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健 牟乃海 +2 位作者 孙修涛 宋全山 王清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0-33,共4页
报道了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 (SPF)选育的结果 ,主要介绍1999~2000年选育子3代和子4代的养殖结果。1999年选育对虾子3代养殖平均1788kg/ha ,对虾平均体长13.69cm ;而对照池中暂养池对虾体长3~4cm发病死亡 ,养殖池对虾体长6cm发病死... 报道了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 (SPF)选育的结果 ,主要介绍1999~2000年选育子3代和子4代的养殖结果。1999年选育对虾子3代养殖平均1788kg/ha ,对虾平均体长13.69cm ;而对照池中暂养池对虾体长3~4cm发病死亡 ,养殖池对虾体长6cm发病死亡 ;2000年选育对虾子4代养殖平均3168kg/ha,对虾平均体长15.00cm ;对照池产量为3450kg/ha ,对虾平均体长13.30cm。说明经过连续几代的人工选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特定病原 中国对虾 选育 育苗 病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健 马向东 +4 位作者 刘德月 孙修涛 牟乃海 宋全山 王承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关键词 对虾 养殖模式 病害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4 位作者 郝志凯 王桂青 荣小军 陈贵平 陈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8,共7页
通过所绘制的刺参沥水后体质量变化曲线得出,在气温20℃以下,刺参沥水后20~30min为测量刺参体质量的最佳时机。利用重量差值法得出刺参体腔液占体质量的百分比分别是:小参26.88±1.39%、中参25.24±2.91%、大参30.98±1.86... 通过所绘制的刺参沥水后体质量变化曲线得出,在气温20℃以下,刺参沥水后20~30min为测量刺参体质量的最佳时机。利用重量差值法得出刺参体腔液占体质量的百分比分别是:小参26.88±1.39%、中参25.24±2.91%、大参30.98±1.86%。通过检测刺参体腔液抽取后刺参生理状态的变化得出刺参体腔液单次安全抽取量为体质量的1.5%以内。通过检测单次抽取刺参体腔液后其体腔液中总细胞、透明细胞及淋巴样细胞和颗粒细胞数量的恢复过程得出,刺参不同类型的体腔细胞在受抽取刺激后恢复过程也不是同步进行的,体腔液总细胞浓度恢复时间间隔为4d,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及淋巴样细胞浓度恢复时间间隔为6d,体腔液吸光值恢复时间间隔为5d,由此得出,在进行多次抽取体腔液时建议至少间隔6d以上。研究建立的刺参体质量测量方法和所确定刺参体腔液基础指标为进一步开展刺参免疫学、生理学、动物学试验等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质量 体腔液 体腔细胞 穿刺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新良 杜朝正 闵稀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9146-9150,共5页
借助于RS和GIS技术,可以将作物模型的应用提升为区域尺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RS、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各自的优势、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和结合点,列举了一... 借助于RS和GIS技术,可以将作物模型的应用提升为区域尺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RS、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各自的优势、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和结合点,列举了一些结合应用的例子,目前研究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二者与作物模型结合的不足与研究前景。随着RS与GIS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结合,是作物模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且这一趋势将促进RS、GIS、作物模型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作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三峡库区城市扩展及驱动力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本俊 叶宋铃 +3 位作者 况明生 何冬晓 黄新南 张昌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5-2229,共5页
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选取1988年、2000年、2007年3个时相遥感(RS)影像,进行解译处理,结合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区域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主城区面积达28.07 km2,是1988年城区面积的6.64倍;从增长速率来看,2000~... 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选取1988年、2000年、2007年3个时相遥感(RS)影像,进行解译处理,结合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对该区域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主城区面积达28.07 km2,是1988年城区面积的6.64倍;从增长速率来看,2000~2007年涪陵区的城市发展较迅速,面积年增长率达17.9%。涪陵城市扩展规模、方向及方式受涪陵地形地貌、交通区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扶持等综合因子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为涪陵西向飞地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驱动力 涪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鳄龟稚幼龟温室精养及其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述江 张延华 +1 位作者 董文 刘祥军 《内陆水产》 2003年第11期19-20,共2页
1材料与方法 1.1水源与养龟器具 水源为含细菌总数低于3个/升的自来水并经加温,调至27~29℃;养龟器初期为水泥池,后改换成玻璃钢水槽,共10个,19米2.每天结合换水,对龟体和水体进行消毒.每2~3天分别用400×10-6"龟体宝"... 1材料与方法 1.1水源与养龟器具 水源为含细菌总数低于3个/升的自来水并经加温,调至27~29℃;养龟器初期为水泥池,后改换成玻璃钢水槽,共10个,19米2.每天结合换水,对龟体和水体进行消毒.每2~3天分别用400×10-6"龟体宝"、10×10-6高锰酸钾对小鳄龟和养龟器交叉药浴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鳄龟 稚龟放养 水源 配合饲料 投喂 水深 水温调控 病害防治 平均增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亲虾反季节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张庆文 孔杰 +4 位作者 刘萍 王伟继 孟宪红 宋全山 刘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20 0 1年 1 1月 1 8~ 2 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 36尾 ,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 ,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 2 0 0 2年 1月 1 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 20 0 1年 1 1月 1 8~ 2 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 36尾 ,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 ,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 2 0 0 2年 1月 1 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虾亲虾中选取 3尾 ,使用 0 5m3 塑料桶进行苗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不经过常规的越冬管理 ,只要具备对虾亲虾发育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时间内性腺即可发育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亲虾 反季节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蛏健康苗种培育新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雪梅 路宜华 +1 位作者 丰爱秀 马先玲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8期14-16,共3页
大竹蛏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贝壳呈细长的竹筒状,前后端开口,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5倍,壳顶位于最前端,壳质较薄,足部发达,水管较短。生活于潮下带水深20m左右的浅海沙质或泥沙质海底,利用发达的足挖沙潜入洞穴中营埋... 大竹蛏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贝壳呈细长的竹筒状,前后端开口,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5倍,壳顶位于最前端,壳质较薄,足部发达,水管较短。生活于潮下带水深20m左右的浅海沙质或泥沙质海底,利用发达的足挖沙潜入洞穴中营埋栖生活。雌雄异体,体外受精,雌雄比例接近1:1,每年只有一个生殖周期,性腺成熟需要2~3龄。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大竹蛏个体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蛏 苗种培育 健康 软体动物门 沙质海底 雌雄异体 体外受精 雌雄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用药安全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祥军 《养殖与饲料》 2007年第8期51-54,共4页
针对目前山东日照地区出现的大菱鲆的药物残留问题,简要地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动物出现药物残留问题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控制水产养殖动物出现药物残留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大菱鲆 疾病防治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见解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娟 于盟盟 +2 位作者 韩梅 魏海英 孟霞 《河北渔业》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硝基呋喃类抗菌剂(Nitrofurans)是一种广效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和原虫均有作用,因其价格低廉且对动物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曾经在养殖业中较为广泛应用。但是,经研究证明,含... 硝基呋喃类抗菌剂(Nitrofurans)是一种广效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和原虫均有作用,因其价格低廉且对动物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曾经在养殖业中较为广泛应用。但是,经研究证明,含有硝基呋喃类抗菌剂及其代谢物的食物被人类长期食用后,有致癌、致畸胎等健康危害,因此已被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在人类可食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 代谢物 ELISA 水产品 残留 检测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沿海西施舌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峰 路宜华 +6 位作者 郝志凯 牟宗君 郭建军 孔祥青 王芳 丰爱秀 李宜坤 《河北渔业》 2012年第4期29-30,共2页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9mm以上西施舌苗900余万粒,圆满完成了日照近海海区西施舌的省级增殖放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稚贝 人工繁育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沿海虾蟹生态混养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志凯 郭建军 孔祥青 《河北渔业》 2011年第6期30-31,共2页
养殖池塘面积6 000 m2,消毒蓄水池面积2 000 m2,每hm2池塘放养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健康苗种分别为225 000尾3、7 500只。利用生物检测技术、添加蓄水池消毒水切断病毒垂直和水平传播途径,从而保证放养苗种健康、不携带病毒;同时养殖全... 养殖池塘面积6 000 m2,消毒蓄水池面积2 000 m2,每hm2池塘放养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健康苗种分别为225 000尾3、7 500只。利用生物检测技术、添加蓄水池消毒水切断病毒垂直和水平传播途径,从而保证放养苗种健康、不携带病毒;同时养殖全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药物,投喂新鲜饵料。结果表明,试验池塘平均产值276 375元/hm2,平均纯利润178 20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815,实现了虾蟹健康养殖,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三疣梭子蟹 生态混养 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秋季有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13
作者 王雪梅 丰爱秀 +1 位作者 王芳 刘峰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5,I0001,共3页
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利用本所的大型育苗车间,于2010-2011年连续两年进行了海蜇秋季有性繁殖苗种生产,同时对海蜇的性腺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拍摄,以弥补目前有关海蜇繁育的文献资料中图谱较少的状况。现将我们的研究及生产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有性繁殖技术 海蜇 秋季 胚胎发育过程 水产研究所 育苗车间 苗种生产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蛏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14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3,共2页
本课题是农业部渔业局下达给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渔业重点科研项目。其应用领域为农业中的水产养殖业。大竹蛏是珍贵的海产贝类,其市场价格为扇贝的20倍,但如些珍贵的贝类在国内外一直无人进行研究,只有零星的分类学描述。对于其繁殖生物... 本课题是农业部渔业局下达给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渔业重点科研项目。其应用领域为农业中的水产养殖业。大竹蛏是珍贵的海产贝类,其市场价格为扇贝的20倍,但如些珍贵的贝类在国内外一直无人进行研究,只有零星的分类学描述。对于其繁殖生物学,甚至连繁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蛏 人工繁殖技术 水产养殖 海产贝类 胚胎发育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同一螅状体后代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王雪梅 牟丹丹 +1 位作者 刘祥军 汉景明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研究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同一螅状体后代的生物学特征,将由海蜇单个螅状体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同母本水母体分组进行室内水泥池人工培育,观察同母本及不同母本水母体的性别分化及生长速度、体色变化、健康状况等。... 为研究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同一螅状体后代的生物学特征,将由海蜇单个螅状体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同母本水母体分组进行室内水泥池人工培育,观察同母本及不同母本水母体的性别分化及生长速度、体色变化、健康状况等。通过3个多月的室内养殖,6个试验组中,有4组水母体生长良好,秋季达到了性成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性腺以辨别雌雄,对同母本的水母体进行了性别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海蜇单个螅状体产生的一组后代,其个体间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但体色基本相同,性别完全一致,即同母本水母体之间没有出现性别分化;而不同螅状体产生的水母体之间则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螅状体 水母体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亲贝室内强化培育研究
16
作者 路宜华 苏美玲 张成飞 《科学养鱼》 2002年第9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亲贝培育 太平洋牡蛎 室内强化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生殖托和气囊的形态结构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4 位作者 张立敬 王希明 李峰 刘桂珍 刘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鼠尾藻的生殖托气囊的构造和精、卵子的形态与放散是研究鼠尾藻有性繁殖过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以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性成熟野生鼠尾藻为对象,采用活体切片、组织切片以及显微照相等方法对鼠尾藻生殖托的形态、内部结构以及挂卵... 鼠尾藻的生殖托气囊的构造和精、卵子的形态与放散是研究鼠尾藻有性繁殖过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以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性成熟野生鼠尾藻为对象,采用活体切片、组织切片以及显微照相等方法对鼠尾藻生殖托的形态、内部结构以及挂卵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精子、卵子和气囊的形态做了观察描述,特别是观察到了鼠尾藻精子的鞭毛、雌性生殖窝的结构、气囊的花纹与构造等重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生殖托 气囊 精子 卵子 构造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布氏鲸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丕烈 韩家波 +2 位作者 孙玉忠 侯和要 马志强 《野生动物》 2011年第6期302-305,共4页
布氏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温水域。布氏鲸与鳀鲸因其外形极其相似,以往没有将其严格区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发现的主要是鳀鲸。2011年1月19日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一海滩搁浅1头雌性须鲸,媒体曾报道为长须鲸。... 布氏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温水域。布氏鲸与鳀鲸因其外形极其相似,以往没有将其严格区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发现的主要是鳀鲸。2011年1月19日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一海滩搁浅1头雌性须鲸,媒体曾报道为长须鲸。我们根据其外形特征不同于长须鲸,其头骨顶部的鼻骨、前颌骨和上颌骨末端额鼻突形状不同于鳀鲸和长须鲸,而鉴定为布氏鲸,是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该标本体长13.40 m,系成体,颅基长330 cm,脊椎式为C7+T 13+L 14+Ca 21=55。本文主要报道了布氏鲸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鲸 中国大陆水域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鳄龟高效健康养殖主要技术
19
作者 王育锋 董文 +1 位作者 刘祥军 刘磊 《内陆水产》 2003年第11期17-17,共1页
选用良种,彻底消毒选用美国原产的稚蛇鳄龟,龟体完整无损,双眼有神,脐眼已收敛,较平不凸,体色鲜亮,活泼好动.放入池前,用消毒杀菌剂龟体宝200克/米2药浴5小时,对稚龟彻底消毒.
关键词 蛇鳄龟 养殖 良种 消毒 饲喂 水质 龟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腹彩龟健康养殖技术
20
作者 王育锋 陈有光 +3 位作者 宋全山 李淑翠 陈如江 徐来 《内陆水产》 2002年第10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饲养管理 病害防治 黄腹彩龟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