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物流管理及关键绩效指标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克彦 郑可人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面对日益激烈的顾客服务竞争以及物流管理中日益暴露的矛盾,为更好地了解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评估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更好地评价企业业绩,更好地分析原因,更好地进行决策及综合管理,当前很多日本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开始采用物流... 面对日益激烈的顾客服务竞争以及物流管理中日益暴露的矛盾,为更好地了解企业自身经营状况,评估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更好地评价企业业绩,更好地分析原因,更好地进行决策及综合管理,当前很多日本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开始采用物流关键绩效指标来改善物流服务水平,并对其进行定量管理。通过物流管理提高效率,成为当前日本企业最为重要的课题。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与物流管理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在制定物流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时,应重视其与经营指标的关联性,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顾客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实现目标的指标化,对业绩进行检验并修订计划,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相应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物流管理 关键绩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日本综合物流施策大纲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野尻俊明 李晓晖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物流政策的制定应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及时调整。二十多年来,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日本相应制定了各项新的物流政策。1997年,为改变物流政策制定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日本政府第一次制定了《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物流政策的制定应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及时调整。二十多年来,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日本相应制定了各项新的物流政策。1997年,为改变物流政策制定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日本政府第一次制定了《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即1997年大纲),之后该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又相继进行了几次修订和完善,在提高日本物流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前四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强化物流服务国际化竞争力方面存在不足,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不明确,推动政策快速实施的力度缺乏等。基于以上原因,2013年6月经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日本开始制定第五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即2013年大纲)。总体来看,第五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对日本物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日本物流政策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致力于构建支撑产业活动与国民生活的高效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环境压力,建立安全、安心的物流体系等具体内容,指出了今后日本物流政策应该着眼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物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企业的全球化物流战略
3
作者 郑可人(译)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本文认为,近年来,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比率持续上升,物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物流企业为确保收益,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推进全球化物流战略,压缩国际国内物流成本。物流国际化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成为具有国际视角的综合物流供应商,必须拥有... 本文认为,近年来,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比率持续上升,物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物流企业为确保收益,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推进全球化物流战略,压缩国际国内物流成本。物流国际化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成为具有国际视角的综合物流供应商,必须拥有充实的海外网络和全球物流信息系统,必须同时具有全球化的海、陆、空复合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全球化 物流企业 物流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林海 《太平洋学报》 1998年第1期9-18,共10页
论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蔡林海在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华人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随着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痛苦的调整期,华人经济在经受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是否能迎来一个新的转机?本文以笔者... 论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蔡林海在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华人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随着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痛苦的调整期,华人经济在经受金融风暴的洗礼之后,是否能迎来一个新的转机?本文以笔者对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各国的实地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金融危机 华人经济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经营者市场激励约束机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河清 王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76,共6页
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如何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因而构建完善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尚... 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如何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因而构建完善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表现为经理人才市场尚未真正形成,产品市场尚存很多准入门槛很高的垄断行业,资本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发展不成熟,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作用。这就需要在探明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 产品和服务市场 职业经理人市场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物流基础设施 推进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相互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矢野裕儿 郑可人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有关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相互融合问题的研究日益提上日程。之前,人们大多将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对立起来,担心网络销售会削弱店铺销售的销量,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融合。但现实中存在的很多实例表明,网络销售与店铺...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有关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相互融合问题的研究日益提上日程。之前,人们大多将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对立起来,担心网络销售会削弱店铺销售的销量,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融合。但现实中存在的很多实例表明,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有研究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顾客多数也会在实体店铺购物,且顾客在进行网络购物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在实体店铺购物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将多种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店铺销售中发挥网络的优势,如何为顾客提供综合服务。为更好地推动网络店铺与实体店铺共享各种信息,实现网络店铺与实体店铺的有机融合,其首要条件就是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在物流基础设施上做到融合。网络销售的构建是销售流程的起点,对店铺销售企业而言,建设与网络销售有机结合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基础设施 网络销售 店铺销售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结合型日中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可人(译)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2,共3页
本文认为,为满足顾客需要,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重新设计和构建物流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中国向日本商品供应规模的不断扩大,起支撑作用的物流管理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日中之间的物流管理系统以消费品为中心实现了从投机原理向推迟... 本文认为,为满足顾客需要,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重新设计和构建物流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中国向日本商品供应规模的不断扩大,起支撑作用的物流管理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日中之间的物流管理系统以消费品为中心实现了从投机原理向推迟原理的转型。以前,中方向日方的供给体制是面向整个市场进行大量生产,但随着日本市场多样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局限性不断显现。目前按照日方规格进行生产、按照日方市场需求组合物流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较大发展。文章提出,反映每个顾客需求的供应模式以及与高效率生产体制互动的供应模式,在供应链战略中将越来越重要。今后日中之间物流管理系统战略的实施,应考虑如下两种模式:一是实施完全推迟战略,生产、物流管理均依据推迟原理,按客户的每个订单组织生产,直接送货上门,通过缩短交货期、采用高水平物流管理,来满足精细化的市场需要;二是实施与高效率生产体制互动的供应模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进行高效率生产,考虑日本市场需要,同时通过各种管理方式的有效组合,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顾客特殊需要。日中之间的物流管理系统必须与市场相结合,不断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才能实现整个流通环节的高速度和物流服务的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结合型 日中物流管理系统 投机原理 推迟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征收补偿案中判决类型的适用——郭传欣诉巨野县人民政府、菏泽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行政补偿案评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作彩 《交大法学》 CSSCI 2018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本案最高法院裁定一方面认为本案在诉讼类型上不是单纯的撤销之诉,而是义务之诉,法院不应该就违法的补偿决定"一撤了之",而应当直接宣布行政机关的给付义务。另一方面,却又以诉讼经济为由,不但没有再审自判,也没有指令原审人... 本案最高法院裁定一方面认为本案在诉讼类型上不是单纯的撤销之诉,而是义务之诉,法院不应该就违法的补偿决定"一撤了之",而应当直接宣布行政机关的给付义务。另一方面,却又以诉讼经济为由,不但没有再审自判,也没有指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而是做出了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笔者对最高法院的结论和理由都难以苟同。本文认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采用大陆法系意义上的诉讼类型制度,而是让法院根据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选择最适当的判决类型,进行裁判。本案的中心问题不是诉讼类型的问题,而是应当适用何种判决类型的问题。本案中,原告的请求权,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具体而明确的,不存在行政机关的裁量或者判断余地。最适合本案的判决类型应该是给付判决,而不是履行职责判决。裁判时机已然成熟,最高法院应该再审自判,或指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进一步查清事实关系,而不应该驳回再审申请。这才是有利于"减少循环诉讼、实质解决纠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征收补偿 诉讼类型 判决类型 给付判决 履行职责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