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国际标准比较
1
作者 郭静 白月阳 +2 位作者 齐剑川 李楠 徐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建筑碳排放核算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建筑行业碳减排和碳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中国“双碳”目标大局的如期实现。中国陆续出台了建筑碳排放核算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建筑碳排放核... 建筑碳排放核算是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建筑行业碳减排和碳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中国“双碳”目标大局的如期实现。中国陆续出台了建筑碳排放核算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国外部分先进国家已建立起成熟的基于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且有将碳排放核算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意图。了解、对比和借鉴国际标准,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下一轮国际竞争,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碳排放透明度和可持续性的要求。该研究通过对比国外先进经济体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关国际标准,分析各标准具体的核算边界、方法、数据等规约内容,为完善中国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为:①中国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相关标准存在覆盖范围较少、边界划定原则不清、碳抵消结果报告不当、数据不确定性评估缺失等不足;②作为生命周期核算重要参数的建材碳排放因子存在覆盖种类少、缺乏透明度的问题;③中国建筑行业的产品种类规则短缺,使用行业水平碳排放因子无法充分反映不同建材对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影响。因此建议:①考虑标准的可行性,补充和改进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以便能够切实服务和指导中国建筑碳排放评估实践,并与国际标准接轨;②借助新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完全开源、共享、可信的建筑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因子不可用、不可信的痛点,为中国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③大力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产品种类规则制定,与碳排放核算标准一同形成标准体系,并在形成环境产品声明后将相关碳排放结果纳入数据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建筑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建筑 碳排放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演替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飞 赵军 +1 位作者 赵传燕 张小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9-697,共9页
研究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背景,成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潜在植被作为一种与所处立地达到平衡的演替终态,反映的是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立地所能发育形成的最稳定成熟的一种顶极植被类型,是一个地区现状植被的发... 研究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背景,成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潜在植被作为一种与所处立地达到平衡的演替终态,反映的是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立地所能发育形成的最稳定成熟的一种顶极植被类型,是一个地区现状植被的发展趋势,对本地区植被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综合顺序分类法为基本理论方法,在GIS研究方法支持下,采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11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的年降水数据与11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5的>0℃年积温数据,以15a的年平均数据为时间周期,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演替过程。1961—1975年间,分布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潜在植被有10种类型,由于气候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仅剩6种类型。在潜在植被类型之间的转化特征与数量方面,表现出3种特点,稳定减少、稳定增加与波动性变化。在潜在植被类型地理分布格局变化与发展方向方面,演替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吐鲁番盆地、锡林郭勒高原北部、呼伦贝尔高原、太平岭地区;在发展方向上,潜在植被的空间变化方向(演替方向)均异。潜在植被类型演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条件下,影响植被分布的水热条件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植被 演替 综合顺序分类法 GIS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地域“职缘社会”背景下志愿活动的展开——以丰田公司男性员工为中心
3
作者 丹边宣彦 郑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丰田市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中心,拥有超大型工业社区。近年来,丰田市政府通过"wakuwaku工程"等制度,鼓励市民结成团体参加社区服务,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量的丰田退休和在职的员工依托地域职缘关系网络,自愿组... 丰田市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中心,拥有超大型工业社区。近年来,丰田市政府通过"wakuwaku工程"等制度,鼓励市民结成团体参加社区服务,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量的丰田退休和在职的员工依托地域职缘关系网络,自愿组成团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发现,汽车产业男性员工的居住长期化、特别是丰田汽车公司员工其职场与居住地相近,职缘及地域纽带较强,赋予了其社区参与的动力。丰田经验显示了一种与西方不同的新型城市发展类型,发达的产业、长期积淀的社会关系资本,为其地域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社会 “职缘社会” 社区服务 男性员工 社会网络 丰田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