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致病性遗传研究初报——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之五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成云 李家瑞 +2 位作者 藤田佳克 林长生 内藤秀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本文报道龙爪稷分离菌G10-1马水稻分离菌后代菌性2145-R-57-1交配产生的同一子囊中分离出的子囊孢子致病性及交配型分离情况。交配型分离比1:1;但致病性分离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子囊孢子菌株失去亲本菌株对供试水稻和龙爪稷的致病性,少... 本文报道龙爪稷分离菌G10-1马水稻分离菌后代菌性2145-R-57-1交配产生的同一子囊中分离出的子囊孢子致病性及交配型分离情况。交配型分离比1:1;但致病性分离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子囊孢子菌株失去亲本菌株对供试水稻和龙爪稷的致病性,少数菌株获得亲本菌株所没有的致病性。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遗传尚需作大量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稻瘟 病菌 致病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研究之六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成云 李家瑞 +2 位作者 内藤秀树 林长生 藤田佳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了弄清稻瘟病菌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笔者作了同一菌株内菌丝融合的发生频度与其有性世代形成能高低的比较试验、两菌株间菌丝融合的有无与交配时有性世代的有无的比较试验及同一支配型菌株间菌丝融合有无的试验.结果表... 为了弄清稻瘟病菌菌丝融合及其与有性世代形成的关系,笔者作了同一菌株内菌丝融合的发生频度与其有性世代形成能高低的比较试验、两菌株间菌丝融合的有无与交配时有性世代的有无的比较试验及同一支配型菌株间菌丝融合有无的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的菌丝融合与有性世代的形成是各不相关的,菌丝融合远比有性世代的形成普遍.菌丝融合可发生在同一菌株内,以及相同或是不同交配型的菌株间,而有性世代只能在两个具有较高交配能力的不同交配型菌株交配时才能产生,且自然条件下至今尚未发现.此外,本文还论述了稻瘟病菌菌丝融合的各种形式及细胞核在融合过程中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菌丝融合 有性世代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省冷害风险的生产经营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张国民 高玉凤 +3 位作者 罗良国 中本和夫 肖佳雷 马军韬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43-46,共4页
考虑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的生产特点,根据预报的气象资料,利用品种的不同特性及多样性,根据价格变动和收益变动,采用日本大石亘研究的已经应用于生产的线性模型,利用电脑XLP的操作系统来组合最佳生产模式,使农户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来降低... 考虑黑龙江省水稻冷害的生产特点,根据预报的气象资料,利用品种的不同特性及多样性,根据价格变动和收益变动,采用日本大石亘研究的已经应用于生产的线性模型,利用电脑XLP的操作系统来组合最佳生产模式,使农户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来降低冷害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害 线性规划法 降低风险 生产经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五个杂交组合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分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成云 陈琼珠 +3 位作者 陈宗麒 罗朝喜 林长生 内藤秀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95,共5页
报道了5个稻瘟病菌杂交组合的后代菌株在4个水稻品种和4个龙爪稷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结果。其中水稻菌3514-R-24对龙爪稷品种EC3的非致病性,龙爪稷菌株G10-1对水稻品种Keneana的非致病性及水稻菌3472-R-12对龙爪稷品种EC3、EC21的... 报道了5个稻瘟病菌杂交组合的后代菌株在4个水稻品种和4个龙爪稷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结果。其中水稻菌3514-R-24对龙爪稷品种EC3的非致病性,龙爪稷菌株G10-1对水稻品种Keneana的非致病性及水稻菌3472-R-12对龙爪稷品种EC3、EC21的非致病性,可能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因为它们与致病性菌株杂交后,致病性后代与非致病性后代的分离比为1∶1。3472-R-12对两个龙爪稷品种的非致病性基因可能就是相同的,因为对EC3致病的后代菌株,对EC21也都是致病的,反之亦然。其他组合中的龙爪稷菌对水稻的非致病性和水稻菌对龙爪稷品种的非致病性,则可能受一对以上的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非致病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缺真正利益共同体——中国蔬菜对日出口渠道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安玉发 森尾昭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0-43,共4页
日本从1988年开始由国外大量进口蔬菜,1995年到1997年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日主要蔬菜出口国也逐渐从北美、大洋洲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对日出口新鲜蔬菜的数量增长较快.日本商社看中中国蔬菜生产成本低、运输... 日本从1988年开始由国外大量进口蔬菜,1995年到1997年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日主要蔬菜出口国也逐渐从北美、大洋洲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对日出口新鲜蔬菜的数量增长较快.日本商社看中中国蔬菜生产成本低、运输距离近等优势,在进口过程中实施开发战略,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自己的流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日本 蔬菜 出口渠道 蔬菜品种 贸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耐热性的简易测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 乔炳根 +3 位作者 陆世钧 许启新 飞弹健一 藤野雅丈 《上海蔬菜》 1991年第3期30-30,共1页
夏淡季蔬菜的耐热性研究是夏淡季蔬菜栽培的基础,本试验以大白菜为材料,探讨大白菜品种耐热性的测定方法,以便进行蔬菜耐热性研究和耐热性材料的筛选工作。
关键词 大白菜 耐热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