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入侵土壤包气带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慧慧 李春荣 +3 位作者 邓红章 张徽 李发明 张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7-381,共5页
为探讨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平安县三合镇天然CO_2泄漏试验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活菌计数法测定不同物质的量比CO_2试验区土壤微生物的菌落数目,应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 为探讨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平安县三合镇天然CO_2泄漏试验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活菌计数法测定不同物质的量比CO_2试验区土壤微生物的菌落数目,应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和16S r DNA文库技术对样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CO_2物质的量比由600μmol/mol增加到23 000μmol/mol时,土壤细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各试验区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H)、丰度(S)有所不同,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高于细菌;高物质的量比CO_2对真菌Geomyces sp.、根瘤菌unclassified_Rhizobiales等菌群的生长产生刺激作用,但对unclassified-Actinobacteria(放线菌群)、Sphingomonas sp.(鞘氨醇单胞菌属)等菌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 010μmol/mol CO_2对真菌Ascomycota sp.(子囊菌门)、Phoma medicaginis(茎点霉)产生了较强的毒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研究表明:高物质的量比CO_2入侵土壤包气带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原有细菌、真菌数量的丰富或被削弱,或部分物种的消失及新物种的出现,但其主要建群种未变;对根瘤菌等菌群生长的刺激作用可能使土壤固氮能力提高;不同物质的量比CO_2入侵下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系数远大于真菌,即真菌对CO_2胁迫表现更为敏感,真菌Ascomycota sp.及Phoma medicaginis有望成为地质封存CO_2泄漏微生物监测与甄别的指示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二氧化碳 土壤包气带 微生物群落结构 遗传多样性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帆 李春荣 +3 位作者 邓红章 张徽 李发明 张慧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79-1783,共5页
以鄂尔多斯CO2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小麦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模拟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 以鄂尔多斯CO2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小麦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模拟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被可以提高CO2入侵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抗逆性,但不同植被对土壤微生物抗逆性的调节具有一定差异;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使Pedobacter(地杆菌属)、Akkermansia(疣微菌门)等细菌的丰度提高,unclassified_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属)等细菌的丰度降低,细菌Thauera aminoaromatica(陶厄氏菌属)和Nitrospira(硝化螺菌属)完全消亡,并产生了Flavobacterium denitrificans(黄杆菌属)、Haematobacte(红杆菌属)、Ferrithrix(热袍菌门)新菌种。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但土壤微生物主要建群种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土壤 微生物数量 细菌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助力地质封存CO_2泄漏情景下土壤细菌群落信息的挖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慧 李春荣 +3 位作者 王文科 邓红章 张徽 韩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40-2448,共9页
CO_2地质封存过程复杂,存在CO_2泄漏风险,进而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地质封存CO_2泄漏应对措施,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释放CO_2系统研究了玉米对地质封存CO_2泄漏的响应特征,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玉米土壤细菌群落结... CO_2地质封存过程复杂,存在CO_2泄漏风险,进而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地质封存CO_2泄漏应对措施,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释放CO_2系统研究了玉米对地质封存CO_2泄漏的响应特征,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玉米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CO_2浓度为30×104μL·L^(-1)(30 cm埋深处CO_2浓度)时,玉米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当CO_2泄漏量增加到40×104μL·L^(-1)以上时,玉米叶片等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受胁迫特征;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试验共获得4个土壤样本的70 948个OTUs,但仅3.32%为4种泄漏条件下土壤所共有;遗传信息表明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变化与CO_2泄漏浓度密切相关;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等为土壤优势菌群,而酸杆菌门在土壤CO_2浓度达40×104μL·L^(-1)下相对丰度大幅增加,暗示其可用作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指示菌。可见泄漏的CO_2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特征,而变化的土壤细菌多样性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CO2泄漏 玉米 生理特征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
全文增补中
Cu掺杂TiO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靖茹 韩枫 +2 位作者 李春荣 邓红章 李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3-65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TiO_2光催化剂,在汞灯下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溶液。探讨了金属掺杂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h...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TiO_2光催化剂,在汞灯下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溶液。探讨了金属掺杂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h的制备条件下,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1%(g/mL)对酸性品红染料初始浓度为10mg/L的降解率较高,光照60min后品红降解率可达74.3%;掺杂1.5%(摩尔分数)的Cu/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高于TiO_2,其光催化降解率较TiO_2提高了21%。Cu的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O_2的光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2 光催化降解 有机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储存CO2泄漏对黑麦草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广华 李春荣 +4 位作者 邓红章 李旭峰 张徽 韩枫 张慧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CO_2泄漏平台,考察不同浓度CO_2泄漏对黑麦草主要生长性状和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达到1439 600 mg/m^3时,黑麦草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黑麦草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黑麦草的...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CO_2泄漏平台,考察不同浓度CO_2泄漏对黑麦草主要生长性状和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达到1439 600 mg/m^3时,黑麦草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黑麦草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黑麦草的脯氨酸调节机制遭到破坏,黑麦草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植物抗逆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泄漏 黑麦草 叶绿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感gel/CMC/PPy离子印迹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铬离子的综合治理 被引量:4
6
作者 申宇 邢建宇 +3 位作者 杨斌 王峰 石雄飞 张泽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1-274,278,共5页
以廉价明胶(gel)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基质,辅以聚吡咯(PPy)为修饰剂,利用铬酸作为氧化剂构建Cr(Ⅵ)离子印迹空穴,制备出了光敏感离子印迹材料(IIP),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IIP不仅成本低、具有良好的Cr(Ⅵ)吸... 以廉价明胶(gel)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基质,辅以聚吡咯(PPy)为修饰剂,利用铬酸作为氧化剂构建Cr(Ⅵ)离子印迹空穴,制备出了光敏感离子印迹材料(IIP),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IIP不仅成本低、具有良好的Cr(Ⅵ)吸附选择性,还具有优良的光敏感性,可通过光热作用增强吸附离子的洗脱。另外,IIP还具有原位还原性,能够有效地将吸附的Cr(Ⅵ)还原成Cr(Ⅲ),实现对Cr(Ⅵ)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 光敏感 明胶 聚吡咯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2-氯乙基)-N'-乙酰基-1,4-苯胺的合成
7
作者 姬雨 李春荣 +3 位作者 郭靖茹 李发明 王广华 邓红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53-1656,共4页
以4-氯硝基苯及二乙醇胺为原料,K_2CO_3为缚酸剂,合成了N,N-二(2-羟基乙基)-4-硝基苯胺,在三乙胺的催化下,利用氯化亚砜将其转化为氮芥关键中间体N,N-二(2-氯乙基)-4-硝基苯胺。在强酸介质中用氯化亚锡将氮芥中间体还原为氮芥类抗肿瘤... 以4-氯硝基苯及二乙醇胺为原料,K_2CO_3为缚酸剂,合成了N,N-二(2-羟基乙基)-4-硝基苯胺,在三乙胺的催化下,利用氯化亚砜将其转化为氮芥关键中间体N,N-二(2-氯乙基)-4-硝基苯胺。在强酸介质中用氯化亚锡将氮芥中间体还原为氮芥类抗肿瘤药效体N,N-二(2-氯乙基)-1,4-苯二胺,以乙酰氯为酰基化试剂,通过酰基化反应合成了芳胺氮芥衍生物N,N-二(2-氯乙基)-N'-乙酰基-1,4-苯胺,并利用元素分析、IR、~1H NMR确证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酰基化反应 N N-二(2-氯乙基)-N'-乙酰基-1 4-苯胺 芳胺氮芥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研究π桥对C217染料光伏性质的影响
8
作者 霍文博 王倩 李春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1-357,共7页
本文以C217染料为母体结构,通过改变π桥联基团的种类、数量、连接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染料敏化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结合不连续的电荷跳跃模型研究了所设计染料的电子结构、光学吸收及光伏性质。理论预测C217的光电转... 本文以C217染料为母体结构,通过改变π桥联基团的种类、数量、连接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染料敏化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结合不连续的电荷跳跃模型研究了所设计染料的电子结构、光学吸收及光伏性质。理论预测C217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9.50%,与其实验值比较接近(9.80%)。而染料7具有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21.144 mA·cm^-2)、开路电压(0.760 V)、填充因子(0.762)光电转换效率为12.31%,证明染料7是一种潜在的高效染料敏化剂,值得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17染料 光伏特性 π桥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