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照红茶初制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立孝 邹佳佳 +3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唐淯桓 陈总发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第1期35-39,34,共6页
研究了日照红茶初制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类组分(EGC、C、EC、EGCG、ECG)、水溶性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呈明显的下降;游离氨基酸、... 研究了日照红茶初制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类组分(EGC、C、EC、EGCG、ECG)、水溶性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呈明显的下降;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初制过程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儿茶素类组分以酯型儿茶素EGCG、ECG变化尤为剧烈,在揉捻工序已经完全转化消失;水溶性茶色素TF、TR和TB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毛茶的TR/TF比值为10.27。此外,文章还对日照红茶与南方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研究北方茶叶制成红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红茶 初制 生化成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卷曲形绿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冉霞 丁立孝 +2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陈总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3-326,331,共5页
选用日照球形绿茶和日照卷曲形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利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 选用日照球形绿茶和日照卷曲形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利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绿茶香气组分类似差异不显著,两者均为栗香型绿茶,有7种共同的主要香气成分:顺-己酸-3-己烯酯、脱氢芳樟醇、β-芳樟醇、2-正戊基呋喃、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环己烷、反-β-罗勒烯、D-柠檬烯,其他香气组分几乎相同,无明显差异。因此,两种绿茶在香气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外形方面日照球形绿茶优于日照卷曲形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球形绿茶 日照卷曲形绿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冉霞 丁立孝 +2 位作者 梁青 丁新 陈总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201-7204,共4页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球形绿茶 加工 生化成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