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矿粉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华 孟云芳 +1 位作者 贾军 崔自治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0,160,共5页
在宁夏地区特有条件下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粉煤灰、矿粉掺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普通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矿粉、... 在宁夏地区特有条件下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粉煤灰、矿粉掺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普通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矿粉、粉煤灰掺量;同时通过正交分析,提出了本设计普通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再生混凝土 矿粉 粉煤灰 正交设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马波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阐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国内外作物模拟模型的研究主要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模拟模型研究为主,近几年也出现了对其他作物模拟模型的研究,如大豆、棉花、烟草、马铃薯、苜蓿以... 阐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国内外作物模拟模型的研究主要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模拟模型研究为主,近几年也出现了对其他作物模拟模型的研究,如大豆、棉花、烟草、马铃薯、苜蓿以及一些园艺作物。在分析已有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RS GIS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增强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 王德志 孟云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针对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水泥用量偏大、强度偏低的问题,将粉煤灰、矿渣粉、纳米二氧化硅三种工业废弃物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在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配制中,重点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纳... 针对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水泥用量偏大、强度偏低的问题,将粉煤灰、矿渣粉、纳米二氧化硅三种工业废弃物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在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配制中,重点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纳米二氧化硅、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对应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排序由大到小,其中单掺纳米二氧化硅(5%)效果最为显著;复掺粉煤灰(10%)、矿渣粉(15%)和纳米二氧化硅(8%)对水泥浆强度发展有良好的超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微观分析,找到了矿物掺合料影响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微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矿渣粉 纳米二氧化硅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降脆增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瑞 李金泽 孟云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38,141,共4页
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虽然具有轻质、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但是脆性过大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试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得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最优基准配合比,然后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入不同量的聚丙烯纤维,... 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虽然具有轻质、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但是脆性过大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试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得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最优基准配合比,然后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入不同量的聚丙烯纤维,研究聚丙烯纤维对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具有显著降脆增韧作用,能够提高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最优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8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产量和品质水肥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波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1,共6页
枸杞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枸杞种植不仅要取得理想的产量还要保障其优良的药用品质。衡量枸杞药用价值的主要指标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β-胡萝卜素、黄酮、总糖和氨基酸含量等。土壤水分和养分(包括盐分)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均有直... 枸杞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枸杞种植不仅要取得理想的产量还要保障其优良的药用品质。衡量枸杞药用价值的主要指标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β-胡萝卜素、黄酮、总糖和氨基酸含量等。土壤水分和养分(包括盐分)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均有直接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较多且相对全面的研究。从已有研究中选取相关文献,分析了水分胁迫、灌溉技术、土壤养分、施肥以及水肥耦合作用等对枸杞产量、品质指标的影响,旨在明确土壤水分、养分与枸杞产量、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学者们研究重点采用的方法。在总结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人所在团队研究经验,提出了将产量和品质指标作为综合目标考虑的水肥耦合、水分养分数值模拟、无人机高光谱水分-养分诊断、产量-品质预测的枸杞水肥效应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枸杞优质高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产量 品质 水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人饮淡化技术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娟 田军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0,共6页
针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资源量大、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度范围广,采用单一的淡化技术难以满足要求,通过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不同范围矿化度所对应的水化学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反渗透法(RO)、纳滤法(NF)和膜蒸馏法(MD)等苦咸水淡... 针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资源量大、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度范围广,采用单一的淡化技术难以满足要求,通过对宁夏地区地下苦咸水不同范围矿化度所对应的水化学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反渗透法(RO)、纳滤法(NF)和膜蒸馏法(MD)等苦咸水淡化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计较,探讨出矿化度、水化学类型与淡化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确定不同矿化度、不同水化学类型所对应的淡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小于1 g/L的地下水以Ca^(2+)、Mg^(2+)、SO_4~2为主,可通过纳滤进行处理;1~3 g/L的微咸水以Na^+和Cl^-为主,可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处理;3~6 g/L的苦咸水Ca^(2+)、Mg^(2+)、SO_4~2、Na^+和Cl^-含量较高,可采用纳滤+反渗透的工艺流程;大于6 g/L的苦咸水,可采用膜蒸馏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地区 苦咸水 人饮淡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ensen模型的压砂地西瓜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波 田军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9,155,共8页
针对压砂地西瓜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灌溉制度问题,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试坑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分析了压砂地西瓜耗水规律及需水关键期,并用Jensen模型对压砂地西瓜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 针对压砂地西瓜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灌溉制度问题,于2008年和2009年采用试坑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分析了压砂地西瓜耗水规律及需水关键期,并用Jensen模型对压砂地西瓜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压砂地西瓜全生育期耗水量为79.6-409.9 mm;(2)西瓜需水关键生育阶段顺序为"苗期〉开花坐果期〉膨大初期〉膨大中期〉伸蔓期〉膨大后期";(3)压砂地西瓜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系数λ1=0.6171,λ2=0.2707,λ3=0.0355,λ4=0.1097,λ5=0.1390,λ6=0.1106;(4)通过灌溉制度优化发现:供水量范围为80-240 mm时增产效果最明显,供水量达到320 mm时,压砂地西瓜可获得高产。最优灌溉制度为:苗期灌水20-30 mm,伸蔓期灌水50-55 mm,开花坐果期灌水40-45 mm,膨大初期灌水70 mm,膨大中期灌水60-70mm,膨大末期灌水60-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压砂地 灌溉制度 JENS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压砂地西瓜水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波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共5页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生产力下降问题,从补水定额、施肥水平和补水次数方面入手,探索影响老压砂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制约老压砂地生产的水肥方案。于2009年和2010年在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采用正交...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生产力下降问题,从补水定额、施肥水平和补水次数方面入手,探索影响老压砂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制约老压砂地生产的水肥方案。于2009年和2010年在宁夏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采用正交方法进行了桶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桶栽条件下的最佳组合为补水定额37.5m3/hm2;施有机肥1 200kg/hm2,二铵91.5kg/hm2,尿素157.5kg/hm2,硫酸钾94.5kg/hm2;补水次数7次。经方差分析可知,补水定额对产量的影响效果极为显著,施肥水平和补水次数对产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的因子可以依经济、方便为原则任选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压砂地 西瓜 水肥效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夏压沙地生产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宾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73,共5页
宁夏中西部干旱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通过对压沙地生产力自然条件评价和社会经济指标评价综合评价压沙地的生产力,得出宁夏中卫压沙地评价区的综合评价指数SI模型,即SI=0.8PI+0.2TI。其中自然生产力的评价从土壤化学条件、土壤物... 宁夏中西部干旱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通过对压沙地生产力自然条件评价和社会经济指标评价综合评价压沙地的生产力,得出宁夏中卫压沙地评价区的综合评价指数SI模型,即SI=0.8PI+0.2TI。其中自然生产力的评价从土壤化学条件、土壤物理条件、土壤生态条件3方面,应用FAO提出的PI模型进行评价;社会经济条件评价从压沙地年限、水利化水平、化学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耕地现有人口承载量5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最后应用TI模型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沙地 生产力 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砂地西瓜补灌技术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波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4,77,共5页
通过选取不同的补灌技术对压砂地西瓜进行了补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补灌技术对西瓜纵径和西瓜横径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西瓜成熟后车补、滴灌、管灌处理的西瓜纵径分别为27.7、29.2、25.8cm,西瓜横径分别为19.4cm、20.7cm、18.9cm,滴灌... 通过选取不同的补灌技术对压砂地西瓜进行了补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补灌技术对西瓜纵径和西瓜横径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西瓜成熟后车补、滴灌、管灌处理的西瓜纵径分别为27.7、29.2、25.8cm,西瓜横径分别为19.4cm、20.7cm、18.9cm,滴灌西瓜横径最大,车补次之,管灌最小。三因素三水平的最优组合为滴灌方式、灌水定额为90m3/hm2,灌水次数为5次;经方差分析可知,灌水定额和补水方式对产量影响显著,灌水定额较之补水方式更为显著,而灌水次数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地 西瓜 节水补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的荒地种植西瓜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斌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4,30,共5页
针对压砂地随使用年限老化、失效及种植过程中不便于土壤翻耕问题,通过在土地上铺设不同覆盖材料种植西瓜,对种植过程中0~60 cm深土壤水分变化,作物光合速率、覆盖层下土壤表面温度变化以及作物产量与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针对压砂地随使用年限老化、失效及种植过程中不便于土壤翻耕问题,通过在土地上铺设不同覆盖材料种植西瓜,对种植过程中0~60 cm深土壤水分变化,作物光合速率、覆盖层下土壤表面温度变化以及作物产量与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当地砂石并添加大比例粉煤灰制成的混凝土板材满足土地耕作强度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耐久性、保温性及保水性能。这种铺设连续型板材材料覆盖下的西瓜产量接近传统压砂地,同时可有效减少砂土混合并便于压砂地轮作翻耕。此种板材铺设荒地种植西瓜为改善压砂地老化失效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覆盖材料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辣椒氮磷钾耦合效应及优化组合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应海 田军仓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70,共7页
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以及辣椒种植氮、磷、钾施用比例无序问题,本文选取氮、磷、钾3因素,设置了5个水平,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所获得的辣椒氮、磷、钾耦合模型回归拟合和失拟... 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以及辣椒种植氮、磷、钾施用比例无序问题,本文选取氮、磷、钾3因素,设置了5个水平,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所获得的辣椒氮、磷、钾耦合模型回归拟合和失拟检验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0.856;(2)t检验发现氮肥对辣椒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磷肥次之,钾肥影响较小;(3)辣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值在减小,施磷量对产量的灵敏度与施氮量具有相同的趋势,施钾量对产量的灵敏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4)x1=322.2,x2=134.3,x3=439时最大产量依次为:y1=45236.3 kg·hm^(-2)、y2=15668.8 kg·hm^(-2)、y3=20073.5 kg·hm^(-2);(5)施氮量为240 kg·hm^(-2),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达到48911.9 kg·hm^(-2),交互作用明显。施氮量为240 kg·hm^(-2),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产量达到43523.7 kg·hm^(-2)。施钾量150 kg·hm^(-2)时,施磷92 kg·hm^(-2)可以获得最大产量,为18318 kg·hm^(-2);(6)模拟模型求得产量大于52000 kg·hm^(-2)的有29个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水灌溉辣椒氮、磷、钾耦合及最优组合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辣椒 氮磷钾耦合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产力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宾 田军仓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232-1236,共5页
土地生产力是衡量土地作物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土地生产力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土地生产力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区域创建适宜的评价模型,不同地区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评价观点;并指出了土地生产力评价研究领域的发... 土地生产力是衡量土地作物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土地生产力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土地生产力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区域创建适宜的评价模型,不同地区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评价观点;并指出了土地生产力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产力 模型 评价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西北山区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娟 田军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28,共2页
针对宁夏中卫兴仁地区的区域条件和气候条件,在西北干旱地区压砂地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引入了一套风光互补发电扬水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流量测试以及对该系统所控制的瓜地产量的测定,得出该系统在西北山区农业发展中具有... 针对宁夏中卫兴仁地区的区域条件和气候条件,在西北干旱地区压砂地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引入了一套风光互补发电扬水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流量测试以及对该系统所控制的瓜地产量的测定,得出该系统在西北山区农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坝库功能转换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娟 张维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3-75,78,共4页
宁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为了保持水土、减小水土流失危害,建设了大量的淤地坝。随着气候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淤地坝淤积速率降低,设计标准内的洪水总量减小。通过构建包含降水预报、水沙模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的宁... 宁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为了保持水土、减小水土流失危害,建设了大量的淤地坝。随着气候及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淤地坝淤积速率降低,设计标准内的洪水总量减小。通过构建包含降水预报、水沙模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的宁南山区坝库功能转换理论与技术体系,促进淤地坝向小水库的功能转换,使得淤地坝工程兼具拦泥供水多重功能,实现坝系水资源化。以宁夏好水川流域为例,计算了典型工程坝库功能转换后的兴利库容,从而提高水资源及工程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库功能转换 坝系水资源化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模型的压砂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宾 田军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37,共6页
以宁夏中部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基于PI指数模型的压砂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压砂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考虑土壤自然状态下对压砂地生产力的影响,采用FAO提出的PI指数模型作为压砂地生产力评价的指标模型,选取10个指标,分别... 以宁夏中部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基于PI指数模型的压砂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压砂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考虑土壤自然状态下对压砂地生产力的影响,采用FAO提出的PI指数模型作为压砂地生产力评价的指标模型,选取10个指标,分别为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土壤机械构成、土壤有效厚度、地面坡度、土壤酸碱度、光热条件、和水分供应能力等。通过分析得出,西瓜产量Y和评价指数P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Y=1 440 PI+407.72,即PI指数模型能较好的对压砂地生产力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地生产力 指标体系 PI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畦灌溉条件下小茴香栽培最佳水肥组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应海 田军仓 《农业科学研究》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小畦灌溉条件下海原县小茴香的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复合肥施用量3因素组合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灌水次数为3次,复合肥施用量为600 kg/hm^2时为最优组合方案,可为制定宁夏海原小茴...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小畦灌溉条件下海原县小茴香的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和复合肥施用量3因素组合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定额为1 200 m^3/hm^2,灌水次数为3次,复合肥施用量为600 kg/hm^2时为最优组合方案,可为制定宁夏海原小茴香节水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畦灌溉 小茴香 正交试验 最优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和施肥量对小茴香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祁天成 李应海 李洋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和施肥量对小茴香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设置3个灌溉定额(1800、3000、4200 m^(3)/hm^(2))、3个灌溉次数(2、3、4次)、3个施肥水平(270、450、630 kg/hm^(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9个处理测定小茴香生长、生产和... 为探究不同灌溉和施肥量对小茴香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设置3个灌溉定额(1800、3000、4200 m^(3)/hm^(2))、3个灌溉次数(2、3、4次)、3个施肥水平(270、450、630 kg/hm^(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9个处理测定小茴香生长、生产和商品指标,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三因素对小茴香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主成分,结合隶属函数法对9个处理小茴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茴香的生长性状、产量构成及品质等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因素的影响次序为灌溉定额>灌溉次数>施肥量。不同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数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排前三的处理依次为处理9(4200 m^(3)/hm^(2)、4次、450 kg/hm^(2))、处理3(1800 m^(3)/hm^(2)、4次、630 kg/hm^(2))、处理6(3000 m^(3)/hm^(2)、4次、270 kg/hm^(2))。其中,处理9产量为3728.25kg/hm^(2),显著高于处理1(1800 m^(3)/hm^(2)、2次、270 kg/hm^(2)),较处理1增产53.98%,综合评价值达0.837;处理3精油含量最高,为43.70 g/kg;处理6植株最高,株高为131.53 cm。综上,宁夏小茴香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为灌溉定额4200 m^(3)/hm^(2),灌溉次数4次(生长期1次,花期2次,坐果期1次),施肥量450 kg/hm^(2)(生长期1次,花期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灌溉定额 灌溉次数 施肥量 产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卫环香山地区压砂地西瓜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19
作者 赵小勇 田军仓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2,38,共4页
利用宁夏中卫环香山地区1961-2011年月份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运用衰减法,估算了中卫压砂地区降水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中卫各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海原县降水生产潜力较高,沙坡头区次之,中宁县较低,水分条件是限制西瓜产量的主要因素,... 利用宁夏中卫环香山地区1961-2011年月份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运用衰减法,估算了中卫压砂地区降水生产潜力。结果表明:中卫各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海原县降水生产潜力较高,沙坡头区次之,中宁县较低,水分条件是限制西瓜产量的主要因素,压砂地产量尚有较大提高空间,为当地压砂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中卫 压砂地 降水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压砂地生产力评价的信息化研究
20
作者 王宾 田军仓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362-5364,共3页
借鉴基于GIS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结合压砂地生产力评价SI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压砂地生产力评价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在VB环境下开发,集成Map Info,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在系统窗口中实现。
关键词 压砂地 生产力 评价模型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