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对硬质合金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雪梅 宋晓艳 +3 位作者 刘文彬 赵世贤 张久兴 殷福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择优取向;绕[1010]轴取向角为90°的WC-WC晶界为低能晶界,因此该种晶界大量存在且均匀分布于试样中;两种烧结方法获得试样硬度基本一致;但SPS技术因加热速率快、保温时间短,有效阻止了WC晶粒的长大,特别是高温烧结阶段的晶粒粗化,因此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热压烧结试样,从而具有高的断裂韧性。由此表明快速合成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有利于超细晶和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 EBSD WC-CO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旭 薛冬峰 Kitamura Kenj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0-724,共5页
近年来,铌酸锂晶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优异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长出满足不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铌酸锂单晶体比较困难。本文从晶体生长技术的角度综述了铌酸锂单晶体不同的生长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分... 近年来,铌酸锂晶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优异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长出满足不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铌酸锂单晶体比较困难。本文从晶体生长技术的角度综述了铌酸锂单晶体不同的生长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在生长铌酸锂晶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晶体生长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注氢CeO_2的微结构及价态研究
3
作者 王卫国 保田英洋 +2 位作者 褚凤敏 宋明晖 古屋一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8,18,共4页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对室温下注入氢离子的CeO2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价态进行了原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注氢,虽可以使严重损伤区内氧的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却不能引起CeO2的相转变及Ce的价态...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对室温下注入氢离子的CeO2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价态进行了原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注氢,虽可以使严重损伤区内氧的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却不能引起CeO2的相转变及Ce的价态改变;这一结果可能与氢离子因尺寸太小不能占据CeO2的正常格点位置从而无法有效形成氧空位以及室温下CeO2中Ce和O的扩散比较困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离子注入 CEO2 微结构 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铸钢轧辊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燕 张军田 +1 位作者 殷福星 刘相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20,共5页
通过SEM、EDS、XRD分析及硬度测试,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轧辊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轧辊基体中的铬含量增加,硬度先升后降;随温度升... 通过SEM、EDS、XRD分析及硬度测试,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轧辊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轧辊基体中的铬含量增加,硬度先升后降;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缩短,残余奥氏体增多;1 030℃奥氏体化保温1.5 h空冷淬火,520℃回火保温时间10~30 min热处理后,轧辊的组织均匀、硬化效果好,硬度达到了740~760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高铬铸钢 热处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缺陷及其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贺祥珂 薛冬峰 Kitamura Kenj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4-888,共5页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锂格位。本文还简要概括了铌酸锂晶体缺陷控制的主要手段,并建议从反映铌酸锂晶体性能的角度来研究缺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缺陷模型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挖掘和高通量方法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生长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张丹 吉忠海 +5 位作者 张莉莉 汤代明 邹孟珂 谢蕊鸿 刘少康 刘畅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7-897,共11页
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高导热性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VACNT)可用作热管理中的有效热界面材料。为了利用沿碳纳米管轴向的高导热性,需要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结晶度和高度。然而,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生长参数空间(如退火时间、催化剂种类、... 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高导热性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VACNT)可用作热管理中的有效热界面材料。为了利用沿碳纳米管轴向的高导热性,需要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结晶度和高度。然而,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生长参数空间(如退火时间、催化剂种类、生长温度、载气、碳源等)复杂,结构特征之间相互影响,同时提高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高度和质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缺乏对参数调控方向的指导进一步增加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并限制了产物结构优化的效率。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文献挖掘-机器学习-高通量制备策略,有效优化了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高度和质量。为了揭示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结构与关键生长参数之间的潜在关系,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一组已发布的样本数据(864个样本)进行建模,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解释包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分析获得影响垂直阵列高度和结晶度的主要生长参数。经分析确定,高通量实验旨在调节4个关键参数:生长温度、生长时间、催化剂组分和碳源浓度。结果发现,经筛选的Fe/Gd/Al_(2)O_(3)催化剂能够生长出具有毫米级高度和更高结晶度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结果表明,文献挖掘、高通量实验和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可以有效地处理碳纳米管生长等多参数过程,提高对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垂直阵列 控制制备 文献挖掘 机器学习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