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漳江口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方茹
刘茜
+3 位作者
贺万阳
马莉
曹阿翔
张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5,共14页
河口区域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s)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海洋中REEs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对2018年9月(暴雨时期)、2019年12月(旱季)及2020年8月(湿季)溶解态REEs在漳江口的分布特征、REEs的主要影响因素及...
河口区域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s)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海洋中REEs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对2018年9月(暴雨时期)、2019年12月(旱季)及2020年8月(湿季)溶解态REEs在漳江口的分布特征、REEs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人为稀土元素钆(Gd)污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溶解态REEs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及分异存在显著差异,溶解态REEs含量暴雨时期>旱季>湿季。暴雨时期溶解态REEs主要呈现轻/中稀土相对富集及Ce正异常现象,而旱季及湿季溶解态REEs主要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及Ce负异常现象,颗粒物-水作用是不同时期溶解态REEs含量及分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Gd在不同时期均呈现正异常,暴雨时期、旱季及湿季人为Gd占比分别为18%~29%、26%~69%及22%~60%,推测Gd污染可能受河口上游医院核磁共振造影剂使用的影响。以上研究表明暴雨导致的颗粒物释放对河口溶解态REEs具有显著的贡献,今后研究需要重视特殊事件(如暴雨)对河口溶解态REEs来源和收支的影响。漳江口上游的人口密度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较低但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Gd污染,说明我国其他河口人为稀土污染及来源也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漳江口
颗粒物-水作用
暴雨时期
湿季
旱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东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艳丽
张劲
何会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8,共8页
利用Tei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黄、东海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Zn、Pb、Ni、V、Fe和Mn的赋存形态,并基于富集因子评价法、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法和酸提取态比重风险评价法对6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各重...
利用Tei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黄、东海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Zn、Pb、Ni、V、Fe和Mn的赋存形态,并基于富集因子评价法、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法和酸提取态比重风险评价法对6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依次为:Fe>Mn>Zn>V>Ni>Pb。Ni、Zn、V和Fe两两之间均呈现很好的正相关,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赋存形态分析表明,V、Fe、Zn和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和Mn在可提取态和残渣态比例相当。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是非残渣态Pb和Mn的主要存在形式。富集因子评价法和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法结果显示,Pb、V、Fe和Mn主要受自然来源影响,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Ni和Zn受到轻微人类活动影响。酸提取态比重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b和Mn风险评价为中风险,易从沉积物重新释放进入水体形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形态
风险评价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黄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莉
刘茜
+2 位作者
何会军
彭辉
张劲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2,共10页
近岸地下水排泄是近海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模拟计算对山东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络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地...
近岸地下水排泄是近海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模拟计算对山东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络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pH和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影响稀土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稀土元素的络合形态以LnCO^(+)_(3)和Ln(CO 3)-2为主,但是在硫酸根含量较高的情况下,轻稀土较中稀土和重稀土更易于形成LnSO^(+)_(4)。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表现为重稀土富集,含水层中负电荷颗粒物对LnCO^(+)_(3)的优先吸附可能是富集的原因。受周边炼油厂影响,所有样品中的La均表现为正异常,人为源La在地下淡水和再循环海水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4%~75%和4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河流域
地下水
稀土元素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漳江口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方茹
刘茜
贺万阳
马莉
曹阿翔
张劲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
科学
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
环境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理学部生物圈环境科学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038)资助。
文摘
河口区域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REEs)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海洋中REEs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对2018年9月(暴雨时期)、2019年12月(旱季)及2020年8月(湿季)溶解态REEs在漳江口的分布特征、REEs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人为稀土元素钆(Gd)污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溶解态REEs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及分异存在显著差异,溶解态REEs含量暴雨时期>旱季>湿季。暴雨时期溶解态REEs主要呈现轻/中稀土相对富集及Ce正异常现象,而旱季及湿季溶解态REEs主要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及Ce负异常现象,颗粒物-水作用是不同时期溶解态REEs含量及分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Gd在不同时期均呈现正异常,暴雨时期、旱季及湿季人为Gd占比分别为18%~29%、26%~69%及22%~60%,推测Gd污染可能受河口上游医院核磁共振造影剂使用的影响。以上研究表明暴雨导致的颗粒物释放对河口溶解态REEs具有显著的贡献,今后研究需要重视特殊事件(如暴雨)对河口溶解态REEs来源和收支的影响。漳江口上游的人口密度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较低但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Gd污染,说明我国其他河口人为稀土污染及来源也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漳江口
颗粒物-水作用
暴雨时期
湿季
旱季
Keywords
rare earth elements
Zhangjiang estuary
particle-water interaction
flood period
wet season
dry season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东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艳丽
张劲
何会军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
学理
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理学部生物圈环境科学
科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965)资助。
文摘
利用Tei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黄、东海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Zn、Pb、Ni、V、Fe和Mn的赋存形态,并基于富集因子评价法、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法和酸提取态比重风险评价法对6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依次为:Fe>Mn>Zn>V>Ni>Pb。Ni、Zn、V和Fe两两之间均呈现很好的正相关,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赋存形态分析表明,V、Fe、Zn和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和Mn在可提取态和残渣态比例相当。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是非残渣态Pb和Mn的主要存在形式。富集因子评价法和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法结果显示,Pb、V、Fe和Mn主要受自然来源影响,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Ni和Zn受到轻微人类活动影响。酸提取态比重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b和Mn风险评价为中风险,易从沉积物重新释放进入水体形成二次污染。
关键词
赋存形态
风险评价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黄海
东海
Keywords
speciati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heavy metals
surface sediments
Yellow Sea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P67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马莉
刘茜
何会军
彭辉
张劲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
学理
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
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理学部生物圈环境科学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1906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1731280)。
文摘
近岸地下水排泄是近海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目前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模拟计算对山东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影响因素及络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pH和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影响稀土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稀土元素的络合形态以LnCO^(+)_(3)和Ln(CO 3)-2为主,但是在硫酸根含量较高的情况下,轻稀土较中稀土和重稀土更易于形成LnSO^(+)_(4)。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表现为重稀土富集,含水层中负电荷颗粒物对LnCO^(+)_(3)的优先吸附可能是富集的原因。受周边炼油厂影响,所有样品中的La均表现为正异常,人为源La在地下淡水和再循环海水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4%~75%和42%~57%。
关键词
大沽河流域
地下水
稀土元素
异常
Keywords
Dagu River Basin
groundwater
rare earth elements
anomalies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漳江口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方茹
刘茜
贺万阳
马莉
曹阿翔
张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东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风险评价
刘艳丽
张劲
何会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沽河流域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马莉
刘茜
何会军
彭辉
张劲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