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大容量的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盛建科 陈乔夫 +2 位作者 熊娅俐 张宇 李达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4,共4页
为实现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的高压大容量化,分析介绍了多支路补偿技术和基于级联型变流器的系统拓扑结构,前者在线性变压器二次侧设计多个绕组,各绕组用变流器同时注入电流来控制铁心主磁通,以实现一次侧绕组等效电抗无级可调;后者则... 为实现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的高压大容量化,分析介绍了多支路补偿技术和基于级联型变流器的系统拓扑结构,前者在线性变压器二次侧设计多个绕组,各绕组用变流器同时注入电流来控制铁心主磁通,以实现一次侧绕组等效电抗无级可调;后者则是将多个电压源型逆变器在输出首尾相连形成前述的变流器。该文还指明了系统设计要点及控制所采用的三角波调制PWM电流控制法。样机实验证明了该技术实现高压大容量可调电抗系统的可行性及这种磁通可控型可调电抗器响应快、运行稳定、低谐波和电抗值极大范围连续可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路补偿技术 级联型变流器 可调电抗 磁通 高压 大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微注射成型条件下非等温静态结晶 被引量:7
2
作者 蒋炳炎 尹湘林 +1 位作者 翁灿 王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2-916,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物理模拟HDPE微注射成型模腔中心层的静态非等温结晶过程,将样品从80℃以10℃/min升温速率升至180℃,并保温2 min。然后在液氮冷却作用下分别以5,10,15,20℃/min的恒降温速率,将温度降至80℃,得到静态非等温结...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物理模拟HDPE微注射成型模腔中心层的静态非等温结晶过程,将样品从80℃以10℃/min升温速率升至180℃,并保温2 min。然后在液氮冷却作用下分别以5,10,15,20℃/min的恒降温速率,将温度降至80℃,得到静态非等温结晶DSC热流曲线,并利用Eopoxobeku方法对HDPE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降温速率从5℃/min增大到20℃/min时,HDPE结晶起始温度从121.81℃下降到118.93℃,结晶度由86.19%增大到90.34%,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曲线在结晶初期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而在后期不呈线性关系;结晶初期降温速率对晶体成核和生长机理的影响比较大,而结晶后期晶体成核和生长机理受降温速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结晶 微注射成型 HDPE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在核直接判别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粉兰 唐文彦 +1 位作者 段海峰 郝建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0-1414,共5页
提出了在核直接判别式分析(KDDA)中采用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的方法,并在ORL人脸库中对多头部姿态、尺度等变化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比采用整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时的KDDA误识别率明显要低(取36个特征数时... 提出了在核直接判别式分析(KDDA)中采用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的方法,并在ORL人脸库中对多头部姿态、尺度等变化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比采用整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时的KDDA误识别率明显要低(取36个特征数时,误识别率低2%),且随着使用的特征数不断减少,这种优势愈加明显。实验充分证实了在KDDA中采用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的有效性及其对人脸的光照、头部姿态、面部表情等变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直接判别式分析 面部表情 分数次幂多项式核函数 ORL人脸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焊缝图像的焊接区域提取与缺陷尺寸形状保真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林 戴明 李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焊缝图像的特点 ,探讨了焊接缺陷自动识别中焊接区域提取的问题 ,提出了三角拟合法焊道分割、焊道边界滤波修正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焊接缺陷尺寸与形状修正的问题 ,定义了缺陷矩形与终矩形的概念 ,设计了缺陷矩形生成策略、... 针对焊缝图像的特点 ,探讨了焊接缺陷自动识别中焊接区域提取的问题 ,提出了三角拟合法焊道分割、焊道边界滤波修正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焊接缺陷尺寸与形状修正的问题 ,定义了缺陷矩形与终矩形的概念 ,设计了缺陷矩形生成策略、缺陷矩形的分割与生长循环、终矩形内缘提取等方法 ,在焊道区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图像 图像处理 区域提取 三角拟合分割 形状保真 铝合金 焊接缺陷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的全数字化双极性双调制波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沙德尚 齐铂金 +1 位作者 鲍云杰 段红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9-63,58,共6页
对于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的控制,本文提出一种全数字化双极性双调制波的控制策略,主变压器传递为恒占空比为0.5的交流方波,变压器磁心利用率高。以全桥-全波拓扑为例, 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应用该策略可以在任意负载功率因数下实现原边高... 对于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的控制,本文提出一种全数字化双极性双调制波的控制策略,主变压器传递为恒占空比为0.5的交流方波,变压器磁心利用率高。以全桥-全波拓扑为例, 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应用该策略可以在任意负载功率因数下实现原边高频逆变桥开关管件的ZVS 开关,周波变换器开关管的ZCS开通和ZVZSC关断。进行了Saber仿真并制作了300VA原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周波变换器换流时无换流过冲,实现了自然换流。该控制策略为大容量电压型高频链逆变器的实用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逆变器 零电压开关 零电流开关 自然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融合的波形方式高精度超声测厚 被引量:5
6
作者 彭春 香勇 +3 位作者 彭雪莲 施克仁 徐西刚 孙文龙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在超声测厚过程中使用波形方式利用闸门进行测量,可以方便自由地选取测量对象,有利于 避开盲区测量;同时还可以设置闸门和峰值或边沿的测量方式,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在测量中,特 征计算采用基于采样序列较基于显示序列精度要高,采样率... 在超声测厚过程中使用波形方式利用闸门进行测量,可以方便自由地选取测量对象,有利于 避开盲区测量;同时还可以设置闸门和峰值或边沿的测量方式,有利于减小测量误差。在测量中,特 征计算采用基于采样序列较基于显示序列精度要高,采样率越高,精度越好;在此基础上,加入多时 间序列的融合算法可以将有效采样率成倍提高,精度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融合 波形方式 超声测厚 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识别中光照补偿问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粉兰 段海峰 +1 位作者 郝建国 唐文彦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光照问题是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将常用于光照补偿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光照锥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照锥方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同时对在构建光照锥时,如何选择训练图像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 光照问题是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将常用于光照补偿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光照锥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照锥方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同时对在构建光照锥时,如何选择训练图像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选择光照方向变化适中的图像,构建的光照锥光照补偿效果可以达到最佳,人脸的平均识别率可以提高1~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人工智能 人脸识别 光照锥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表面粗糙度测量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粉兰 唐文彦 +1 位作者 段海峰 郝建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8-502,共5页
文中综述了各类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工作。
关键词 非接触 粗糙度 全场 在线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超声探伤仪中超声信号高速采集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西刚 施克仁 +1 位作者 陈以方 彭雪莲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18,21,共4页
探讨了数字式超声探伤仪设计中一种对超声信号进行高速采集技术。根据超声回波信号重复性的特点,利用一只高速A/D(60MHz)转换芯片在N组特定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并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控制下实现高速数据... 探讨了数字式超声探伤仪设计中一种对超声信号进行高速采集技术。根据超声回波信号重复性的特点,利用一只高速A/D(60MHz)转换芯片在N组特定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并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控制下实现高速数据缓冲存储,再利用相位合成技术对转换后的N组数据进行数据合成与波形重建,从而实现了数倍于A/D转换芯片速率的高速数据采集,达到等效A/D转换速率N×60MHz。该方案成本低,可靠性高,尤其适合于高速、高准确度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探伤仪 超声信号 信号采集 相位合成 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法和电涡流法测厚仪的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雪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2,共3页
 介绍了磁性方法和电涡流方法测厚仪的测量原理、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与国外部分同类仪器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外部 国内 发展状况 国外 对比 电涡流 性能特点 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片机控制熔化极脉冲氩弧焊机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鹏飞 殷树言 +1 位作者 罗建昆 鲍云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弧压反馈闭环控制方式 ,在每一个周期内都可以保证电弧电压的平均值相同 ,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弧长调节。控制系统完全由软件控制器实现 ,人机界面友好。根据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的原则选取脉冲参数 ,在大量工艺试验的基础... 采用一种新型弧压反馈闭环控制方式 ,在每一个周期内都可以保证电弧电压的平均值相同 ,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弧长调节。控制系统完全由软件控制器实现 ,人机界面友好。根据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的原则选取脉冲参数 ,在大量工艺试验的基础上 ,对脉冲参数的匹配关系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 ,该机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的稳定区间较宽 ,电弧自身调节能力强 ,焊缝成形美观 ,几乎没有飞溅。研制的单片机控制的IGBT逆变式熔化极脉冲氩弧焊机工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逆变 脉冲熔化极氩弧焊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中变采样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香勇 彭雪莲 +3 位作者 彭春 施克仁 徐西刚 孙文龙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对超声检测中常遇到的变采样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了两种实现方法:基于特征值的二次采样和滤波器组,并给出了二次采样算法。通过试验,对这两种方法在超声信号变采样前后时频域特性的变化做了比较分析,得出前者可以很好地保留检测中所... 本文对超声检测中常遇到的变采样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了两种实现方法:基于特征值的二次采样和滤波器组,并给出了二次采样算法。通过试验,对这两种方法在超声信号变采样前后时频域特性的变化做了比较分析,得出前者可以很好地保留检测中所需的特征信号,但频域特性较差;而后者有很好的频域特性,便于进行时频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采样 滤波器组 变采样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诊断系统的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银安 李上青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4,93,共6页
将智能主体技术引入复杂故障诊断领域,建立了一种基于多主体的复杂诊断系统结构模型,对诊断问题任务辨识、分解、各主体的内部诊断机制、多主体间的交互、协作、关联模型以及诊断决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重点描述了诊断问题的故障... 将智能主体技术引入复杂故障诊断领域,建立了一种基于多主体的复杂诊断系统结构模型,对诊断问题任务辨识、分解、各主体的内部诊断机制、多主体间的交互、协作、关联模型以及诊断决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重点描述了诊断问题的故障分解与控制策略。在某企业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中,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成因分析,给出合理的决策意见,取得了很好的诊断结果,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安全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系统 智能故障诊断 任务分解 协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一谈宏程序在螺纹加工中的巧妙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权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7-117,共1页
针对用FANUC-power mate0系统,在加工螺纹过程中,用G32指令加工螺纹时比较繁琐,而采用调用宏程序实现螺纹的单一固定循环加工。
关键词 螺纹加工 用户宏程序 模态调用 单一固定循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逆变CO_2焊机的控制原理与特点
15
作者 黄鹏飞 殷树言 +1 位作者 段红海 李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依据CO2 焊接工艺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电子电抗器控制的逆变弧焊电源。当短路发生后 ,电流先保持在一较低值 ,然后以斜率可以调节的双折线规律上升。在燃弧阶段 ,调节控制回路参数 ,控制燃弧电流的变化速度 ,保证充足的燃弧能量。设计了... 依据CO2 焊接工艺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电子电抗器控制的逆变弧焊电源。当短路发生后 ,电流先保持在一较低值 ,然后以斜率可以调节的双折线规律上升。在燃弧阶段 ,调节控制回路参数 ,控制燃弧电流的变化速度 ,保证充足的燃弧能量。设计了专门的引弧和收弧电路。试验表明 ,该焊机具有飞溅小 ,成形好 ,去球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抗器 短路过渡 C02焊 逆变焊机 控制原理 逆变弧焊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硬件平台的馈线自动化远方终端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振华 赵慧丽 李云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5-58,共4页
嵌入式硬件平台的设计以硬件模块化设计和灵活组态技术为基础以减少硬件成本和缩短开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可灵活配置的FTU(FeederTerminalUnit)硬件平台设计方案,该平台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工业芯片组RCM2110、可... 嵌入式硬件平台的设计以硬件模块化设计和灵活组态技术为基础以减少硬件成本和缩短开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可灵活配置的FTU(FeederTerminalUnit)硬件平台设计方案,该平台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工业芯片组RCM2110、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双口RAM等硬件组成,不仅在硬件结构上可以重新配置,而且构成其软件系统的监控软件、保护功能、通信模块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都可以灵活配置,增强了装置的性能,更好地适应配电复杂多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馈线远方终端 嵌入式工业芯片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GIS的配电网络存储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煜 闻爽 任国忠 《农村电气化》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在配电管理系统中,配电网络的存储结构是进行多种配电网络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空间GIS的配电网络存储模型,并详细说明了模型中的图元和图形对象的存储结构。
关键词 GIS +配电网络 存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针式表面结构区域法软件系统的开发
18
作者 张彦春 冯银辉 +1 位作者 郝建国 吕旭志 《工具技术》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分析触针式表面结构区域法测量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其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软件构架及软件实现等。并根据ISO/TC25178-7软件测量标准,通过与NIST-Internet based Surface Metrology Algorithm Testing System调用同一组SDF格式数据进... 在分析触针式表面结构区域法测量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其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软件构架及软件实现等。并根据ISO/TC25178-7软件测量标准,通过与NIST-Internet based Surface Metrology Algorithm Testing System调用同一组SDF格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软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针式 表面结构 区域法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逆变焊机的现状与发展
19
作者 彭伟民 王小兰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6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IGBT 逆变器 焊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