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猪肉系水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耀华 郭康权 +2 位作者 野口刚 河野澄夫 佐竹隆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59-3262,共4页
为了快速无损无污染得测定猪眼肌的系水力,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真空包装猪肉的系水力的新方法。采用常规的滴水损失法和压力法标定猪肉的系水力。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Unscrambler9.6,对采集的光谱进行平滑,二阶微分预处理,用... 为了快速无损无污染得测定猪眼肌的系水力,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真空包装猪肉的系水力的新方法。采用常规的滴水损失法和压力法标定猪肉的系水力。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Unscrambler9.6,对采集的光谱进行平滑,二阶微分预处理,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定量检测模型。该实验的样本总数为106,将样品分为校正集和检验集。用校正集建立定标方程,用检验集检验定标方程的预测精度。常规方法与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法的预测植的相关系数为0.73~0.79,结果明显要好于近红外透射法和反射光谱法。该研究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法对真空包装后鲜猪肉的系水力的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系水力 偏最小二乘法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二种抗性突变提高蜡状芽孢杆菌2045合成抗生素FR-900493的水平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海峰 张琴 +2 位作者 朱宝泉 龚炳永 越智幸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组合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二种抗性突变提高蜡状芽孢杆菌 2 0 45合成抗生素FR 90 0 493的水平。以蜡状芽孢杆菌 2 0 45为出发菌 ,首先筛选其对庆大霉素抗性的突变株 ,再以产量获得提高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株作为出发菌株 ,筛选其对利福平的... 组合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二种抗性突变提高蜡状芽孢杆菌 2 0 45合成抗生素FR 90 0 493的水平。以蜡状芽孢杆菌 2 0 45为出发菌 ,首先筛选其对庆大霉素抗性的突变株 ,再以产量获得提高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株作为出发菌株 ,筛选其对利福平的抗性突变株。结果表明 ,庆大霉素能够有效地诱导野生菌过量合成抗生素FR 90 0 493 ,有效突变频率为 8%左右 ;利福平与庆大霉素无交叉耐药 ,进一步诱导耐庆大霉素、又耐利福平的突变株 ,FR 90 0 493合成量较野生株提高 5到 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突变 筛选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诱导rpoB基因突变活化变青链霉菌66合成放线紫红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琴 胡海峰 +2 位作者 朱宝泉 龚炳永 越智幸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1-652,共2页
变青链霉菌拥有完整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但它通常并不合成这一抗生素。引入特定的rpoB基因 ,不仅产生了对利福平的抗性 ,同时活化了放线紫红素的合成 ,表明由该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 β亚基因在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调控中起十分重... 变青链霉菌拥有完整的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但它通常并不合成这一抗生素。引入特定的rpoB基因 ,不仅产生了对利福平的抗性 ,同时活化了放线紫红素的合成 ,表明由该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 β亚基因在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调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DNA顺序分析揭示出在rpoB基因上的四种不同突变类型 ,均不同程度地活化变青链霉菌合成放线紫红素 ,表明利福平具有与链霉素类似的功能 ,即活化或加强链霉菌合成抗生素或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RPOB基因 青链霉菌66 放线紫红素 RNA聚合酶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乳化法制备单分散W/O型乳状液及液滴形成特性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海杰 Nakajima Mitsutoshi 李里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1,共5页
该文提出了树脂微通道乳化法生产单分散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压力、连续相黏度、乳化剂种类对乳状液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滴稳定形成压力范围内,随着分散相压力的提高,平均粒径增大,变动系数增大但小于1... 该文提出了树脂微通道乳化法生产单分散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压力、连续相黏度、乳化剂种类对乳状液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滴稳定形成压力范围内,随着分散相压力的提高,平均粒径增大,变动系数增大但小于10%,低于临界压力Pmin和高于临界压力Pmax,无法形成单分散的乳状液;连续相黏度越大,生成的乳状液粒径越大,变动系数越高;所使用的乳化剂中,聚甘油多聚蓖麻醇酸酯适合生产单分散的W/O型乳状液,生成的乳状液粒径42~60μm,变动系数10%以下;使用甘油单油酸酯、磷脂类乳化剂时,虽然能形成液滴但很快发生凝集、聚合现象;当使用蛋白质类乳化剂时,基板被润湿,分散相连续流出不形成液滴,单分散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无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乳化 单分散 W/O型乳状液 平均粒径 变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A_(1b)B_2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探讨
5
作者 张德玉 管丽丽 +1 位作者 伊藤义文 深泽亲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8-224,共7页
通过对大豆品种松浦和A_(1b)B_2基因突变体凡实的染色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克隆了一个只存在于大豆品种松浦中,而不存在于大豆突变体凡实中的大小为2.2Kb的DNA片段,并利用pUC19为载体,对该片段进行了亚克隆,利用多... 通过对大豆品种松浦和A_(1b)B_2基因突变体凡实的染色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克隆了一个只存在于大豆品种松浦中,而不存在于大豆突变体凡实中的大小为2.2Kb的DNA片段,并利用pUC19为载体,对该片段进行了亚克隆,利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析,得到了该片段的酶切图谱。根据两个大豆品种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时都表现出显著差异,推断大豆球蛋白A(1b)B_2基因之所以不能在大豆品种凡实中表达,是由于该品种染色体DNA发生了倒位或缺失所致,而不仅仅是个别碱基对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球蛋白基因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苯甲酸3-羟化酶初步纯化及进化起源探讨
6
作者 陈瑞 细川桂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经超声破碎、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SDS PAGE ,从Comamonastestosteroni菌株中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4 .5万的对羟苯甲酸 3 羟化酶 (POB3 HOase) ;测定了其N 末端 2 1个氨基酸序列 ,并与文献报道来源于不同菌株的POB... 经超声破碎、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SDS PAGE ,从Comamonastestosteroni菌株中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4 .5万的对羟苯甲酸 3 羟化酶 (POB3 HOase) ;测定了其N 末端 2 1个氨基酸序列 ,并与文献报道来源于不同菌株的POB3 HOase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 ,结果提示它们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苯甲酸3-羟化酶 纯化 进化起源 丛毛单孢菌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