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
9
1
作者
马有志
徐琼芳
+9 位作者
辛志勇
陈孝
徐惠君
林志珊
张增艳
杜丽璞
李连城
富田因则
中田升
安室喜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抗小麦黄矮病种质的遗传组成,研究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无芒中4(2n=56)具有40条小麦染色体、5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3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其中1对是罗伯逊氏易位染色体。结果表明无芒...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抗小麦黄矮病种质的遗传组成,研究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无芒中4(2n=56)具有40条小麦染色体、5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3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其中1对是罗伯逊氏易位染色体。结果表明无芒中4与远中5的遗传组成有明显差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抗黄矮病小麦种质F940418、T103均为抗病易位系,易位片段位于小麦染色体的端部,且为小片段易位。应用RAPD技术筛选出与来自L_1(抗黄矮病异附加系的抗黄矮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AB-01_(1500),为抗黄矮病育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小麦
黄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
9
1
作者
马有志
徐琼芳
辛志勇
陈孝
徐惠君
林志珊
张增艳
杜丽璞
李连城
富田因则
中田升
安室喜正
机构
中国农业科
学
院作物
育种
栽培
研究
所
日本鸟取大学农学部育种学研究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基金
"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抗小麦黄矮病种质的遗传组成,研究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无芒中4(2n=56)具有40条小麦染色体、5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3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其中1对是罗伯逊氏易位染色体。结果表明无芒中4与远中5的遗传组成有明显差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抗黄矮病小麦种质F940418、T103均为抗病易位系,易位片段位于小麦染色体的端部,且为小片段易位。应用RAPD技术筛选出与来自L_1(抗黄矮病异附加系的抗黄矮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AB-01_(1500),为抗黄矮病育种提供了可靠的选择标记。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小麦
黄矮病
Keywords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Molecular marker
Wheat
BYDV
分类号
S512.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分子标记
马有志
徐琼芳
辛志勇
陈孝
徐惠君
林志珊
张增艳
杜丽璞
李连城
富田因则
中田升
安室喜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