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减轻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缺氧及内膜增生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朝进 焦自钊 张春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8期620-623,共4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构建过程中近吻合口静脉分离所造成的滋养血管(vasa vasorum,VV)损伤及AVF手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导致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缺氧,激活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构建过程中近吻合口静脉分离所造成的滋养血管(vasa vasorum,VV)损伤及AVF手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导致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缺氧,激活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以调节其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壁的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导致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IH)与狭窄。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时,用于大隐静脉分离的No-touch技术(no-touch technique,NTT)能够减轻静脉分离过程中所造成的静脉VV损伤,且保留的静脉周围组织具有外支撑作用,能够减轻手术后移植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减轻近移植静脉的缺氧及IH。近年来,该技术亦开始应用于AVF构建过程中的静脉分离,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应用该技术分离静脉构建AVF减轻手术后近吻合口静脉缺氧及IH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技术 动静脉内瘘 缺氧 内膜增生 近吻合口静脉 静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家兔动静脉内瘘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
2
作者 张春华 焦自钊 +5 位作者 安传国 汲宁 丁乐欣 袁雅丽 陈萍萍 李凤楼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No-touch技术(no-touch technique,NTT)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常规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CT)... 目的 探讨应用No-touch技术(no-touch technique,NTT)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常规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CT)组和NTT组分别构建家兔颈总AVF,每组12只。手术后第7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家兔AVF近吻合口静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表达;手术后第21天每组各取剩余6只家兔AVF近吻合口静脉,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其血管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较NTT组均明显增加(t=2.726、3.145,P=0.021、0.010);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细胞PC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TT组(t=4.242,P=0.002),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TLR4、NF-κB p65、TNF-α、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TT组(t=13.457、12.116、9.693、9.678,均P<0.001)。结论 比较常规技术,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AVF能够减轻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技术 动静脉内瘘 近吻合口静脉 炎症反应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