3224,共16页
火石岭组是松辽盆地早期断陷充填的第一套序列,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松科2井2018年完钻后是否钻遇火石岭组一直存在争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松科2井钻遇了火石岭组,井深5613.41~5959.84m,厚346.4... 火石岭组是松辽盆地早期断陷充填的第一套序列,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的主要目的层之一。松科2井2018年完钻后是否钻遇火石岭组一直存在争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松科2井钻遇了火石岭组,井深5613.41~5959.84m,厚346.43m,以高含量的火山物质为特征,顶部以凝灰岩层与上覆沙河子组为界;GR和RRD曲线呈现较大的起伏和不稳定的特征;地震上表现为同相轴连续性好、振幅强、频率较高的特征;沉积-充填速率显著小于沙河子组。将火石岭组定义为不整合于基底之上,与上覆沙河子组(局部与营城组、登娄库组或泉头组)呈整合/不整合接触的第一套火山-沉积充填序列,代表了断陷早期火山活动较为强烈的一个阶段。松辽盆地断陷期充填演化,北部和西部受控于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中部和东南部受控于东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控陷构造体系差异、板块俯冲的距离效应以及岩浆中心的迁移等,是各断陷发育时间、发育规模、火山-沉积充填时间和规模等时空差异的根本原因。松辽盆地断陷期总体经历了火石岭组和营城组火山-沉积建造夹沙河子组火山平静期陆源碎屑沉积的过程,但不同部位断陷启动时间、各组充填时间和充填序列又存在显著差异:断陷启动时间和沙河子组开始沉积时间具有北部早、南部次之、中部最晚的特点;火石岭组火山-沉积建造在盆内广泛分布,而营城组火山-沉积建造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松辽盆地断陷期相同组段可能不具有统一的同位素年龄,直到营城组之后(约103~104Ma),盆地断陷演化阶段结束,整个盆地同时坳陷沉降,各个组段形成统一的时间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断陷期 盆地充填 松科2井 火石岭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