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b信息诉求与用户任务交互的眼动模式发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林婵 钟宁 +1 位作者 吕胜富 栗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5,共6页
眼球运动是人类心理与认知状态的外在表现,已有的研究大多分别考察外界信息表象或用户内源状态对眼动的影响,很少有人专注于外界信息的诉求方式与用户任务交互对眼动的影响。本文利用眼动跟踪技术,采用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两种信息表达方... 眼球运动是人类心理与认知状态的外在表现,已有的研究大多分别考察外界信息表象或用户内源状态对眼动的影响,很少有人专注于外界信息的诉求方式与用户任务交互对眼动的影响。本文利用眼动跟踪技术,采用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两种信息表达方式,给参试者分配喜好任务和匹配任务,考察Web信息的诉求方式与用户任务的交互作用对眼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参试者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观察同一诉求方式的Web信息时,有着不同的眼动模式;且这种眼动模式的差异受到其所观察信息的诉求方式的影响。实验说明:参试者的眼动模式制约于内在任务的同时也受外界信息诉求方式影响,在充分考虑这两者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基于眼动数据进行用户分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求方式 用户任务 眼动模式 用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脑本体的脑信息相关文档选取
2
作者 钟寒 钟宁 +1 位作者 陈建辉 韩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1,共7页
数据脑本体有重要意义,是脑信息加工处理的基础。传统的源文档选取研究只考虑概念的因素,不能满足系统化脑信息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在数据脑本体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数据脑本体所需的脑信息源知识具有的概念性、属性性、关系性... 数据脑本体有重要意义,是脑信息加工处理的基础。传统的源文档选取研究只考虑概念的因素,不能满足系统化脑信息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在数据脑本体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数据脑本体所需的脑信息源知识具有的概念性、属性性、关系性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采用改进的VSM(vector space model)方法和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文档权值;最后,通过使用与脑科学知识相关的真实文档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关文档的概念、属性和关系权值以及每个文档的权值与专家判定结果基本一致,拟合相关系数达0.975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脑本体 脑信息源 文档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页面视觉搜索与浏览策略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栗觅 钟宁 吕胜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3-779,共7页
利用眼动跟踪技术,探讨W eb页面视觉搜索和浏览的视觉特征,并分析2种视觉行为对应策略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视觉搜索时,周边区域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大于中心区域;而视觉浏览时,周边区域和中心区域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视觉搜索时的... 利用眼动跟踪技术,探讨W eb页面视觉搜索和浏览的视觉特征,并分析2种视觉行为对应策略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视觉搜索时,周边区域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大于中心区域;而视觉浏览时,周边区域和中心区域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视觉搜索时的瞳孔直径显著大于浏览时的瞳孔直径,说明视觉搜索时的心理负荷显著大于浏览时的心理负荷.结果表明,在W eb页面上视觉搜索呈现周边区域的视觉搜索策略,而对于视觉浏览更多采用无明显规律的自由随机浏览策略.这种视觉搜索与浏览策略的差异主要是来自目标驱动和心理负荷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页面 视觉搜索 视觉浏览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搜索范式下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注意偏向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莎 栗觅 +4 位作者 吕胜富 付冰冰 丰雷 王刚 钟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环境中的视觉搜索任务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以及2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选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两组被试在不同情绪环境中搜索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组在高兴、悲伤环境中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4717.7±1907.1)ms vs.(2406.2±1210.4)ms;(5186.1±2078.8)ms vs.(3093.0±1244.2)ms;均P<0.001];抑郁组在高兴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在高兴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小于悲伤面孔环境中的反应时[(2406.2±1210.4)ms vs.(3093.0±1244.2)ms,P<0.05]。患者组HAMD得分与反应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孔视觉搜索任务中,与正常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抗情绪刺激干扰能力更差,没有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视觉搜索 情绪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缓解期情绪面孔注意加工偏向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文敬 栗觅 +5 位作者 吕胜富 李莎 丰雷 付冰冰 王刚 钟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8-700,共3页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病情缓解后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2])。而注意功能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3-5])。缓解期是抑郁症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关键词 缓解期 抑郁症 负性注意偏向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视觉决策理论预测用户选择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林婵 钟宁 +1 位作者 吕胜富 栗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49-2551,2556,共4页
为有效解决在眼动人机交互环境中由于难以判断用户决策而导致的米达斯接触问题,结合视觉决策理论,通过融合眼动指标与时间序列来预测用户行为。先记录用户浏览目标页面时的眼动数据及进行选择时的点击数据,并对数据按时间轴进行采样,得... 为有效解决在眼动人机交互环境中由于难以判断用户决策而导致的米达斯接触问题,结合视觉决策理论,通过融合眼动指标与时间序列来预测用户行为。先记录用户浏览目标页面时的眼动数据及进行选择时的点击数据,并对数据按时间轴进行采样,得到注视序列;然后根据注视序列拟合用户进行决策时的注视似然曲线,确定相关参数与触发阈值。眼动实验结果表明,单凭注视阈值预测准确率就可以达到78.3%,在人机交互环境中拟合的似然曲线与视觉决策理论耦合。方法的实施无须用户进行额外的配合,不依赖预设的固定阈值;相对于设置固定触发阈值,或要用户进行眨眼、按键等操作的传统方法,交互过程可更顺畅、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人机交互 视觉决策 米达斯接触 注视似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