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1
作者 刘志胜 李里特 辰巳英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80,共3页
综述了近年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对有关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含量的一些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大豆及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为染料木黄酮,其次是大豆苷原,大豆黄素的含量相当少。加工条件对大豆食品中异黄酮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影响。动... 综述了近年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对有关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异黄酮含量的一些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大豆及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主要为染料木黄酮,其次是大豆苷原,大豆黄素的含量相当少。加工条件对大豆食品中异黄酮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影响。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动脉硬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具有预防甚至治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生理功能 保健价值 大豆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盐类凝固剂的凝固特性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刘志胜 李里特 辰巳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盐类凝固剂 (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钙 )对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的影响 ,分析了盐类凝固剂的作用机理和凝固特性。增加盐类凝固剂浓度 ,可以强化豆腐凝胶强度 ,但对保水性有弱化作用。
关键词 盐类凝固剂 豆腐 凝胶强度 保水性 凝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营养品质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志胜 李里特 辰巳英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268,共6页
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营养品质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蛋白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得分 (PDCAAS)是一种新的、更准确的评价蛋白质营养品质的方法和指标 ;大豆蛋白的 PDCAAS值为满分 (1 .0 ) ,表明大豆蛋白是完全蛋白质 ,可满足 2岁以上人体对... 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营养品质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蛋白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得分 (PDCAAS)是一种新的、更准确的评价蛋白质营养品质的方法和指标 ;大豆蛋白的 PDCAAS值为满分 (1 .0 ) ,表明大豆蛋白是完全蛋白质 ,可满足 2岁以上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临床研究表明 ,大豆蛋白可显著降低 L DL胆固醇浓度 ,而对 HDL 胆固醇浓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 ;与其他优质蛋白相比 ,大豆蛋白有利于钙的代谢 ;用大豆蛋白代替膳食中的动物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营养品质 生理功能 PDCAAS 保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博 李里特 辰巳英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4-57,共4页
预测微生物学是基于微生物的数量对于环境的响应是可以重现的 ,通过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就可以从过去的观测中预测目前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食品微生物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国际上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欧盟自 1989... 预测微生物学是基于微生物的数量对于环境的响应是可以重现的 ,通过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就可以从过去的观测中预测目前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食品微生物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国际上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欧盟自 1989年将其列入相关的研究计划并持续进行。文章中回顾了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目前的发展状况、主要研究内容、方法、用途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尽管许多食品体系具有复杂性 ,但预测模型能够简化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微生物学 预测模型 概率模型 运动模型 研究 食品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力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复生 李里特 辰巳英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7-32,共6页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大豆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溶剂、牛血清白蛋白、肪脂酸盐浓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分子力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键、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大豆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溶剂、牛血清白蛋白、肪脂酸盐浓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分子力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键、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蛋白凝胶的光学性质和研制透明的大豆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力 大豆分离蛋白 光学性质 流变学性质 作用机理 透明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7S球蛋白凝胶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复生 李里特 辰已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6,共6页
本文深入地研究了大豆 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形成蛋白质凝胶 (蛋白质浓度≥ 7.5% )的前提下 ,低的蛋白质浓度有利于大豆 7S球蛋白形成透明性凝胶 ,但凝胶强度较低 ;温度 &... 本文深入地研究了大豆 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形成蛋白质凝胶 (蛋白质浓度≥ 7.5% )的前提下 ,低的蛋白质浓度有利于大豆 7S球蛋白形成透明性凝胶 ,但凝胶强度较低 ;温度 >85℃有利于蛋白凝胶透明性和强度的提高 ;加热 6 0min .较为适宜。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显示 :大豆 7S球蛋白透明凝胶具有有序微观结构 ;探讨了大豆 7S球蛋白形成透明凝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7S球蛋白 凝胶 光学性质 流变学性质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大豆蛋白凝胶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复生 李里特 辰巳英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8-22,共5页
深入地研究了分离大豆蛋白凝胶的透明性与pH值、加热温度、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NaCl浓度)和葡萄糖酸-δ-内酯(GDL)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3.5或pH>5.5、温度>80℃、蛋白质浓度>2.5%、低离子强度(NaCI浓度<10mol/L)... 深入地研究了分离大豆蛋白凝胶的透明性与pH值、加热温度、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NaCl浓度)和葡萄糖酸-δ-内酯(GDL)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3.5或pH>5.5、温度>80℃、蛋白质浓度>2.5%、低离子强度(NaCI浓度<10mol/L)和无葡萄糖酸-δ-内酯的条件下,有利于形成透明性分离大豆蛋白凝胶。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蛋白凝胶的光学性质和研制透明的大豆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大豆蛋白 凝胶 透明性 光学性质 PH值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发酵型米粉的品质评价体系 被引量:26
8
作者 成明华 李里特 辰已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8,共5页
本论文以 10种不同的大米 ( 2种粳米 ,8种籼米 )为原料 ,对其制备的米粉 (切粉和榨粉 )分别采用感官评定、测定米粉力学性质和烹煮性等方法进行品质评价 ,提出非发酵型米粉品质评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的硬度与感官评定中的粘... 本论文以 10种不同的大米 ( 2种粳米 ,8种籼米 )为原料 ,对其制备的米粉 (切粉和榨粉 )分别采用感官评定、测定米粉力学性质和烹煮性等方法进行品质评价 ,提出非发酵型米粉品质评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 ,仪器测定的硬度与感官评定中的粘性有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抗拉强度和最大应变分别与感官评定的筋道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最大应变与感官评定的综合评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因此 ,在不便采用感官评定的情况下 ,可用仪器测定的结果预测米粉的部分感官评定指标。由于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感官评定中口感的多个指标有高度显著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感官评定 力学性质 非发酵型 品质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