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_5期遮荫对大豆植株体内源激素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秋英 刘晓冰 +3 位作者 金剑 王光华 杨恕平 大崎满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在 R5期利用人为每天遮荫 8小时,连续遮荫 10天,研究了遮荫对生殖生长期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谷氨酸合成酶(GS)活性及叶片和子粒中的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明显增加叶... 在 R5期利用人为每天遮荫 8小时,连续遮荫 10天,研究了遮荫对生殖生长期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谷氨酸合成酶(GS)活性及叶片和子粒中的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明显增加叶片的三种酶活性,提高子粒中 iPA, GA和 ABA的含量,改变叶片中 GA, iPA和 IAA的积累方式。认为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是大豆忍耐遮荫不良环境的积极生理反应,有助于减少产量和品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内源激素 R5期 遮荫 大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蛋白质和油份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12
2
作者 葛振宇 刘晓冰 +3 位作者 刘宝辉 阿部纯 马凤鸣 孔凡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1-905,共5页
以栽培大豆TK780与野生大豆Hidaka4杂交后所得的96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应用已构建好的连锁图谱,采用MapQTL5.0MQM作图法(Multiple-QTL Model)以及Excel 2007软件对F10代群体的蛋白质含量和油份含量进行QTL定位以及相关性分析... 以栽培大豆TK780与野生大豆Hidaka4杂交后所得的96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应用已构建好的连锁图谱,采用MapQTL5.0MQM作图法(Multiple-QTL Model)以及Excel 2007软件对F10代群体的蛋白质含量和油份含量进行QTL定位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与油份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在该群体中定位到2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分布于E、I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15.6%和21.1%的表型变异;定位到3个与油份含量有关的QTL,分布于E、H、I连锁群上,分别可解释21.1%、17.2%和28.0%的表型变异。其中在连锁群E、I上定位到的2个QTL同时控制蛋白和油份2个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油份 相关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长海 田中桂一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4,共6页
 利用放射线检测器和分光光度计,对肉鸭肝脏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NADP-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酶的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肉鸭肝脏的各种脂肪酸代谢酶类的活性表现为:42日龄比21...  利用放射线检测器和分光光度计,对肉鸭肝脏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酶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NADP-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酶的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肉鸭肝脏的各种脂肪酸代谢酶类的活性表现为:42日龄比21日龄的显著增加,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鸭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也显著增强.鸡的肝脏进行脂肪酸合成所必需的NADPH主要是由NADP-苹果酸脱氢酶参与的丙酮酸-苹果酸途径提供.与此相比,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非常高,显示鸭的脂肪酸合成途径与鸡不同,脂肪酸的合成不仅仅有丙酮酸-苹果酸途径参与,戊糖磷酸循环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脂肪酸合成酶 NADP-苹果酸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杂交后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金文林 陈学珍 +6 位作者 甘璐 仉立民 郭玉刚 喻少帆 小川省吾 由田宏一 中世古公男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以京农2号(红粒)与S5033(红底花斑粒色)杂交后的F2株系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籽粒外观品质及蛋白质含量等8个性状的变异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小豆百粒重、粒长、粒宽、单粒体积和蛋白质含量等5个性状F2株系的次数分布呈正态分... 以京农2号(红粒)与S5033(红底花斑粒色)杂交后的F2株系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籽粒外观品质及蛋白质含量等8个性状的变异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小豆百粒重、粒长、粒宽、单粒体积和蛋白质含量等5个性状F2株系的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属数量性状,而且F2株系间出现了大量超亲株系.(2)小豆籽粒种皮色彩L、a、b3个性状F2株系中也表现出大量超亲,其次数分布呈三峰或三峰,经x2测验,L、b2个性状分别由L1L2、B1B2B3所控制,亲本京农2号的基因型为L1L1l2l2—B1B1B2B2b3b3,S5033的基因型为l1l1L2L2—b1b1b2b2B3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籽粒 品质性状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金文林 陈迎春 +7 位作者 陈丽燕 郭玉刚 陈学珍 李华 喻少帆 小川省吾 由田宏一 中世古公男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用京农2号×S5033。杂交后代F3~F5世代的材料,以家系为样本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育前期、全生育期、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5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正态,而株高、单株荚数2个性... 本文用京农2号×S5033。杂交后代F3~F5世代的材料,以家系为样本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育前期、全生育期、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5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正态,而株高、单株荚数2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明显的偏低亲连续性偏态分布,均属数量性状遗传;2)对F3家系进行选择时,株高和单株荚数的遗传潜力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而对单荚粒数选择遗传进展将很小:对民代群体来说,单株产量的GCV、RGS远大于其它性状,说明进行单株选择时把单株产量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对高产育种是有益的.3)高世代按一定方向对某性状进行选择后,其该性状的平均值有所提高,但后代的遗传潜力都很小,不宜再作直接选择,选用其它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将会提高选择效果;而高世代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其后代仍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农艺性状 遗传参数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的体脂肪含量与血清脂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长海 田中桂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9,共1页
试验测定了肉鸭不同生长阶段体脂肪含量及血清中各种脂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伴随肉鸭日龄的增加,肉鸭腹腔脂肪含量及体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血清中酯型胆固醇和游离型胆固醇含量递减,三磷酸甘油酯递增,磷脂无规律性变化。说明腹腔脂肪含... 试验测定了肉鸭不同生长阶段体脂肪含量及血清中各种脂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伴随肉鸭日龄的增加,肉鸭腹腔脂肪含量及体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血清中酯型胆固醇和游离型胆固醇含量递减,三磷酸甘油酯递增,磷脂无规律性变化。说明腹腔脂肪含量是判断体脂肪积累状况的重要指标。血清中三磷酸甘油酯浓度不仅与体脂肪含量成比较强的正相关,而且可以作为肉鸭体脂肪合成与积累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含量 肉鸭 血清 变化规律 脂类 胆固醇含量 成分含量 生长阶段 试验测定 脂肪积累 判断指标 脂肪合成 甘油酯 三磷酸 游离型 规律性 正相关 腹腔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及标记氮肥的氮素在稻田土壤中的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林章 大崎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94-297,301,共5页
研究表明,在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下,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有机肥 氮肥 氮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饲料通过绵羊瘤胃的速度及改善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建新 大久保正彦 朝日田康司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10,共4页
本试验用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研究了稻草饲料通过瘤胃速度(kp)及其与稻草饲料采食量的关系,并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 kp 的改善效果。稻草饲料采食量与 kp 有极显著相关(r=0.84^(***),Se=0.30),表明稻草的采食量受其通过瘤胃速... 本试验用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研究了稻草饲料通过瘤胃速度(kp)及其与稻草饲料采食量的关系,并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 kp 的改善效果。稻草饲料采食量与 kp 有极显著相关(r=0.84^(***),Se=0.30),表明稻草的采食量受其通过瘤胃速度调节。稻草单独饲喂绵羊时,其 kp 很慢(平均1.52%/小时),换算成瘤胃内滞留时间为65小时。单独添加大豆粕或单独用氢氧化钠处理对改善稻草料 kp 的效果都不佳;而用碱处理后再添加大豆粕,可大大加快稻草饲料的 kp(p<0.01)。这些结果表明:利用碱处理和添加氮源等方法,可以大大加快稻草饲料通过瘤胃的速度,进而提高家畜对稻草饲料的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饲料 随意采食量 瘤胃通过速度 碱处理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纤维物质瘤胃内消化的关联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建新 大久保正彦 朝日田康司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研究了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瘤胃内纤维质消化的关联。窟胃内纤维质的消化用半体内法(尼龙小包技术)测定,以可消化含量(PED)、PED的消化速度常数(kd)、消化迟延时间(LT)以及通过速度常数(kp)等指标进行了描述。稻... 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研究了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瘤胃内纤维质消化的关联。窟胃内纤维质的消化用半体内法(尼龙小包技术)测定,以可消化含量(PED)、PED的消化速度常数(kd)、消化迟延时间(LT)以及通过速度常数(kp)等指标进行了描述。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细胞壁成分或酸性洗涤纤维的PED或kd均无显著相关,而与两者之积(PED×kd)和kp有显著相关。作者动态地结合PED,kd,kp三者,用下式描述了瘤胃内纤维质的消失:[PED/(kd+kp)+(100-PED)/kp],并把此式求得之值命名为饲料纤维质的瘤胃滞留系数。稻草饲料的采食量与细胞壁成分的瘤胃滞留系数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这些结果意着味,通过改善瘤胃内纤维质的消化和通过加快瘤胃内饲料残渣的排空,将能提高稻草饲料的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饲料 采食量 瘤胃 纤维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热红外遥感信息在泥炭地等土地类型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秀峰 堀口郁夫 +2 位作者 青木正敏 谷宏 町村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2年第1期34-39,T001,共7页
利用日本最北部Sarobetsu平原地区的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对该区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及土地 利用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泥炭平原白天的地表温度比其他地带高,夜间则比其 它地带温度低。一般泥炭地的植被指数小,当... 利用日本最北部Sarobetsu平原地区的卫星热红外遥感数据对该区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及土地 利用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泥炭平原白天的地表温度比其他地带高,夜间则比其 它地带温度低。一般泥炭地的植被指数小,当有SASA(矮竹状植物)生长后,植被指数增大。早 春和晚秋,地表面温度高低与植被指数大小的相关性弱,夏季则相关性强。因此认为可以根据泥 炭地表面温度数值来推测夏季的植物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地 土地 类型 遥感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 孙良斌 +3 位作者 张少民 冯怀章 王海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评价SODm增效尿素在棉花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品质、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棉花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的差异。【结果】SODm增效尿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与普通尿... 【目的】评价SODm增效尿素在棉花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品质、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棉花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的差异。【结果】SODm增效尿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与普通尿素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使棉花增产13.3%。SODm增效尿素施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25%时也可以增加产量,棉花增产6.2%。无论是施普通尿素还是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的品质影响都不大。SODm增效尿素与普通尿素施用量相同情况下,可增收3 403.6元/hm2;当SODm的施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25%时可增收1 808.0元/hm2。【结论】SODm增效尿素可以促进棉花植株对肥料和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ODm增效尿素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氨化钙(CaCN_2)和氨基氰(H_2CN_2)对巨峰葡萄打破休眠及效果简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立平 王秀峰 《烟台果树》 1997年第4期17-17,共1页
对塑料大棚巨峰葡萄休眠状态用CaCN_2涂抹,早春的发芽状况是1月、2月、3月各处理区分别提早发芽16日、9日、5日。对休眠深的枝芽处理,促进发芽的效果相对高。3%H_2CN_2处理区的同样三个时期处理,分别提早发芽15日、7日、4日,与CaCN_2... 对塑料大棚巨峰葡萄休眠状态用CaCN_2涂抹,早春的发芽状况是1月、2月、3月各处理区分别提早发芽16日、9日、5日。对休眠深的枝芽处理,促进发芽的效果相对高。3%H_2CN_2处理区的同样三个时期处理,分别提早发芽15日、7日、4日,与CaCN_2处理区有相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巨峰葡萄 休眠 氰氨化钙 氨基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稻的渐渗引起野生稻遗传侵蚀和栖生地的破坏
13
作者 秋本正博 森岛启子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6-37,共2页
栽培稻的渐渗引起野生稻遗传侵蚀和栖生地的破坏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秋本正博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森岛启子近几年,野生稻(O.rufipogon)遗传变异的频临绝灭,即遗传侵蚀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遗传侵蚀的主要因素有... 栽培稻的渐渗引起野生稻遗传侵蚀和栖生地的破坏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秋本正博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森岛启子近几年,野生稻(O.rufipogon)遗传变异的频临绝灭,即遗传侵蚀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遗传侵蚀的主要因素有:1)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栖息地的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遗传侵蚀 栽培稻 基因多样性 基因型 遗传变异 等位基因 日本北海道 基因分化系数 野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