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预后与其癌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高表达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正茂 张风华 +2 位作者 单保恩 张超河 田川雅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28例胃癌、14例肺癌和2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UP)基因的表达。结果:对28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 目的:分析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28例胃癌、14例肺癌和2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UP)基因的表达。结果:对28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检测发现,有20例UP基因的表达比正常组织增高,另8例UP基因的表达比正常组织低或二者相等。所有这些胃癌患者均在手术前、后接受了氟尿嘧啶的治疗。胃癌组织中UP基因表达增高的患者比UP基因表达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相反,大多数的结肠癌(16例)和所有的肺癌患者未接受氟尿嘧啶的治疗,且大部分的结肠癌(12例)和肺癌(10例)样本显示癌组织中UP基因呈低表达。肺癌和结肠癌组织相对于其远癌正常组织中UP基因的不同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不相关。结论:胃癌组织相对于其远癌正常组织的UP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接受氟尿嘧啶的治疗的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磷酸化耐 胃癌 肺癌 结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