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太阳能转换及环境净化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志刚 赵进才 +4 位作者 付贤智 张彭义 陈军 朱鸿民 叶金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3-88,共6页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是能源和环境问题,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最近,我们成功地利用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来分解水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中还发现如果光催化...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是能源和环境问题,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最近,我们成功地利用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来分解水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中还发现如果光催化材料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其光催化的效果就越显著.本文简要评述了光催化材料在太阳能转化和环境净化方面应用的研究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太阳能 环境材料 能源转换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云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兵 谢惠民 +1 位作者 戴福隆 岸本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2-626,共5页
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实验力学中的云纹法相结合,提出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云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扫描线作为虚拟参考栅,以1200 lines/mm的全息光栅作为试件栅,这两组栅线相干涉形成云纹条纹... 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实验力学中的云纹法相结合,提出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云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扫描线作为虚拟参考栅,以1200 lines/mm的全息光栅作为试件栅,这两组栅线相干涉形成云纹条纹.对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云纹的形成原理和出现条件进行了讨论,对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云纹法是真实可行的.由于该方法无需干涉系统且对测量环境无特殊要求,因此有望在待测物体表面微米量级变形观察和测量上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对硬质合金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雪梅 宋晓艳 +3 位作者 刘文彬 赵世贤 张久兴 殷福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 本文采用XRD、EBSD等测试手段,对热压(H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获得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相成分、微观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法获得的试样均具有高的致密度及纯净的WC和Co相,试样内晶粒没有择优取向;绕[1010]轴取向角为90°的WC-WC晶界为低能晶界,因此该种晶界大量存在且均匀分布于试样中;两种烧结方法获得试样硬度基本一致;但SPS技术因加热速率快、保温时间短,有效阻止了WC晶粒的长大,特别是高温烧结阶段的晶粒粗化,因此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热压烧结试样,从而具有高的断裂韧性。由此表明快速合成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有利于超细晶和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 EBSD WC-CO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旭 薛冬峰 Kitamura Kenj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0-724,共5页
近年来,铌酸锂晶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优异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长出满足不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铌酸锂单晶体比较困难。本文从晶体生长技术的角度综述了铌酸锂单晶体不同的生长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分... 近年来,铌酸锂晶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优异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长出满足不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铌酸锂单晶体比较困难。本文从晶体生长技术的角度综述了铌酸锂单晶体不同的生长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在生长铌酸锂晶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晶体生长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镀层工艺参数优化的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丽 顾海 +3 位作者 周昭昌 WU Rudder 黄大志 周天源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5,共7页
电镀加工技术是非传统的加工工艺,镀层性质的好坏依赖于电解质的组成、pH、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基于稳健性设计理论和变量分析,利用L_9正交表实验,研究了pH和温度对镀层性质的影响。分析了pH和温度对重量、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得出... 电镀加工技术是非传统的加工工艺,镀层性质的好坏依赖于电解质的组成、pH、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基于稳健性设计理论和变量分析,利用L_9正交表实验,研究了pH和温度对镀层性质的影响。分析了pH和温度对重量、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得出了电镀加工参数的最优值,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1、温度≤40℃。优化后的电镀铜层晶粒均匀致密,表面平整,质量较佳。通过XRD图谱和高解析光学显微镜分析表面形貌证明了优化的可靠性。该设计为电沉积加工技术的深度研究提供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镀层重量 厚度 粗糙度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注氢CeO_2的微结构及价态研究
6
作者 王卫国 保田英洋 +2 位作者 褚凤敏 宋明晖 古屋一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8,18,共4页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对室温下注入氢离子的CeO2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价态进行了原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注氢,虽可以使严重损伤区内氧的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却不能引起CeO2的相转变及Ce的价态...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对室温下注入氢离子的CeO2烧结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价态进行了原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注氢,虽可以使严重损伤区内氧的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却不能引起CeO2的相转变及Ce的价态改变;这一结果可能与氢离子因尺寸太小不能占据CeO2的正常格点位置从而无法有效形成氧空位以及室温下CeO2中Ce和O的扩散比较困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离子注入 CEO2 微结构 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障涂层黏结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益春 王明明 +1 位作者 WU Rudder 杨丽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4-25,共12页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航空发动机高温热端部件上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水汽环境下容易腐蚀,必须应用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coatings,EBCs)对其进...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航空发动机高温热端部件上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水汽环境下容易腐蚀,必须应用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coatings,EBCs)对其进行保护,在环境障涂层和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间还必须使用过渡层,主要用于增强EBCs与基底之间的附着力,减少基底与环境障涂层之间热膨胀失配。对EBCs的Si黏结层、复合黏结层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评述,最后对EBCs黏结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障涂层 黏结层 失效 水氧腐蚀 热生长氧化物(TGO) 复合黏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发光二极管背光源上极具应用前景的Beta-sialon(Si_(6-z)Al_zO_zN_(8-z))∶Eu^(2+)窄带绿色荧光粉(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解荣军 周天亮 +1 位作者 高桥向星 广崎尚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5-866,共12页
基于氮化镓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是目前一项崭新的背光源技术,广泛应用于宽色域、高光效的液晶显示屏。在此项技术中,作为关键材料的荧光粉决定着背光单元的色域范围、发光效率和可靠性,因而要求它应具合适的发射波长和窄带发射。β-si... 基于氮化镓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是目前一项崭新的背光源技术,广泛应用于宽色域、高光效的液晶显示屏。在此项技术中,作为关键材料的荧光粉决定着背光单元的色域范围、发光效率和可靠性,因而要求它应具合适的发射波长和窄带发射。β-sialon∶Eu^(2+)(sialon:silicon aluminum oxynitride(赛龙))就是一款非常适合背光应用的绿色荧光粉,这得益于其位于525~545 nm发射峰和只有55 nm狭窄的峰宽。此文回顾和综述了β-sialon∶Eu^(2+)的合成方法、光谱特性、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可靠性和它的具体应用。计算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Eu^(2+)位于沿c轴方向的大孔道之中,并与6个最紧邻的(O,N)原子等距离配位。因而,Eu^(2+)的狭窄发射峰源自于Eu^(2+)局域结构的高度对称性。β-sialon∶Eu^(2+)的发射波长和带宽都能通过组成裁剪,即z值,进行调控;低z值组成能够实现更短波长发射和更窄带宽。与传统的基于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的背光源相比,β-sialon∶Eu^(2+)再搭配红色荧光粉制备的背光源具有更宽的色域,色域范围可提高15%以上。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和高可靠性使得β-sialon∶Eu^(2+)成为应用于先进显示屏的极其重要的绿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氮化物 beta.sialon:Eu2+ 荧光粉 电子结构 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多晶硅中铜沉淀的电子束诱生电流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君 杨德仁 +2 位作者 席珍强 阙端麟 关口隆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电子束诱生电流(EBIC)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太阳电池用铸造多晶硅材料中的铜的沉淀特性, 并与铜在普通直拉硅单晶中的沉淀行为进行了比较。EBIC观察发现,在铸造多晶硅中,热处理的冷却速率和结晶学缺陷(如晶界和位错)共同影响着铜... 利用电子束诱生电流(EBIC)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太阳电池用铸造多晶硅材料中的铜的沉淀特性, 并与铜在普通直拉硅单晶中的沉淀行为进行了比较。EBIC观察发现,在铸造多晶硅中,热处理的冷却速率和结晶学缺陷(如晶界和位错)共同影响着铜在多晶硅中的扩散和沉淀性质。样品在快速冷却时,在晶界以及晶粒内形成了很高密度且分布较均匀的细小铜沉淀;而在慢速冷却时,则是形成密度较低,较大尺寸的铜沉淀。EBIC 的衬度计算显示,慢速冷却下形成的铜沉淀具有更强的复合特性,且铜沉淀在晶界上的分布具有选择性。最后, 讨论了铜沉淀在铸造多晶硅中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多晶硅 铜沉淀 EB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缺陷及其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贺祥珂 薛冬峰 Kitamura Kenj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4-888,共5页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锂格位。本文还简要概括了铌酸锂晶体缺陷控制的主要手段,并建议从反映铌酸锂晶体性能的角度来研究缺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缺陷模型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中的二维材料
11
作者 唐捷 华青松 +3 位作者 元金石 张健敏 赵玉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5,共10页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等特性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热门候选。文章着眼于针对诸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二维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应...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等特性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热门候选。文章着眼于针对诸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二维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应用的研究,尝试总结了其制备方法、产物形貌特征以及作为电极的性能等,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看法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赝电容电容器 二维材料 石墨烯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 层状过渡金属氢氧化物(TM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铸钢轧辊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燕 张军田 +1 位作者 殷福星 刘相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20,共5页
通过SEM、EDS、XRD分析及硬度测试,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轧辊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轧辊基体中的铬含量增加,硬度先升后降;随温度升... 通过SEM、EDS、XRD分析及硬度测试,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轧辊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轧辊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轧辊基体中的铬含量增加,硬度先升后降;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缩短,残余奥氏体增多;1 030℃奥氏体化保温1.5 h空冷淬火,520℃回火保温时间10~30 min热处理后,轧辊的组织均匀、硬化效果好,硬度达到了740~760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高铬铸钢 热处理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掺杂钛酸锶陶瓷晶界纳米颗粒的平衡形状分析
13
作者 邢娟娟 顾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1-745,共5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铋掺杂钛酸锶陶瓷晶界结构进行表征,在某些晶界处观测到不连续分布的纳米颗粒,尺寸为十几至一百多纳米,形状各有迥异.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纳米颗粒为金属铋.采用Cahn-Hoffmanξ矢量构建模型可以把晶界纳米颗粒形...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铋掺杂钛酸锶陶瓷晶界结构进行表征,在某些晶界处观测到不连续分布的纳米颗粒,尺寸为十几至一百多纳米,形状各有迥异.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纳米颗粒为金属铋.采用Cahn-Hoffmanξ矢量构建模型可以把晶界纳米颗粒形状定性地描述为相邻晶粒内两个独立平衡形状(Wulff形状)在晶界处的交集,两个平衡形状中心间的距离与晶界能相当.晶界纳米颗粒的平衡形状与两个独立平衡Wulff形状本身特征、相邻两侧晶粒的晶体学取向、晶界能和晶界的倾转以及颗粒本身尺寸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 纳米颗粒 Wulff形状 ξ矢量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iFeO_3/Bi_(0.5)(Na_(0.85)K_(0.15))_(0.5)TiO_3纳米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康 赵洪阳 +3 位作者 马志斌 KIMURA Hideo 贾婷婷 程振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5-648 673,673,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在Pt/Ti/SiO_2/Si基片上制备了La_(0.1)Bi_(0.9)FeO_3(BFO),Bi_(0.5)(Na_(0.85)K_(0.15))0.5TiO_3(BNKT)和BFO/BNKT纳米复合薄膜。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比单层的BFO、BNKT薄...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在Pt/Ti/SiO_2/Si基片上制备了La_(0.1)Bi_(0.9)FeO_3(BFO),Bi_(0.5)(Na_(0.85)K_(0.15))0.5TiO_3(BNKT)和BFO/BNKT纳米复合薄膜。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铁电特性比单层的BFO、BNKT薄膜有所增强。利用压电力显微镜(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y,PFM)观察到了铁电畴。由于畴结构内部矫顽力分布不均匀,导致极化反转随时间改变,疲劳测试结果也证实了该结论。随着转换周期的增加,极化随之增强。运用PFM测量了纳米级的压电响应,同样证实了BFO/BNKT复合薄膜中的畴反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压电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挖掘和高通量方法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生长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张丹 吉忠海 +5 位作者 张莉莉 汤代明 邹孟珂 谢蕊鸿 刘少康 刘畅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7-897,共11页
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高导热性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VACNT)可用作热管理中的有效热界面材料。为了利用沿碳纳米管轴向的高导热性,需要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结晶度和高度。然而,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生长参数空间(如退火时间、催化剂种类、... 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高导热性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VACNT)可用作热管理中的有效热界面材料。为了利用沿碳纳米管轴向的高导热性,需要优化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结晶度和高度。然而,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生长参数空间(如退火时间、催化剂种类、生长温度、载气、碳源等)复杂,结构特征之间相互影响,同时提高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高度和质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缺乏对参数调控方向的指导进一步增加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并限制了产物结构优化的效率。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文献挖掘-机器学习-高通量制备策略,有效优化了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高度和质量。为了揭示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结构与关键生长参数之间的潜在关系,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一组已发布的样本数据(864个样本)进行建模,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解释包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分析获得影响垂直阵列高度和结晶度的主要生长参数。经分析确定,高通量实验旨在调节4个关键参数:生长温度、生长时间、催化剂组分和碳源浓度。结果发现,经筛选的Fe/Gd/Al_(2)O_(3)催化剂能够生长出具有毫米级高度和更高结晶度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结果表明,文献挖掘、高通量实验和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可以有效地处理碳纳米管生长等多参数过程,提高对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垂直阵列 控制制备 文献挖掘 机器学习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