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REIC蛋白分泌水平及其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小燕 夏蒲 +3 位作者 邢亚楠 张东晗 高野康雄 郑华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分泌型REIC含量及重组REIC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中的REIC表达;WST-8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REIC在胃癌患者中的分泌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P<0.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分泌型REIC含量及重组REIC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中的REIC表达;WST-8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结果:REIC在胃癌患者中的分泌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肿块大小呈负相关(P<0.05);胃癌细胞系培养液上清中的REIC表达低于正常的胃黏膜细胞(P<0.05);胃癌AGS细胞系转染REIC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REIC浓度升高(P<0.05);加入外源性融合的REIC可以抑制胃癌细胞AGS和BGC-823的增殖(P<0.05)。结论:分泌型的REIC在胃癌细胞中表达降低,重组REIC蛋白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REIC蛋白可以作为胃癌早诊、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C 胃癌 ELISA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ATBF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平 勾文峰 +2 位作者 川口诚 高野康雄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ATBF1蛋白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及癌旁黏膜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制备4种ATBF1抗体(NT440、1-12、D1-120和AT6)后进行免疫组化反应,检测胃癌中ATBF1蛋白表达,并比较其与... 目的观察胃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ATBF1蛋白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及癌旁黏膜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制备4种ATBF1抗体(NT440、1-12、D1-120和AT6)后进行免疫组化反应,检测胃癌中ATBF1蛋白表达,并比较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中细胞质NT440和AT6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黏膜(P<0.05),但细胞核NT440的表达与其相反(P<0.05)。老年胃癌患者中D1-120和AT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年轻患者(P<0.05),D1-120和AT6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或局部脉管侵袭呈正相关(P<0.05)。值得注意的是,胃癌中1-12和ki-67阳性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发生和演进中异常ATBF1表达及核质转位发挥重要作用,ATBF1表达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参与胃癌局部脉管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TBF1 癌发生 演进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自发肿瘤转基因鼠脑横截面标本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平 张梅英 +2 位作者 勾文峰 高野康雄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确定JCV T抗原诱发晶状体肿瘤转基因鼠脑中肿瘤来源及路径。方法 18月龄转基因鼠麻醉后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EDTA脱钙颅骨软化后脑经横截制备石蜡标本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确定脑组织T抗原表达。结果经过脱钙处理后颅骨... 目的确定JCV T抗原诱发晶状体肿瘤转基因鼠脑中肿瘤来源及路径。方法 18月龄转基因鼠麻醉后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EDTA脱钙颅骨软化后脑经横截制备石蜡标本并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确定脑组织T抗原表达。结果经过脱钙处理后颅骨组织非常软,横截后发现白色肿瘤组织蔓延至脑组织中,HE染色确定眼部和脑部白色组织均为晶状体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核中存在T抗原强阳性表达。结论 JCV T抗原诱发晶状体肿瘤是经过视神经孔进入脑组织,鼠头横截面组织标本制备对研究头部肿瘤的毗邻关系和肿瘤组织在脑组织中侵袭部位极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鼠 晶状体自发肿瘤 头横截面 免疫组化 T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核酸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杨雪 勾文峰 +3 位作者 丁蕾 肖丽君 高野康雄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目的建立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ISH)和原位PCR(ISP)方法,探讨其在病理形态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细胞cDNA或质粒DNA为模板制备地高辛探针,ISH检测肺癌、胃癌或结直肠癌切片上JCV T抗原DNA、beclin 1和SERCA3 mRNA表达水平。在肺癌和胃癌... 目的建立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ISH)和原位PCR(ISP)方法,探讨其在病理形态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细胞cDNA或质粒DNA为模板制备地高辛探针,ISH检测肺癌、胃癌或结直肠癌切片上JCV T抗原DNA、beclin 1和SERCA3 mRNA表达水平。在肺癌和胃癌切片上扩增地高辛标记的JCV T抗原DNA。杂交或标记后,进行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反应并行NBT/BCIP或Fuchsin显色。结果 PCR扩增获得高纯度地高辛标记DNA探针,甲酰胺杂交液杂交显示JCV T抗原存在于JCI细胞的细胞核中,beclin 1和SERCA3 mRNA阳性信号见于结肠癌和癌旁黏膜上皮细胞质中。ISP扩增了地高辛标记的JCV T抗原DNA,显色后发现JCV T抗原主要定位在JCI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核、胃癌及癌旁黏膜细胞核中。NBT/BCIP显色比Fuchsin显色更为敏感,甲基绿复染使得上述2种显色更加清晰。结论地高辛标记的ISH和ISP操作简便,敏感度高,NBT/BCIP显色和甲基绿复染图像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原位PCR 核酸 病理形态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