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三维光学测量技术对薄板焊接失稳变形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向伟 殷咸青 +1 位作者 王江超 张建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2,118,共4页
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三维光学面扫描测量系统对低碳钢板平板堆焊过程中的失稳变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低碳钢薄板焊前和焊后状态进行测量,得到薄板焊前和焊后的全场面外变形形貌;并结合基于固有应变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可知焊接... 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三维光学面扫描测量系统对低碳钢板平板堆焊过程中的失稳变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低碳钢薄板焊前和焊后状态进行测量,得到薄板焊前和焊后的全场面外变形形貌;并结合基于固有应变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可知焊接引起的这种凹-凸变形属于失稳变形.进而采用小孔法进行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远离焊缝区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应力,纵向残余压应力是导致失稳变形的主要作用力.采用三维光学全场测试技术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薄板失稳变形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究更加深入、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学面扫描系统 薄板 钨极氩弧焊 失稳变形 固有应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新风 贾磊 +2 位作者 吕振林 谢辉 近藤勝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7,共9页
铜及铜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但是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而复合化被认为是提升其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了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常见增强相的选择依据,综述了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铜及铜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但是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而复合化被认为是提升其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了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常见增强相的选择依据,综述了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及性能调控措施,最后结合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光纤激光焊熔池形态及焊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向东 张勇 +1 位作者 游德勇 Katayama Seiji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6,113,共4页
在大功率光纤激光焊接过程中,熔池热辐射含有丰富的焊接质量信息,熔池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与焊接稳定性密切相关.研究一种基于红外热像的大功率光纤激光深熔焊熔池形态分析及焊缝质量稳定性评价的方法.以10 kW大功率光纤连续激光焊接304不... 在大功率光纤激光焊接过程中,熔池热辐射含有丰富的焊接质量信息,熔池形态及其变化特征与焊接稳定性密切相关.研究一种基于红外热像的大功率光纤激光深熔焊熔池形态分析及焊缝质量稳定性评价的方法.以10 kW大功率光纤连续激光焊接304不锈钢为试验对象,应用近红外传感高速摄像机摄取熔池动态热像,通过动态自动阈值和数学形态学方法重点分析熔池和匙孔形态以及对应的焊缝宽度变化,以熔池宽度、匙孔面积和匙孔宽度作为熔池形态参数,焊缝宽度作为衡量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参数,研究熔池形态参数与焊接稳定性的关联.结果表明,通过熔池形态参数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大功率光纤激光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光纤激光焊 红外热像 熔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mm厚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接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会杰 冯吉才 +3 位作者 陈迎春 藤井英俊 前田将克 野城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对 5mm厚的 10 5 0 -H2 4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双面搅拌摩擦焊接 (FSW ) ,重点研究了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部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一次焊接参数、二次焊接参数和焊接方向对双面FSW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 对 5mm厚的 10 5 0 -H2 4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双面搅拌摩擦焊接 (FSW ) ,重点研究了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部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一次焊接参数、二次焊接参数和焊接方向对双面FSW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次焊接参数的影响较小 ,而二次焊接参数的影响显著并且存在最佳取值。同向焊接的接头强度较高且断在前进侧 (AS)或后退侧 (RS) ,而异向焊接的接头强度较低且只断在AS。在文中的试验条件下 ,15 0 0r/min的旋转速度、4 0 0mm/min的二次焊速和同向焊接方式是最佳的工艺组合 ,接头最高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双面焊接 拉伸性能 断裂部位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熔融粒子结构对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长久 王豫跃 +1 位作者 武涛 大森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探讨了在超音速火焰喷涂 (HVOF)过程中所形成的表面金属层熔化而芯部陶瓷相不熔化的表面熔融粒子结构 .研究了这种粒子结构对HVOF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发现固态颗粒的密度及体积分数与结合强度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综合考虑固... 探讨了在超音速火焰喷涂 (HVOF)过程中所形成的表面金属层熔化而芯部陶瓷相不熔化的表面熔融粒子结构 .研究了这种粒子结构对HVOF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 ,发现固态颗粒的密度及体积分数与结合强度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综合考虑固态粒子密度、体积分数及速度 ,表征半熔结构状态对涂层结合性能影响的有效固相质量和有效固相动能两个参量 .有效固相质量定义为固态粒子密度和其体积分数平方的乘积 ,有效固相动能定义为有效固相质量与粒子速度平方的乘积 .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金属陶瓷 涂层 结合强度 表面金属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e-Ti合金扩散连接SiC陶瓷 被引量:12
6
作者 深井卓 刘玉莉 奈贺正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7,共5页
利用Fe-Ti合金在1473~1723K、0.9~5.4ks的接合条件下对常压烧结SiC陶瓷进行了真空扩散连接,接头中形成TiC、FeSi、Ti5Si3反应相。试验结果表明,用Fe-50Ti(at%)合金,在1623... 利用Fe-Ti合金在1473~1723K、0.9~5.4ks的接合条件下对常压烧结SiC陶瓷进行了真空扩散连接,接头中形成TiC、FeSi、Ti5Si3反应相。试验结果表明,用Fe-50Ti(at%)合金,在1623K、2.7ks的接合条件下,接头的高温(973K)剪切强度达到13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界面反应 接合强度 陶瓷 Fe-T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过程等离子体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向东 吕威兴 +1 位作者 游德勇 Katayama Seiji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8,113,共4页
研究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图像特征的大功率盘形激光深熔焊质量分析及检测的新方法.以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Type 304不锈钢板为试验对象,应用高速摄像机摄取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等离子体的面积和高度特征.以熔宽作... 研究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图像特征的大功率盘形激光深熔焊质量分析及检测的新方法.以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Type 304不锈钢板为试验对象,应用高速摄像机摄取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等离子体的面积和高度特征.以熔宽作为衡量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因素,对比焊接过程中等离子体图像和焊接试件的熔宽变化,研究相邻等离子体图像的面积变化值和高度变化值在不同焊接质量区域中的平均值和基于不同阈值下所占的百分比,探索判定焊接过程质量稳定性的特征参量的统计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对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Type 304不锈钢板焊接质量做出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 等离子体图像 稳定性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光纤激光焊焊缝跟踪偏差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向东 游德勇 Katayama Seiji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2,115,共4页
针对大功率光纤激光焊,分析一种基于近红外图像识别的焊缝跟踪偏差测量新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机获取动态熔池近红外图像序列,分析熔池近红外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利用图像灰度梯度提取熔池温度分布参数.该参数能够体现激光束偏离焊缝时熔... 针对大功率光纤激光焊,分析一种基于近红外图像识别的焊缝跟踪偏差测量新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机获取动态熔池近红外图像序列,分析熔池近红外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利用图像灰度梯度提取熔池温度分布参数.该参数能够体现激光束偏离焊缝时熔池表面温度的变化特性.以熔池温度分布参数作为特征测量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焊缝路径与激光束偏离的近红外视觉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熔池温度分布参数与焊缝跟踪偏差之间的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光纤激光焊 焊缝跟踪 近红外图像 偏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f/Al模型复合材料界面微区残余应力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澂 覃继宁 +1 位作者 张国定 奈贺正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8-370,共3页
实验测定界面附近残余应力的分布有利于深入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变形和断裂行为的微观机制 ,对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具有指导作用 .采用束斑直径为 30 μm的微小 X射线束 ,测定了单根 Si C连续纤维及连续 Si C纤维束增强纯 Al模型... 实验测定界面附近残余应力的分布有利于深入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变形和断裂行为的微观机制 ,对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具有指导作用 .采用束斑直径为 30 μm的微小 X射线束 ,测定了单根 Si C连续纤维及连续 Si C纤维束增强纯 Al模型复合材料中 Si C纤维附近基体中的周向和径向残余应力分布 ,并将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残余应力 界面 碳化硅 变形 断裂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多层多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森栋 毕涛 +3 位作者 李索 刘祥军 王浩宇 邓德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采用考虑固态相变的热-冶金-力学耦合有限元模拟方法,使用SYSWELD软件研究了P92钢多层多道焊接接头的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观察了接头截面形貌,采用盲孔法测试了残余应力,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焊接过程中... 采用考虑固态相变的热-冶金-力学耦合有限元模拟方法,使用SYSWELD软件研究了P92钢多层多道焊接接头的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观察了接头截面形貌,采用盲孔法测试了残余应力,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接头截面峰值温度分布形状与试验得到的接头截面形貌相吻合,说明有限元模拟可以较好地还原实际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情况;模拟得到的接头残余应力沿焊缝中心呈对称分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P92钢多层多道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在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部分金属在经历后续热循环时发生软化,导致残余应力消失,并在冷却阶段发生残余应力的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相变 多层多道焊 残余应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