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婷 代振华 +2 位作者 孟繁蕾 王瑛琳 贾云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索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对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典型专科护理病例讲评比赛、推行专科护理小查房、设计并发放《护理指导手册》、常态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 目的:探索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对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典型专科护理病例讲评比赛、推行专科护理小查房、设计并发放《护理指导手册》、常态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改进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并比较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患儿满意度。结果: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过程、急救药械、消毒隔离及患儿满意度评分均有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可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评价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应用现状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建文 厉华明 周荣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X期4-5,共2页
论述了国内外在食品中常用的几种防腐剂的特性及其应用,特别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应用标准及其使用效果。并介绍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检测方法。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运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枣果实采后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婷 丁凤兰 +5 位作者 王珂 马国为 陈玉娟 张燕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227^(#)、232^(#))和2株(229^(#)和230^(#))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和227^(#)为镰孢菌,229^(#)和232^(#)为葡柄霉,230^(#)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um armeriae未见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引起枣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希望为枣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实 采后病害 病原真菌 形态学观察 rDNA ITS区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的财务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菲菲 徐敏 郑业萌 《卫生经济研究》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是全球基金制定的一个新的项目机制,资金量大,覆盖范围广,对资金管理的要求高。通过对2010年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实施以来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报表繁琐、缺乏核算体系、与基层项目财务人员缺乏沟... 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是全球基金制定的一个新的项目机制,资金量大,覆盖范围广,对资金管理的要求高。通过对2010年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滚动整合项目实施以来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报表繁琐、缺乏核算体系、与基层项目财务人员缺乏沟通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基金 项目管理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无花果病原真菌分离鉴定与碳源代谢指纹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珂 姚婷 +4 位作者 丁凤兰 陈玉娟 张燕 何欣萌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6,共9页
无花果果实皮薄多汁,采后易受微生物侵染。分离筛选采后贮藏期间无花果发病部位的病原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进行研究,并将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回接至... 无花果果实皮薄多汁,采后易受微生物侵染。分离筛选采后贮藏期间无花果发病部位的病原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进行研究,并将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回接至健康果实,发现健康果实出现与发病果实相同的病症。最终从无花果叶子和果实上分别分离到4株丝状病原真菌,其中179#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180#为气味镰刀菌(Fusarium odoratissimum)、181#为内生炭疽杆菌(Colletotrichum endophyticum)和182#为总枝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其中气味镰刀菌、内生炭疽杆菌和总枝状毛霉为无花果中未见报道的病原真菌。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对4株病原真菌进行碳源代谢指纹谱分析,发现它们对60种碳源具有相似的代谢特征,包括L-阿拉伯糖、D-纤维二糖和α-环式糊精等56种可利用碳源以及N-乙酰-D-半乳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L-海藻糖和D-乳酸甲酯4种不可利用碳源。研究结果旨在为无花果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病原真菌 形态学观察 rDNA ITS序列分析 碳源代谢指纹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鸡肉品质和非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黄莉 曹爱华 +4 位作者 丁波 张韩杰 王彦美 孙春龙 孙京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3,共7页
探讨日粮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鸡肉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以揭示EGCG对鸡肉的非酶抗氧化机理。向肉鸡日粮添加EGCG 100 mg/kg(以100%纯度计)、200 mg/kg维生素E,饲喂21 d后宰杀... 探讨日粮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鸡肉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以揭示EGCG对鸡肉的非酶抗氧化机理。向肉鸡日粮添加EGCG 100 mg/kg(以100%纯度计)、200 mg/kg维生素E,饲喂21 d后宰杀,以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在4℃贮藏21 d,测定鸡肉在冷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和品质指标,以及鸡肉中非酶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延长,氧化油脂组、氧化油脂+EGCG组、VE组、EGCG组和空白组的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和羰基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氧化油脂组和空白组相比较,EGCG显著抑制了TBARS和羰基值的增加,并降低了鸡肉在冷藏过程中的保水性,抑制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速度(P<0.05)。添加EGCG能明显地提高机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VE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提高鸡肉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鸡肉品质 非酶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