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香港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 被引量:5
1
作者 史有为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6,共11页
香港语言生活中存在3个令人关注的方面:三类中文、社区词和汉字字形。(1)香港是一个由多语人组成的社群,多语码使用是香港的语言生活实态。香港中文在书面上同时存在通用中文、港式中文和粤式中文3种形态。香港多文现象由语言距离、语... 香港语言生活中存在3个令人关注的方面:三类中文、社区词和汉字字形。(1)香港是一个由多语人组成的社群,多语码使用是香港的语言生活实态。香港中文在书面上同时存在通用中文、港式中文和粤式中文3种形态。香港多文现象由语言距离、语言态势、文字支持、管治情态、社区定位、集群效应、历史习惯、心理认可等8项因素参与形成。(2)社区词是从区域性社会或语词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角度划分出来的,应从“社区专用”去认识。社区词突破了方言词与外来词的局限,又打通了社会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的界限。环视世界,在民族标准语下,每一种多方言社区都可能存在社区词。(3)香港有一些汉字繁简字形共存的试验。在繁体字的氛围下,可以期待有新的发展。香港的语言生活在其他汉语/华语社区都有类似情形,应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群 多语码 语言生活 多文现象 社区词 文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法:展望新世纪的研究(下)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有为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 (下 )展望下列四个方面 :4 .汉语研究将在古汉语和方言的协助下寻找回汉语自己的特性。 5.汉语研究也将经历研究模式 ( paradigm)的转变 ,从注重描写 ,改为注重历史和比较。 6.汉语的理论语法学和应用语法学将进一步分化并获得根... 本文 (下 )展望下列四个方面 :4 .汉语研究将在古汉语和方言的协助下寻找回汉语自己的特性。 5.汉语研究也将经历研究模式 ( paradigm)的转变 ,从注重描写 ,改为注重历史和比较。 6.汉语的理论语法学和应用语法学将进一步分化并获得根本性的发展 ,而且将出现语言学整合的动向。 7.在研究工具电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21世纪 共性和特性 历史和比较 分化和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法:展望新世纪的研究(上)
3
作者 史有为 《汉语学习》 2000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对 2 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七个方面进行展望 ,上篇先预测三个方面 :1.在新的世纪中 ,汉语语法研究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多元而无主流的状况。这种状况将随着汉语等非西方语言的研究以及科学发展对语言学的影响而得到根本改变。 2 ... 本文对 2 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七个方面进行展望 ,上篇先预测三个方面 :1.在新的世纪中 ,汉语语法研究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多元而无主流的状况。这种状况将随着汉语等非西方语言的研究以及科学发展对语言学的影响而得到根本改变。 2 .汉语将在强调特性和强调共性的张力作用下得到健康发展。 3.随着科学的发展 ,语言中人的因素将得到更好的关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21世纪 共性和特性 历时和比较 分化和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物流系统价值链主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佟鑫 杨春河 +1 位作者 白兰 王亮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3,59,共4页
阐述了农产品物流价值链上核心企业、生产者、物流服务商、中介组织、零售商和政府的主体行为特点,并对主体行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各价值链主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实现农产品物流系统价值链的不断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有助于... 阐述了农产品物流价值链上核心企业、生产者、物流服务商、中介组织、零售商和政府的主体行为特点,并对主体行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各价值链主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实现农产品物流系统价值链的不断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系统 价值链 主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词:回忆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史有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4-736,共3页
中国学者对外来词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学术历程,1978年出版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是这项工作的一个总结。以往的研究常常囿于纯粹的语言学范围,与文化学和文化史的工作少有联系,冯天瑜著《新语探源》将语言与社会—文化史的互... 中国学者对外来词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学术历程,1978年出版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是这项工作的一个总结。以往的研究常常囿于纯粹的语言学范围,与文化学和文化史的工作少有联系,冯天瑜著《新语探源》将语言与社会—文化史的互动综合起来考察,取得了很大突破,其关于“回归侨词”的研究尤富创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探源 外来词 回归词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教学与传播浅见一二 被引量:3
6
作者 史有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1期15-16,共2页
语言在本质上是工具,不过是种特殊的工具,是赋予了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工具性决定语言学习的功利性,当然还有附带而来的赏玩性能。由此出发,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政策就有了一些不可超越的界限。对外汉语教学或汉... 语言在本质上是工具,不过是种特殊的工具,是赋予了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工具性决定语言学习的功利性,当然还有附带而来的赏玩性能。由此出发,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政策就有了一些不可超越的界限。对外汉语教学或汉语的对外传播,当然也概莫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传播 思维工具 语言学习 民族感情 语言教学 功利性 性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华外来词词典》编后略记 被引量:3
7
作者 史有为 《辞书研究》 2016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章回忆了《汉语外来词词典》的编纂过程,认识到编纂词典是一项继承和发展的事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而笔者最新主编的《新华外来词词典》在百科型、知识型、研究型方面有所创新,并将字母词作为特殊的成员收录。在编纂该词典过程中... 文章回忆了《汉语外来词词典》的编纂过程,认识到编纂词典是一项继承和发展的事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而笔者最新主编的《新华外来词词典》在百科型、知识型、研究型方面有所创新,并将字母词作为特殊的成员收录。在编纂该词典过程中尤其体会到确定日语来源外来词的不易与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词词典 辞书 创新 日语来源外来词 字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发生谈二语养成(上) 被引量:7
8
作者 史有为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年第3期25-38,共14页
语言发生的条件是必需程度的交际与生理基础(包括语言器官与大脑)。言语是由多脑区协同的行为。汉语文与西语文活动利用的脑区分布有所不同。语言习得依靠人的心理能力,其中关键的有"语向自调适能力"与其起落期。自调适包括... 语言发生的条件是必需程度的交际与生理基础(包括语言器官与大脑)。言语是由多脑区协同的行为。汉语文与西语文活动利用的脑区分布有所不同。语言习得依靠人的心理能力,其中关键的有"语向自调适能力"与其起落期。自调适包括自适配与自整理。语言习得也可以称为"语言养成",是人的多立面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生 大脑语言功能 语言习得 二语养成 汉语养成 语向自调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双元机制——对汉语教学单位的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史有为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2期34-41,共8页
汉语存在两种基本单位:字是语素的天然表示者,词是句子的实际构造者。二者各具优劣,各有适合之处。通过字与词的载义率的比较,可以发现仅仅依靠字,不能正确理解词语。但大部分不单用的字实际上是一种"休眠词",对汉语的深入养... 汉语存在两种基本单位:字是语素的天然表示者,词是句子的实际构造者。二者各具优劣,各有适合之处。通过字与词的载义率的比较,可以发现仅仅依靠字,不能正确理解词语。但大部分不单用的字实际上是一种"休眠词",对汉语的深入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字—词双元才是汉语养成与汉语母语者心理中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单位 本位 双元机制 载义率 休眠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发生谈二语养成(下)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有为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年第4期21-33,共13页
语言发生的条件是必需程度的交际与生理基础(包括语言器官与大脑)。言语是由多脑区协同的行为。汉语文与西语文活动利用的脑区分布有所不同。语言习得依靠人的心理能力,其中关键的有"语向自调适能力"与其起落期。自调适包括... 语言发生的条件是必需程度的交际与生理基础(包括语言器官与大脑)。言语是由多脑区协同的行为。汉语文与西语文活动利用的脑区分布有所不同。语言习得依靠人的心理能力,其中关键的有"语向自调适能力"与其起落期。自调适包括自适配与自整理。语言习得也可以称为"语言养成",是人的多立面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生 大脑语言功能 语言习得 二语养成 汉语养成 语向自调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看“本位”说教学——兼及双元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有为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4-9,共6页
一、"本位"之疑1.1"本位"情结渐渐沉寂的本位热,近来又现加温。本位与语言教学涉及很多理论问题,为了澄清一些问题,有些又不得不从头说上几句。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效果 双元 徐通锵 语言教学 语法分析 汉语研究 一本 语言学理论 汉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