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水措施对堤坝地震液化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夏志凡 叶冠林 +2 位作者 王建华 叶斌 张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682-2688,共7页
通过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面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详细地讨论了堤坝迎水面斜坡上铺设的防水毯对堤坝地震液化的影响。计算中土体采用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在修正剑桥模型上增加应力诱... 通过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面板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详细地讨论了堤坝迎水面斜坡上铺设的防水毯对堤坝地震液化的影响。计算中土体采用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在修正剑桥模型上增加应力诱导各向异性、超固结和结构性的概念及其相关发展准则,可以很好地描述可液化土体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防水毯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坝体的地下水位浸润线,增加坝基的初始有效应力,从而降低坝基地震液化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坝体的变形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交变移动性 完全耦合分析法 混凝土面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库区水位下坝基地震液化的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志凡 叶冠林 +2 位作者 王建华 叶斌 张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和Cyclic mobility动力本构模型,以某水库大坝作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设计水位和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饱和砂土的液化.... 采用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和Cyclic mobility动力本构模型,以某水库大坝作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设计水位和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饱和砂土的液化.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液化区域较设计水位情况下减少,但由液化所引起的上游变形明显增大,因此设计时需要对此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液化 交变移动性 有效应力法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