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川平原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罗杰
王文科
+2 位作者
段磊
李英
张在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基于2013~2015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银川平原水位动态变化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银川平原地下水动态分为径流型、灌溉型、降水蒸发型和开采型4种类型,其中人为影响...
基于2013~2015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银川平原水位动态变化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银川平原地下水动态分为径流型、灌溉型、降水蒸发型和开采型4种类型,其中人为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类型(灌溉型、开采型)分布最广,约占银川平原总面积的1/2。在时间尺度上,受不同因素的影响,4种动态类型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从年内动态趋势看,径流型呈M型变化;灌溉型呈W型变化;降水蒸发型呈Λ型变化;开采型呈Z型变化,对于开采型,通过模拟,认为夏季开采全年的45%~50%,冬季开采15%~20%是最优开采量。在空间尺度上,受地形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类型自西向东呈径流型—开采型—灌溉型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合理方式,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地下水位动态类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北麓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浩
段磊
王文科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主成分投影-聚类耦合模型,研究1980~2019年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过程,以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地下水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年际变幅较大,而冲洪积扇前缘相对较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划分为水文型、降雨入渗-开采型、径流型、降雨入渗-水文-开采型4类;研究区地下水位态变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为降雨、河流径流、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克里金插值
主成分投影-聚类
秦岭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的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祁靓雯
钱会
高盼盼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8,124,共7页
根据西安市1951年-2013年气象资料确定可利用降雨量的Z指数以表征气象干旱强度,并将干旱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发现:从季节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冬三季,四个季节均向干旱方向发展;西安干...
根据西安市1951年-2013年气象资料确定可利用降雨量的Z指数以表征气象干旱强度,并将干旱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发现:从季节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冬三季,四个季节均向干旱方向发展;西安干旱强度在63年中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频率和强度较之前均有较大提升;从干旱趋势突变分析的结果来看,突变年份为1957和1958年,1965年后只存在向偏旱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在1997年之后更加显著。通过与Palmer指数法和传统Z指数法对西安典型干旱年份的评估结果对比,认为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对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降雨量
干旱强度
Z指数
干旱特征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音河下游河床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宝辉
王文科
+3 位作者
段磊
顾小凡
刘超杰
宋润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河床垂向渗透系数是研究河流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和转化强度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选取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头下降竖管试验法测定了巴音河下游细土平原带38组河床垂向渗透系数,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检验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空间...
河床垂向渗透系数是研究河流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和转化强度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选取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头下降竖管试验法测定了巴音河下游细土平原带38组河床垂向渗透系数,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检验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Kv)在1. 77~15. 56 m/d之间变化,总体呈现正态分布,且沿流程逐渐变小。河中心沉积物的Kv值明显大于河两岸,但其变异系数小于两岸。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与分布是导致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变异的关键因素,河流形态与交互带水文过程对河床沉积物Kv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沉积物
垂向渗透系数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川平原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罗杰
王文科
段磊
李英
张在勇
机构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勘察院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准噶尔盆地典型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动力学机制与生态效应”(211029170033)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银川市地下水位时空演化、控制因素及生态效应研究”(2018AAC03205)。
文摘
基于2013~2015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银川平原水位动态变化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银川平原地下水动态分为径流型、灌溉型、降水蒸发型和开采型4种类型,其中人为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类型(灌溉型、开采型)分布最广,约占银川平原总面积的1/2。在时间尺度上,受不同因素的影响,4种动态类型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从年内动态趋势看,径流型呈M型变化;灌溉型呈W型变化;降水蒸发型呈Λ型变化;开采型呈Z型变化,对于开采型,通过模拟,认为夏季开采全年的45%~50%,冬季开采15%~20%是最优开采量。在空间尺度上,受地形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类型自西向东呈径流型—开采型—灌溉型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合理方式,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地下水位动态类型
影响因素
Keywords
the Yinchuan plain
dynamic type of groundwater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P641.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北麓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浩
段磊
王文科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渭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2019ZDLSF05-01)。
文摘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主成分投影-聚类耦合模型,研究1980~2019年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过程,以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地下水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年际变幅较大,而冲洪积扇前缘相对较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划分为水文型、降雨入渗-开采型、径流型、降雨入渗-水文-开采型4类;研究区地下水位态变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为降雨、河流径流、开采。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克里金插值
主成分投影-聚类
秦岭北麓
Keywords
Groundwater level dynamic features
Kriging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projection-clustering model
northern Qinling
分类号
P641.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的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
被引量:
7
3
作者
祁靓雯
钱会
高盼盼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旱区地下水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8,124,共7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84)~~
文摘
根据西安市1951年-2013年气象资料确定可利用降雨量的Z指数以表征气象干旱强度,并将干旱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发现:从季节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冬三季,四个季节均向干旱方向发展;西安干旱强度在63年中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频率和强度较之前均有较大提升;从干旱趋势突变分析的结果来看,突变年份为1957和1958年,1965年后只存在向偏旱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在1997年之后更加显著。通过与Palmer指数法和传统Z指数法对西安典型干旱年份的评估结果对比,认为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对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关键词
可利用降雨量
干旱强度
Z指数
干旱特征
西安市
Keywords
available rainfall
drought strength
Zindex
drought characteristic
Xi′an city
分类号
P46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音河下游河床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宝辉
王文科
段磊
顾小凡
刘超杰
宋润峰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旱区
地下水
文
与生态
效应
教育部
重点
试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德令哈分局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314)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中心开放基金(2014G1502022)
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11000150019)
文摘
河床垂向渗透系数是研究河流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和转化强度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选取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头下降竖管试验法测定了巴音河下游细土平原带38组河床垂向渗透系数,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检验分析了其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Kv)在1. 77~15. 56 m/d之间变化,总体呈现正态分布,且沿流程逐渐变小。河中心沉积物的Kv值明显大于河两岸,但其变异系数小于两岸。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与分布是导致河床沉积物垂向渗透系数变异的关键因素,河流形态与交互带水文过程对河床沉积物Kv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河床沉积物
垂向渗透系数
空间变异性
Keywords
riverbed sediment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patial variability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川平原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罗杰
王文科
段磊
李英
张在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岭北麓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
王浩
段磊
王文科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的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
祁靓雯
钱会
高盼盼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巴音河下游河床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陈宝辉
王文科
段磊
顾小凡
刘超杰
宋润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