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植物小飞蓬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被引量:33
1
作者 高兴祥 李美 +4 位作者 高宗军 赵亚 张宏军 李志强 宋国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66-1971,共6页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飞蓬(Conyza canadesiL.)全株水浸提物、茎叶淋溶物、根系分泌物及残体土壤分解物对萝卜(Raphanussativu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马唐(Digitarias anguinalis(L.)Scop.)油菜(Brassic... 在室内以滤纸为载体用离体生测方法测定了小飞蓬(Conyza canadesiL.)全株水浸提物、茎叶淋溶物、根系分泌物及残体土壤分解物对萝卜(Raphanussativu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马唐(Digitarias anguinalis(L.)Scop.)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小麦(Triticuma estivum L.)的化感效应,同时在温室内以土壤为载体通过盆栽植物浇灌的方法测定了小飞蓬茎叶淋溶物和根系分泌物对盆栽植物生长的影响。室内生测实验结果表明,小飞蓬全株水浸提物对5种受体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茎叶淋溶物和残体土壤分解物对受体种子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根系分泌物的活性高于茎叶淋溶物和残体土壤分解物。温室盆栽实验结果也表明,小飞蓬根系分泌物对受体生长的影响高于茎叶淋溶物。这些结果说明根系分泌是小飞蓬化感物质释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飞蓬 化感效应 释放途径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防治花生网斑病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美昌 丰燕 +2 位作者 冯志花 曹秋华 张佃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58-59,共2页
品润、翠贝、成标、代森锰锌对花生网斑病的防效达到58%~72 84%;666 7m2花生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9 27%~35 55%;666 7m2纯增产值比清水对照提高105 1~237 4元。
关键词 花生 网斑病 防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7
3
作者 邱忠莲 袁洪刚 冯志花 《茶叶通讯》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山东茶区 绿盲蝽 防治 20世纪80年代 发生面积 发生情况 茶树害虫 主要害虫 发生量 莒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的扩散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曹秋华 《落叶果树》 2004年第6期29-30,共2页
近年来 ,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和品种不断更新 ,苗木、接穗调运日趋频繁 ,苹果绵蚜迅速扩展蔓延 ,至 2 0 0 2年 ,日照全市发生面积已达 80 0 0hm2 。由于采取了加强植物检疫 ,强化栽培管理 ,保护利用天敌及树上喷药、药剂涂干或... 近年来 ,随着苹果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和品种不断更新 ,苗木、接穗调运日趋频繁 ,苹果绵蚜迅速扩展蔓延 ,至 2 0 0 2年 ,日照全市发生面积已达 80 0 0hm2 。由于采取了加强植物检疫 ,强化栽培管理 ,保护利用天敌及树上喷药、药剂涂干或灌根等综合防治措施 ,全市发生面积已减少约 60 0 0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扩散 综合防治 植物检疫 天敌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茶树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5
作者 丁明来 阚君杰 曹秋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北方地区 茶树 日光温室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傲霜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试验
6
作者 曹跃文 张彬 +2 位作者 王斌 李晓英 解海峰 《落叶果树》 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
2005年,用72%傲霜可湿性粉剂、10%霉威·霜威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2%傲霜可湿性粉剂700倍和8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几种药剂,全年喷... 2005年,用72%傲霜可湿性粉剂、10%霉威·霜威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2%傲霜可湿性粉剂700倍和8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几种药剂,全年喷药3次情况下,其防效分别达98.5%和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霜霉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茶树春季早生增收栽培
7
作者 丁明来 曹秋华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8期22-22,共1页
"茶叶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把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普遍存在着"尝新"的心理,生产者为了"抢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春茶早上市,以卖得好价钱,获得高的收益。笔者经过多... "茶叶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把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普遍存在着"尝新"的心理,生产者为了"抢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春茶早上市,以卖得好价钱,获得高的收益。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春茶早生增收栽培技术,主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