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1年日本的联合国中国政策出台始末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宇翔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6,80,共6页
第25届联大后,佐藤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联合国中国政策。在决策过程中,首相佐藤始终坚持以美国意见为导向,以"保住台湾"为目标,但由于中美缓和、美台博弈以及政权内部意见纷争等因素纵横交错,致使新政策久拖难决。最终在多... 第25届联大后,佐藤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联合国中国政策。在决策过程中,首相佐藤始终坚持以美国意见为导向,以"保住台湾"为目标,但由于中美缓和、美台博弈以及政权内部意见纷争等因素纵横交错,致使新政策久拖难决。最终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佐藤选择了追随美国、以"首相裁定"决定日本充当美"逆重要问题案"和"双重代表权案"的联合提案国。佐藤此举固然维持了日美、日台关系,但同时也背离了世界潮流,错失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良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 联合提案国 佐藤政府 政策过程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会影响产业集中度吗?:一个经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成 于同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3,共6页
作为刻画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集中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但鲜见有学者研究环境规制会对产业集中度带来何种影响。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以我国工业部门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计算出产业集中度(CR4和CR8)水... 作为刻画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集中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但鲜见有学者研究环境规制会对产业集中度带来何种影响。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以我国工业部门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计算出产业集中度(CR4和CR8)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集中度带来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时,环境规制变量对产业集中度产生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随着控制变量的逐步引入,环境规制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逐步提高,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趋于优化;(2)同时,进入退出壁垒、利润率水平、经济干预政策和规模经济程度四个控制变量也会对产业集中度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因此,适度强化环境规制水平,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集中度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 被引量:17
3
作者 卫小将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此议题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窥探其全貌,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为三个问题指向: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以这些问题指向为导引,分别从社会...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此议题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窥探其全貌,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为三个问题指向: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以这些问题指向为导引,分别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本土化 专业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以上海日本近代科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8-225,共8页
1937年3月,日本在上海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伊始,受制于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发展缓慢且一度闭馆。上馆复馆后采取一系列行动,在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日本政府则从经济上、政策上加强对上馆的操控,... 1937年3月,日本在上海成立近代科学图书馆。该馆成立伊始,受制于各种不利因素的掣肘,发展缓慢且一度闭馆。上馆复馆后采取一系列行动,在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日本政府则从经济上、政策上加强对上馆的操控,使其全面配合日本当局的侵华国策,该馆嬗变成日本侵略上海的一个重要机构。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上馆最终随着日本的败亡而解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 日本近代科学图书馆 文化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化与媒介性:重思智能时代的新语态
5
作者 徐辰烨 彭兰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语言使用方式是最为基础的信息,其他符号信息有赖于使用语言才得以表达与传播。智能时代,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组合推动新语态的不断发展,其经由现实化与主流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媒介视角来看,新语态的不断发展与产... 语言使用方式是最为基础的信息,其他符号信息有赖于使用语言才得以表达与传播。智能时代,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组合推动新语态的不断发展,其经由现实化与主流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媒介视角来看,新语态的不断发展与产生影响离不开媒介化与媒介性这两重作用:首先,新语态的发展源于用户新的媒介使用特征,用户的参与式、碎片化、消费性的媒介使用行为催生出了以草根化、简单化、情绪化为特征的新语态;其次,新语态本身作为一种媒介,通过筛选与改造展现着媒介性,以媒介逻辑影响个体表达,符合其特征的表达得以传递,而复杂、深刻、理性的内容则难以传播,面临“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的境地。交流与沟通是现代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当交流与沟通的基础——语言使用方式发生改变后,就会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草根化、简单化、情绪化的新语态的普遍应用,自满与愤怒成为当下两种普遍的群体性症候,阻碍着人们的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态 媒介化 媒介性 自满 愤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社会史视域下的中国电视60年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天平 严晶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172,共7页
从1958年到2018年,中国电视走过了60年。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的媒介演进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也深度参与着社会改造的进程,电视与社会“共同成长”。在唱衰电视声音渐响的当下,中国电视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仅关涉媒介层面,电视... 从1958年到2018年,中国电视走过了60年。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的媒介演进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也深度参与着社会改造的进程,电视与社会“共同成长”。在唱衰电视声音渐响的当下,中国电视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仅关涉媒介层面,电视的“老化”本质上源于电视与社会所构筑的传统的社会互动关系失灵的困境。由此可以看到,如何重构诸种社会力量反身定义自己,构成中国电视重新出发的关键突破口;从“电视机”到“数字媒介”的转型,也是其未来至关重要的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社会互动 媒介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亲结婚真的靠谱吗——基于CFPS2014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叶金珍 王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36,共20页
相亲结婚是否靠谱?随着单身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该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理论-实证的研究路线,首先,建立了包含相亲和自由恋爱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自由恋爱式婚姻比相亲式婚姻的效用更高,而相亲式婚姻比自由恋爱式... 相亲结婚是否靠谱?随着单身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该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理论-实证的研究路线,首先,建立了包含相亲和自由恋爱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自由恋爱式婚姻比相亲式婚姻的效用更高,而相亲式婚姻比自由恋爱式婚姻更稳定。实证方面,我们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建立有序Log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分析相亲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建立离散时间Logistic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相亲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和理论假说一致,即相亲降低了婚姻满意度,但也导致了更稳定的婚姻。进一步地,本文采用Heckoprobit模型和Heckprobit模型来纠正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并结合工具变量法和CMP估计法来克服相亲的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再次验证了理论假说。此外,基于KHB方法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精神匹配度是相亲影响婚姻满意度的显著作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亲 自由恋爱 婚姻满意度 婚姻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法中“自杀”的责任分配对结果加重犯的有限知识供给 被引量:2
8
作者 晋涛 范新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4,共8页
制定法构筑了现代社会的影像,存在于制定法背影里的习惯法在夹缝中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日渐凸显了服务于制定法的价值。习惯法中"自杀"是一种责任分配机制,行为人承担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责任不在于因果的判断,而在于习惯法对&qu... 制定法构筑了现代社会的影像,存在于制定法背影里的习惯法在夹缝中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日渐凸显了服务于制定法的价值。习惯法中"自杀"是一种责任分配机制,行为人承担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责任不在于因果的判断,而在于习惯法对"自杀"的效果预设。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的第二款"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包括被害人自杀的行为。在刑法中认可习惯法中的自杀效果,能够有效化解刑法教义学作为一般性知识时存在的梗阻,合理解释特定犯罪需对自杀承担结果加重犯责任的"本土性"安排。习惯法在刑法中的作用空间有待积极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自杀 虐待 结果加重犯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怨恨:暴力纠纷的情感解释 被引量:5
9
作者 邢朝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5,共8页
在暴力的情感解释路径中,暴力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化问题,而是包含了怨怼、愤恨等情感的表达性行为。此外,该路径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理解暴力行为及其情感意涵。沿此路径,本文考察了发生在村落社会初级关系圈中的... 在暴力的情感解释路径中,暴力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化问题,而是包含了怨怼、愤恨等情感的表达性行为。此外,该路径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理解暴力行为及其情感意涵。沿此路径,本文考察了发生在村落社会初级关系圈中的暴力事件。研究指出,此类暴力事件通常与纠纷、争吵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涉及到初级关系圈中的道义、情感和权力,体现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怨爱恨以及对报复性正义的追求。这种凸显暴力行为所蕴涵的道德情感特质的研究路径有助于我们对暴力行为获得一种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 暴力 怨恨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网络、非正式学习与创业活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慧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128,共8页
家族企业网络能够提供经验积累、亲身实践的非正式学习机会,是创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笔者使用多个地区家庭金融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为非正式学习重要载体的家族企业网络与创业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家族企业网络的受访者的... 家族企业网络能够提供经验积累、亲身实践的非正式学习机会,是创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笔者使用多个地区家庭金融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为非正式学习重要载体的家族企业网络与创业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家族企业网络的受访者的非正式学习机会较多,学习方式较为多样化和丰富化,创业积极性较高,创业行为发生的概率较大,且家族企业规模越大,家族成员的创业活力越高。另外,笔者在考察非正式学习与创业活力的关系时发现,在教育制度越不完善的地区,非正式学习对受访者创业活力的影响作用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依托亲友关系的非正式学习具有弥补正式教育制度中"重理论、轻实践"缺陷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会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减弱。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应该在积极促进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实现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为建立合理规范的教学体系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网络 非正式学习 创业活力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传播功能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随红侠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政策传播是指政策信息在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传递和流动过程。政策传播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和完善,有利于以权利制约权力,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有利于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民主意识和参与习惯,有利于培养公众主... 政策传播是指政策信息在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传递和流动过程。政策传播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和完善,有利于以权利制约权力,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有利于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民主意识和参与习惯,有利于培养公众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我们应当重视政策传播,并做好政策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传播 政策执行 政策完善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军事留学生派遣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221,共7页
军事留学生派遣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军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特别是日本学习陆军,也有少数留学欧美者。派遣的形式分两种:1、1904年《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颁布实施之前,各... 军事留学生派遣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军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特别是日本学习陆军,也有少数留学欧美者。派遣的形式分两种:1、1904年《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颁布实施之前,各省自行选送,以浙江、湖北、江苏、四川等省为代表;2、1904年以后中央练兵处拟定《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从此各省再选送留学生,必须由中央练兵机构统一考选派送。先后共有4批军事留学生分别于1904、1905、1906、1908年被派往日本,进入成城、振武及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军事留学生 派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及改善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夏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8-181,共4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逐渐发展,文化多样性也显示出其特有生机,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同样经济发展也要依赖于文化发展,两者有效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为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逐渐发展,文化多样性也显示出其特有生机,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同样经济发展也要依赖于文化发展,两者有效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为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之一,为我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继而灵活调整经济结构,改变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本文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几年文化产业投资及消费支出等方面的数据,最后提出我国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改善策略。分析表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针,始终坚持供给侧改革,在此前提下完善需求侧管理,从而保证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率的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多样性 消费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间的“渡口”——佛教茶礼仪式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寅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39-145,共7页
点茶是宋代常见的茶饮方式。在宋代寺院清规中,点茶礼仪反复出现。在寺院僧侣聚合仪式和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点茶充任了过渡礼仪的角色。点茶正像一个境界向另一个境界过渡的渡口,隔离出境界间的过渡通道。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 点茶是宋代常见的茶饮方式。在宋代寺院清规中,点茶礼仪反复出现。在寺院僧侣聚合仪式和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点茶充任了过渡礼仪的角色。点茶正像一个境界向另一个境界过渡的渡口,隔离出境界间的过渡通道。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敕修百丈清规》里涉及点茶礼仪文献展开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茶在佛教生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茶 礼仪 过渡 聚合 身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藏于农:《授时通考》所见清代皇帝的农学思想
15
作者 郭跃山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125-131,共7页
作为中国古代农学百科全书,《授时通考》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知识谱系和统治者的思想世界。该书的"本朝重农"包括敕谕、祈谷、耕耤、御制诗文和耕织图,是农业与政治、礼仪、文化的结合,体现"致用"特征,彰显清代皇... 作为中国古代农学百科全书,《授时通考》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知识谱系和统治者的思想世界。该书的"本朝重农"包括敕谕、祈谷、耕耤、御制诗文和耕织图,是农业与政治、礼仪、文化的结合,体现"致用"特征,彰显清代皇帝丰富的农学思想:一是重视农田功作之法和颁布谕旨劝课农桑的"实用"思想;二是祈谷上帝、亲耕耤田的以身垂范的"礼农"思想;三是宣扬嘉禾瑞谷、赋诗以咏耕织的歌功颂德的"致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时通考》 清代皇帝 农学思想 实用 重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