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
1
作者 赵建鼎 李靖超 +2 位作者 赵静 应雨龙 张斌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共8页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射频指纹分类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梳状滤波器增强射频信号的时频特征,构建具有设备唯一性的“基因图谱”;其次...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射频指纹分类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梳状滤波器增强射频信号的时频特征,构建具有设备唯一性的“基因图谱”;其次,将传统一维CNN扩展为三层二维结构,结合双层GRU实现时-频联合特征提取与序列建模;最后,引入混合池化与指数线性单位(ELU)激活函数优化特征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数据中识别准确率达100%,实测数据达95.52%,较传统算法提升5%~22%,显著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设备识别 射频信号“基因” 梳状滤波 深度学习 基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型数字最优预见伺服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廖福成 江上正 +1 位作者 土谷武士 于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5-417,共13页
在最优预见伺服系统设计中通常只考虑阶跃型目标值函数.本文研究当自标值信号及干扰信号为多项式或为线性齐次系统的输出时最优预见伺服系统的设计问题,得到了如下三方面的结果:(一)扩大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测性条件;(二)最优预... 在最优预见伺服系统设计中通常只考虑阶跃型目标值函数.本文研究当自标值信号及干扰信号为多项式或为线性齐次系统的输出时最优预见伺服系统的设计问题,得到了如下三方面的结果:(一)扩大系统的能控性及能观测性条件;(二)最优预见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三)控制规则的简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控制 最优伺服系统 最优预见控制 能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频率依存数字最优预见伺服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廖福成 江上正 土谷武士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7-318,共12页
本文研究了一般类型的频率依存数字最优预见伺服系统,给出了这类系统的设计方法.按照所给的方法,无论目标值信号与输出信号间的误差向量前附加一个什么样的有理分式形频率依存荷重,都可以针对它设计最优预见伺服系统.本文还通过数... 本文研究了一般类型的频率依存数字最优预见伺服系统,给出了这类系统的设计方法.按照所给的方法,无论目标值信号与输出信号间的误差向量前附加一个什么样的有理分式形频率依存荷重,都可以针对它设计最优预见伺服系统.本文还通过数值仿真,把所得结论应用于直线电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伺服系统 预见控制系统 频率依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预见伺服系统与最优预见FF补偿系统的统一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廖福成 土谷武士 +1 位作者 江上正 于欣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40-646,共7页
最优预见伺服系统一般与基本最优伺服系统共用同一个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设计预见前馈补偿项,其设计的着眼点是进一步减小性能指标函数.当控制系统的基本反馈部分不是采用最优控制方法设计时,历史上采用另一个性能指标函数设计预见前... 最优预见伺服系统一般与基本最优伺服系统共用同一个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设计预见前馈补偿项,其设计的着眼点是进一步减小性能指标函数.当控制系统的基本反馈部分不是采用最优控制方法设计时,历史上采用另一个性能指标函数设计预见前馈补偿,并把所得系统称为预见FF(前馈)补偿系统.这里把两种设计方法统一起来处理后,不仅最优预见伺服系统与最优预见FF补偿系统都仅仅是特例,而且给设计者扩大了选择的余地.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把这种设计方法与最优伺服系统、最优预见伺服系统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预见伺服系统 最优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干扰信号二阶差分进行最优预见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福成 土谷武士 江上正 《应用数学》 CSCD 1997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研究从偏差系统出发,利用干扰信号的二阶差分进行最优预见伺服系统设计的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有输入时间滞后的线性控制系统.
关键词 偏差系统 预见控制 最优控制系统 最优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裂纹的弹性复合材料板承受剪切冲击时的动应力强度因子
6
作者 钱仁根 伊藤腾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本文研究了两个异材半无限弹性平板的接合面附近存在与接合面平行的双裂纹、并承受剪切冲击时的瞬态应力。运用付里叶(Fourier)和拉普拉斯(Laplce)变换,将问题归结为求解二元积分方程。求解时将裂纹所在面上、下的位... 本文研究了两个异材半无限弹性平板的接合面附近存在与接合面平行的双裂纹、并承受剪切冲击时的瞬态应力。运用付里叶(Fourier)和拉普拉斯(Laplce)变换,将问题归结为求解二元积分方程。求解时将裂纹所在面上、下的位移差展成级数,并让其自动满足裂纹面外的位移差为零的条件,利用裂纹面上的边界条件和施密特(Schmidt)方法求解级数中的待定系数。在拉普拉斯像空间中,求得动应力强度因子,并将其数值地逆变换至物理空间中。本文对由陶瓷材料与钢板接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复合材料 剪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