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经泽 刘凤兰 +5 位作者 李光明 中岛一成 刘贵华 付桂萍 安達武史 押川雄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1,共3页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然后才是千粒重和角粒数;不同栽培密度影响了植株形态长相的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分枝部位逐渐增高,一次分枝数减少,一次分枝角果数逐渐减少,但主花序角果数占总角果数比例显著提高。可见合理密植主要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中双9号品种 栽培密度 产量 植株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糙率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洪江 北原曜 +1 位作者 解明曙 远藤泰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4期86-92,共7页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曼宁公式,对不同坡地地表的糙率系数(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上的糙率系数(n)与林地地表残存的枯落物量、林下草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地表糙率系数(n)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曼宁公式,对不同坡地地表的糙率系数(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上的糙率系数(n)与林地地表残存的枯落物量、林下草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地表糙率系数(n)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土质路面、农耕地、核桃果园、人工刺槐林地、灌木林地和人工油松林地.本文还探讨了糙率系数(n)与地表水分渗透量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糙率系数值较大的地表其水分渗透能力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率系数 渗透 枯落物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阿林 刘春增 +2 位作者 张付申 陈永安 昆忠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应用土柱模拟法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长期淹水和严重渗漏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和氮肥的吸收与转化。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不同。水稻在淹水条件下因根系生长受阻,氮积累在拔节后明显变缓;... 应用土柱模拟法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长期淹水和严重渗漏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和氮肥的吸收与转化。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不同。水稻在淹水条件下因根系生长受阻,氮积累在拔节后明显变缓;而渗漏条件下水稻对氮的吸收在孕穗期仍保持较高水平。前者对肥料氮的利用率较后者显著地低,且土壤矿化氮在所吸收的氮中的贡献率也相对较高。这与水稻在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氮在两种情形下的转化特点密切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水稻于拔节后对土壤矿化氮的吸收数量明显增加,似有脱肥现象,因此,应提倡追施孕穗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水分渗漏 氮素利用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菜子兼用高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凤兰 杨经泽 +5 位作者 李光明 刘贵华 付桂萍 宫崎尚时 安达武史 羽田一三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6,43,共3页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在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抽薹前1周或摘薹后每公顷追施薹肥尿素112.4kg,当主茎伸长30cm左右时,摘去主茎12~15cm,每公顷可采摘3386.18~4687.50kg的菜薹作蔬菜用,然后使油菜正常成熟每公顷可收获油菜子2604.90~...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在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抽薹前1周或摘薹后每公顷追施薹肥尿素112.4kg,当主茎伸长30cm左右时,摘去主茎12~15cm,每公顷可采摘3386.18~4687.50kg的菜薹作蔬菜用,然后使油菜正常成熟每公顷可收获油菜子2604.90~2772.15kg。且摘薹处理比不摘薹的处理菜子增产4.55%~7.32%。抽薹前1周追施薹肥和摘薹后追施薹肥的在扣除成本后分别较施薹肥不摘薹每公顷净增收入7466.60元和5187.54元,分别增115.01%和82.95%,实现了菜薹、菜子双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莱 莱薹、菜子兼用 高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I-214杨树木材解剖特性与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25
5
作者 姜笑梅 殷亚方 浦上弘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对北京地区I-2 1 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长、宽及壁厚 ,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 对北京地区I-2 1 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纤维长、宽及壁厚 ,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迅速递增 ,而后趋于平缓 ;而导管个数、纤维与射线比量、胞壁率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逐渐递减 ,再趋于稳定。不同高度间的解剖参数 (胞壁率除外 )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是髓心处较大 ,往外先略减而后快速递增 ,然后趋于平缓。木材幼龄期为 1 0~ 1 2a,幼龄材比成熟材的基本密度低 ,纤维和导管分子均短与窄、壁薄 ,纤维和射线比量大、导管个数多、导管比量小 ,生长轮宽度窄 ,且两者间的基本密度、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度、导管弦径、导管和射线比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长速度对解剖性质影响不显著 ,但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解剖参数与基本密度关系密切。基本密度和各项解剖参数均与生长轮年龄为极显著相关 ,可建立模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Ⅰ—214杨树 木材 解剖特性 栽培密度 株内变异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不同林地状况对糙率系数n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洪江 北原曜 +1 位作者 远藤泰造 解明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21,共12页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曼宁公式,对不同坡地地表的糙率系数n值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上的糙率系数n值与林地地表残存的枯落物量和生长的草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地表糙率系数n值按由低到高...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曼宁公式,对不同坡地地表的糙率系数n值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上的糙率系数n值与林地地表残存的枯落物量和生长的草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地表糙率系数n值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土质路面、农耕地、核桃果园、人工刺槐林地、灌木林地和人工油松林地。该文还探讨了糙率系数n值与地表水分渗透量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糙率系数n值较大的地表其水分渗透能力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径流 糙率系数 渗透 枯落物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及生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经泽 刘凤兰 +5 位作者 李光明 刘贵华 付桂萍 安达武史 羽田一三男 宫崎尚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3,共4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产量潜力较大,3年田间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529.2kg,2004年收获实产达2924.4kg,创最高水平。该品种具有高产的生育特性,即较长的营养生长,快速的生殖生长;叶身宽,叶柄短,根颈粗壮,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植株干...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产量潜力较大,3年田间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529.2kg,2004年收获实产达2924.4kg,创最高水平。该品种具有高产的生育特性,即较长的营养生长,快速的生殖生长;叶身宽,叶柄短,根颈粗壮,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其趋势为抛物线,开花期达高峰;根部干重始终较中油821高出30%以上,到成熟期要高出50%以上;具有高产的经济性状,合理的产量结构;高抗倒性,高抗(耐)菌核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中双9号 高产潜力 生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残塬区坡面n值及其与土壤侵蚀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洪江 解明曙 +1 位作者 北原曜 远藤泰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1-58,共8页
在野外小区径流试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Manning公式对不同坡地表面的糙率n值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探讨了糙率n值与侵蚀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糙率n值随林下枯落物量的增加而变大.在8个小区的试验中,裸地上的n值最小,为0.0107;枯落物... 在野外小区径流试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Manning公式对不同坡地表面的糙率n值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探讨了糙率n值与侵蚀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糙率n值随林下枯落物量的增加而变大.在8个小区的试验中,裸地上的n值最小,为0.0107;枯落物保持良好膨松状态的山杨林地的n值最大,为0.6377.研究结果还表明:林下枯落物量与水分渗透量呈正相关,与土壤侵蚀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糙率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稻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初评 被引量:8
9
作者 尹海庆 王生轩 +3 位作者 唐保军 房志勇 王越涛 古贺义昭 《中国稻米》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品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湖地区涝渍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艾天成 程玲 +1 位作者 李方敏 原雄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 对涝渍地土壤硬度、耕层厚度、结构性、容重、质地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涝渍地土壤深厚 ,有效土层均在 1 0m以上 ;质地以中壤为主 ,约占 83% ,过砂过粘的土壤较少 ;耕层土壤厚度过浅 ,机耕可有效增加耕层厚度 ;耕层土壤硬度 5~ 7kg·cm-2 ;犁底层硬度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 ,并无硬盘层出现 ;土壤障碍层次为浅位中、厚层夹砂或夹粘层 ;地下水位过高 ,小于 6 0cm的占 39% ,局部地区比重更大 ;结构性和渗透性不良 ;三相比例失调 ,水多气少 ,固相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地 土壤 物理性质 土壤硬度 耕层厚度 结构性 容重 质地 渗透性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1
作者 房志勇 唐保军 +1 位作者 奈良正雄 冯虎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3,共3页
采用施氮量、分蘖肥比率和栽插肥比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施氮技术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施氮技术规范及“三保施肥法”。
关键词 麦茬 粳稻 优化 水稻 氮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塑料与木纤维复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文静 王正 黑須博司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为原料,以2种比率与木纤维复合,用热压法 制备了3种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与木纤维的复合 性能最好,其复合材料的抗... 选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为原料,以2种比率与木纤维复合,用热压法 制备了3种木塑复合材料,分析了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与木纤维的复合 性能最好,其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好,但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低;PS与木纤维的复合性最差,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 很差,但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高;木纤维与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由此提出用LLDPE与PS共混改性制 造木/塑复合材料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木纤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保军 房志勇 +5 位作者 王越涛 尹海庆 王生轩 古贺 义昭 昆忠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7,共3页
采用施氮量、分蘖肥比率和栽插肥比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施氮技术进行了建模寻优。
关键词 麦茬稻 模拟优化 氮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稻麦轮作区磷钾肥肥效及磷肥最佳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付申 沈阿林 石田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4,共3页
沿黄稻麦轮作区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该区磷肥的最佳利用方式与其它地区迥异。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磷肥具有显著的肥效,而钾肥肥效则不太明显;磷肥于两季作物上均匀分配,比一次施入一季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麦季磷肥基施和追施... 沿黄稻麦轮作区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该区磷肥的最佳利用方式与其它地区迥异。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磷肥具有显著的肥效,而钾肥肥效则不太明显;磷肥于两季作物上均匀分配,比一次施入一季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麦季磷肥基施和追施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追施对下季水稻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轮作 磷肥 钾肥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军 吴斌 +1 位作者 朱金兆 佐藤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4期59-65,共7页
该文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刺槐、油松,以及灌木树种沙棘、虎榛子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地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林分密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水分的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黄土地区 水土保持林地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酸性氮肥品种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付申 沈阿林 昆忠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8期23-24,共2页
在我省沿黄稻区石灰性潮土上施用中、酸性氮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中性氮肥品种尿素相比,生理酸性氮肥品种硫铵和氯化铵可以在施用后1周内降低土壤pH值,改善水稻根际酸碱环境。同时还能促进稻株对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在我省沿黄稻区石灰性潮土上施用中、酸性氮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中性氮肥品种尿素相比,生理酸性氮肥品种硫铵和氯化铵可以在施用后1周内降低土壤pH值,改善水稻根际酸碱环境。同时还能促进稻株对氮、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株体内的这些营养元素向籽粒中运输,提高水稻产量。其中硫铵施用效果最佳,偏碱性氮肥品种碳铵施用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酸性氮肥 沿黄稻区 PH值 施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军 吴斌 +2 位作者 佐藤俊 宫川清 张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4期36-43,共8页
该文应用波谱分析方法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观测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在所选的三种不同的林分中,以天然次生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佳; 28年生人工刺槐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而使其林内土壤水分状况最差;2年生人... 该文应用波谱分析方法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观测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在所选的三种不同的林分中,以天然次生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佳; 28年生人工刺槐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而使其林内土壤水分状况最差;2年生人工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主要消耗于土壤蒸发.因此,通过抚育管理调节人工成林密度,控制幼林地土壤蒸发及有效利用人工幼林地的土壤水分资源应为首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密度 土壤水分 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猪杂交试验(第二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云山 徐筠遐 +10 位作者 黄熙 刘铁铮 董柯岩 张顺珍 祁晓峰 徐晓波 孙佩元 林志宏 孙有平 原宏 小松田厚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4-56,共3页
梅山猪的三元杂交试验结果,日增重春秋两季均以杜大梅最高。饲料报酬以汉长梅最佳(春季)。屠作品质,春季以杜大梅最好,汉长梅最差;秋季以杜长梅最佳,杜大梅次之。瘦肉率杜长梅显著高于汉大梅和汉长梅。肉质性状总分春季以汉大梅... 梅山猪的三元杂交试验结果,日增重春秋两季均以杜大梅最高。饲料报酬以汉长梅最佳(春季)。屠作品质,春季以杜大梅最好,汉长梅最差;秋季以杜长梅最佳,杜大梅次之。瘦肉率杜长梅显著高于汉大梅和汉长梅。肉质性状总分春季以汉大梅最高,杜大梅次之,秋季以杜长梅最高,汉长梅次之。综合分析,杜长梅、杜大梅为较好的三元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猪 三元杂交 育肥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稻麦区土壤培肥与水肥运筹中的几个突出性问题及其技术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阿林 马西云 昆忠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9期23-26,共4页
针对河南省沿黄稻麦轮作区近年土壤培肥和水肥运筹中的问题,提出实现稻麦持续均衡高产应采取的技术对策:(1)对症下药,消除障碍稻麦生育的主要土壤因子,培育持续均衡高产所必需的土壤;(2)组装现有土肥成果,配合稻麦栽培、植... 针对河南省沿黄稻麦轮作区近年土壤培肥和水肥运筹中的问题,提出实现稻麦持续均衡高产应采取的技术对策:(1)对症下药,消除障碍稻麦生育的主要土壤因子,培育持续均衡高产所必需的土壤;(2)组装现有土肥成果,配合稻麦栽培、植保等相关学科,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3)开展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与均衡高产施肥和节水管理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轮作 土壤培肥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北省油菜籽生产技术开发现场实证调查项目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经泽 夏伏建 +5 位作者 李光明 郭子平 陈爱武 齐腾雄伟 中岛一成 押川雄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中日技术合作油菜籽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在湖北省建立了现场实证调查观测点 ,对双低油菜主产县 (市 )的生产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分析了双低油菜的丰产性能及品质性状 。
关键词 湖北 油菜籽 生产技术开发 实证调查 丰产性 品质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