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立克次体病的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须藤恒久 于学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19,共3页
一、日本恙虫病简史、快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在日本几百年来恙虫病一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但在一段时期恙虫病发病率逐渐下降,1965年到1975年日本仅报告了几例恙虫病患者,该病几乎近于灭迹。然而自1976年开始,日本许... 一、日本恙虫病简史、快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在日本几百年来恙虫病一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但在一段时期恙虫病发病率逐渐下降,1965年到1975年日本仅报告了几例恙虫病患者,该病几乎近于灭迹。然而自1976年开始,日本许多地区恙虫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甚至一些从未发生过恙虫病的地区也发生了恙虫病流行。 恙虫病的传播媒介,在夏季和初秋为苍白纤恙螨,晚秋至冬季为小板纤沙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克次体病 日本 现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调查
2
作者 鲍永生 殷敏 +6 位作者 程雷 高德根 鲁春林 黄永豪 石川和夫 徐其昌 三好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的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方法:2002 ̄2003年以宜兴市丁山镇930名中小学生(6~16岁)为对象进行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皮肤划痕试验。结果: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3.1%和10.0%,总阳性率为17.5%。Co...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地区中小学生的常年性变应原致敏状况。方法:2002 ̄2003年以宜兴市丁山镇930名中小学生(6~16岁)为对象进行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皮肤划痕试验。结果:室尘和尘螨变应原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3.1%和10.0%,总阳性率为17.5%。CochranArmitage趋势分析表明,变应原致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5);小学一、四年级与初中一年级各组间变应原致敏率无统计学差异,而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致敏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组(P<0.005)。结论:宜兴地区中小学生对常年性变应原的致敏随年龄呈增加趋势,尤以高中学生的致敏率上升为著,应加强环境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变应原 皮肤试验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铁成 岳静 +6 位作者 周升柱 刘国梁 张秋雷 王泽平 隋成玉 柳克祥 周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9-3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最适宜浓度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6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A组,2mg.L-1;B...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最适宜浓度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6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A组,2mg.L-1;B组,3mg.L-1;C组,4mg.L-1),并于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CPB后30min(T2)、60min(T3)和3h(T4)5个时间点抽取未抗凝静脉血8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梯度离心,从获得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结果:CBP前3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3组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均升高,并在CPB后30~60min达到高峰,T1、T2、T3和T4组细胞因子水平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能抑制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应用丙泊酚实行CPB心脏手术的理想靶控浓度为3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细胞因子 体外循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雅洁 王广才 +1 位作者 张丽红 绵贯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6 5例NHL、6 4例HL人体标本进行LMP 1、EBNA2对比检测 ,并选择 10 1例NHL进行PCR检测。结果 :EBV PCR检出率 (19 8% )高于LMP 1(14 9% ) ,PCR阴性... 目的 :探讨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6 5例NHL、6 4例HL人体标本进行LMP 1、EBNA2对比检测 ,并选择 10 1例NHL进行PCR检测。结果 :EBV PCR检出率 (19 8% )高于LMP 1(14 9% ) ,PCR阴性病例LMP 1全部为阴性。EBNA2在全部病例均为阴性。在NHL和HL ,LMP 1阳性细胞主要是免疫母细胞样细胞、R S样细胞和R S细胞 ,LMP 1阳性的R S样细胞多数表达活化分子CD30。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EBV检出率较高 (2 3 1% )。T淋巴瘤EBV检出率 (2 3 8% )高于B淋巴瘤 (10 2 % )。结论 :EBV潜伏基因产物表达情况能够反映出宿主细胞的分化程度和 (或 )宿主的免疫监视作用。EBV在R S样细胞形成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基因产物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尸解组织中钍和钚的含量及其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庆梅 滝澤行雄 +1 位作者 久松俊一 阿部享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69-474,共6页
本文分析测定了日本北部新■县1986和1988年死亡的33例病人的部分尸解组织(包括骨、肺、肝、脾、肾和肌肉)中^(232)Th、^(230)Th、^(228)Th 和^(239+240)Pu 的含量,并估算了组织负荷量。
关键词 人体 尸解组织 含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6
作者 孟祥伟 孙逊 小松真史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 TTV- D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并对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疗效及 TT病毒对干扰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半套式 PCR方法检测 TTV- DNA。结果 :TTV- DNA阳性者非甲~丙型急性肝病 4 0 .9%、乙型急性肝病 30 %、非甲~... 目的 :探讨各种肝病 TTV- D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并对丙型慢性肝炎的干扰素疗效及 TT病毒对干扰素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半套式 PCR方法检测 TTV- DNA。结果 :TTV- DNA阳性者非甲~丙型急性肝病 4 0 .9%、乙型急性肝病 30 %、非甲~丙型慢性肝病 2 5 %、乙型慢性肝病 37.5 %、丙型慢性肝病 39.6 %。对丙型慢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的 TTV- DNA阳性 10 1例病例和阴性 15 4例间的年龄、性别、AL T、肝组织学及 HCV- RNA量差异无显著性 ,干扰素治疗后的 AL T变化和 HCV- RNA的消长是一致的 ,和 TT病毒无关。结论 :TT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 ,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丙型肝炎病毒 ,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TP7B基因在转基因大鼠的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分析
7
作者 孟雁 三好一郎 +5 位作者 平林真澄 本谷安正 寺田邦彦 上田正次 杉山俊博 笠井憲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目的 利用转基因大鼠模型 ,研究人Wilson病致病基因ATP7B在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方法 将构建的 7 1kb含有鸡 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人正常ATP7BcDNA ,经显微注射法导入Wilson病动物模型LEC(long_evanscinnamon)大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以R... 目的 利用转基因大鼠模型 ,研究人Wilson病致病基因ATP7B在铜代谢通路中的功能。方法 将构建的 7 1kb含有鸡 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人正常ATP7BcDNA ,经显微注射法导入Wilson病动物模型LEC(long_evanscinnamon)大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以RT_PCR和Westernblot分析其在转基因大鼠各组织内的表达谱 ;用抗大鼠铜蓝蛋白抗体检测肝细胞全铜蓝蛋白 (holoceruloplasmin)的合成 ;同时对 6~ 30周龄的转基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活性、血清铜浓度、胆汁的铜分泌量、以及肝、肾和脑组织中的铜含量进行分年龄段连续测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转基因大鼠体内 ,ATP7B在各种组织中获得广泛表达 ,其中肝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较高 ,肝细胞恢复了全铜蓝蛋白的合成 ,血清中的铜含量及胆汁的铜排泄量增加 ,肝、肾组织中的铜蓄积减少。结论 完整表达人ATP7B基因产物的转基因大鼠的肝细胞 ,通过CPN介导的铜向血清的分泌和调节铜向胆汁的排泄 ,恢复了ATP7B参与铜转运功能 ,Wilson病的铜蓄积与ATP7B基因的突变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7B 转基因大鼠 铜代谢 血清全铜蓝蛋白 医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雷菲德菌素A的中间体合成
8
作者 杨晓虹 铃木敏夫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465-466,共2页
本文介绍了通过负碳离子在环氧化物分子内的闭环反应,制备具有抗真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的(+)—布雷菲德菌素A的重要中间体即环戊烷衍生物的过程及有关问题。
关键词 布雷菲德菌素 环戊烷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涛 儿玉英也 +1 位作者 田中俊诚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43-544,共2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病理生理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增大及间质水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体液迅速转移至血管外,导致低血容量、腹水和电解质紊乱。有人认为这种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可...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病理生理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增大及间质水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体液迅速转移至血管外,导致低血容量、腹水和电解质紊乱。有人认为这种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可能受到来源于卵巢的血管活性物质的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卵巢过度刺激 综合征 卵泡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氰基-3,4-反-环氧庚-1-烯的制备
10
作者 杨晓虹 铃木敏夫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99-101,共3页
简述从四氢吡喃炔丙醇(1)和1-溴-3-氯丙烷(2)开始经七步反应制备7-氰基-3,4-反-环氧庚-1-烯(9)的方法。(9)是合成具有很强抗肿瘤作用的前列腺素J2的中间体。
关键词 环氧化物 前列腺素J2 中间体 环氧庚烯 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尸解组织^(239+240)Pu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庆梅 滝泽行雄 +1 位作者 久松俊一 阿部享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本文用放化分离、半导体α谱仪测量的方法,分析测定了日本北部新潟县1986和1988年死亡居民尸解组织(包括骨骼)中^(239+240)Pu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胸骨、肝、肺、脾、肾和肌肉中^(239+240)Pu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9、15.4、5.1、1.69、0.3... 本文用放化分离、半导体α谱仪测量的方法,分析测定了日本北部新潟县1986和1988年死亡居民尸解组织(包括骨骼)中^(239+240)Pu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胸骨、肝、肺、脾、肾和肌肉中^(239+240)Pu含量的均值分别为5.9、15.4、5.1、1.69、0.33和0.31mBq/kg(鲜重),其中位值分别为5.1、13.0、4.4、1.7、0.27和0.32mBq/kg(鲜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解组织 ^(239+240)Pu 分析 半导体α谱仪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排卵期卵泡内一氧化氮分析
12
作者 孟涛 田中俊诚 曲陆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围排卵期卵泡内一氧化氮(NO)水平与卵泡液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雌二醇(E2)、孕酮(P)等卵泡内环境的关系及与血清E2、采卵数间的关系,探讨NO在卵泡发育、排卵中的作用。方法:卵泡液由2... 目的:通过分析人围排卵期卵泡内一氧化氮(NO)水平与卵泡液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雌二醇(E2)、孕酮(P)等卵泡内环境的关系及与血清E2、采卵数间的关系,探讨NO在卵泡发育、排卵中的作用。方法:卵泡液由23名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志愿者提供,卵泡内NO水平应用荧光色谱分析法,IL-1β应用酶联免疫法,E2及P应用放免法测定。结果:卵泡内NO水平与IL-1β水平呈有意义正相关(r=0.49P<0.001);卵泡内NO水平与血清E2水平及采卵数呈有意义正相关(r=0.46,P<0.05;r=0.62,P<0.01)。结论:在人的围排卵期,卵泡内有一定水平的NO,并可能受IL-1β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Β 围排卵期 卵泡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