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公司治理:变革与启示 被引量:12
1
作者 平田光弘 李维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1998年第6期4-13,共10页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日本由公司治理问题而引致的公司法修改问题,之后对日本公司的治理进行了论证,最后就日本公司治理变革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企业法人化改革和公司治理问题的借鉴和启示做了必要分析。
关键词 日本 公司治理 公司法修改 变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及推进机制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宫晓东 高桥仪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在满足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出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无障碍城市环境体系由设施、系统规划、导向和服务4个要素构成:完备、合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构成这一体系的基础,注重与环... 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在满足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出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无障碍城市环境体系由设施、系统规划、导向和服务4个要素构成:完备、合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构成这一体系的基础,注重与环境融合的系统性规划将设施有效联通,以全方位的通用设计理念指导信息导向系统设计,并用服务进一步为环境建设查遗补漏。日本无障碍环境建设背后的推进机制以完善的国家无障碍设计法规体系为基石,以优先推动重点发展区域的无障碍建设为实施手段,同时提升国民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逐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有效的机制建设是促进日本无障碍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环境建设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洋哲学的先驱--井上圆了 被引量:3
3
作者 三浦节夫(日) 深川真树(日)(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本文主要阐明日本"东洋哲学"的概念与学科诞生的历史过程。在日本明治时期,初创时期东京大学的加藤弘之、井上哲次郎、井上圆了等人,在赏识西洋哲学的基础上,将儒教与佛教等东洋传统学说重新界定为"东洋哲学"。东... 本文主要阐明日本"东洋哲学"的概念与学科诞生的历史过程。在日本明治时期,初创时期东京大学的加藤弘之、井上哲次郎、井上圆了等人,在赏识西洋哲学的基础上,将儒教与佛教等东洋传统学说重新界定为"东洋哲学"。东京大学第一任总理加藤弘之,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作为哲学之佛教的课程;时任东京大学助教授的井上哲次郎,首次讲授"东洋哲学史"一课;东京大学预备门和本科第一届学生井上圆了,向费诺罗萨等学习西洋哲学而认识到其核心,将佛教与儒教等传统学问视为"东洋哲学",加以推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哲学 井上圆了 加藤弘之 井上哲次郎 西洋哲学的接受与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型产业政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4
作者 小苅米清弘 黄龙翔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2,18,共7页
1997年11月22日,由上海外贸学院主办、日本东洋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和亚太所等单位参加的“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贸关系研讨会”在我院召开。现将会议论文择要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中国 日本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青少年与传媒的研究趋向
5
作者 铃木陆 宫崎俊子 迪衡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21,共3页
日本青少年与传媒的研究趋向■[日]铃木陆宫崎俊子■迪衡/译儿童时间的使用与传媒的关系在不同历史研究阶段,有许多研究人员曾经研究过儿童的时间使用是如何受到所谓新传媒(收音机、电视)影响的问题。在日本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最... 日本青少年与传媒的研究趋向■[日]铃木陆宫崎俊子■迪衡/译儿童时间的使用与传媒的关系在不同历史研究阶段,有许多研究人员曾经研究过儿童的时间使用是如何受到所谓新传媒(收音机、电视)影响的问题。在日本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最早而且富有成果的,也许是由布琉武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媒政策 电视论坛 研究人员 日本广播协会 电视游戏机 电视暴力 研究成果 挑衅行为 研究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关于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励敏 刘茂松 《湖湘论坛》 2009年第2期13-16,18,共5页
农业现代化在国内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式,基本上是从技术层面来定义农业现代化,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有两条典型的路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技术现代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qu... 农业现代化在国内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式,基本上是从技术层面来定义农业现代化,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有两条典型的路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技术现代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现代化"。很显然,尽管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技术的现代化,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参照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进而建立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农业 农业工业化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组织化实践——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典型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励敏 《湖湘论坛》 2011年第5期88-93,共6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农户最大程度上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农户最大程度上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家庭规模,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专业分工水平低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三低"状况,为了克服这一矛盾,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们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调查研究认为,要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要以农民为本,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三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和大户当领头人;四要立足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特色产品和品牌价值;五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基地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六要各级政府全面组织、指导、扶植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民组织化 合作组织 专业化 典型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下我国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尘 刘翔 郑迪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联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资源流动,可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及领域,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渠道。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有所停滞,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及物流供应链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产... 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联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资源流动,可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及领域,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渠道。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有所停滞,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及物流供应链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块链与农村电商产业的融合最大优势在于重构农村物流产业价值链,推动农村电商产业更深层次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农业品牌。因此要加速推进区块链农村电商的深度融合,进而发挥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 区块链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淳”与“元祐”——南宋诗人如何看待苏轼? 被引量:1
9
作者 坂井多穗子 黄伟豪(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73,共13页
从事南宋文学研究的学者偏向探讨南宋与唐代的继承关系,反而对南宋与北宋之间的联系讨论较少。因此,以"乾淳"与"元佑"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南宋诗人对以苏轼、黄庭坚与"苏门"为首的北宋文人之接受情况以及... 从事南宋文学研究的学者偏向探讨南宋与唐代的继承关系,反而对南宋与北宋之间的联系讨论较少。因此,以"乾淳"与"元佑"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南宋诗人对以苏轼、黄庭坚与"苏门"为首的北宋文人之接受情况以及南宋中期对苏轼文艺的评价现象,尤其是"乾淳"诗人沿袭苏轼所独有的次韵诗、櫽括诗、白战体等创作技巧,乃至他们为苏轼书画而作题跋文字,都可为南宋与北宋之间的文学继承关系此一备受忽略的问题提供另一种视角。不仅如此,范成大与陆游二人在对苏轼及其诗歌的接受上,其实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果考虑到其后的喻良能、张孝祥等其他南宋诗人对苏轼、黄庭坚二人有其师法取舍,则可推知"乾淳"一代诗人不但有意开辟有别于"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路向,而且有意透过多角度与玩味人生的方式,以面对当时只剩下半壁江山的政治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淳 元祐 南宋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商对华投贸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
10
作者 後藤武秀 黄龙翔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2,共6页
1997年正值1972年日本与中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第25个年头。回顾这25年来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扩大经济活动方面的成绩特别显著。两国的贸易额达到邦交正常化当时的60倍。从日本看来,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伙伴,而从中国看来,日... 1997年正值1972年日本与中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的第25个年头。回顾这25年来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扩大经济活动方面的成绩特别显著。两国的贸易额达到邦交正常化当时的60倍。从日本看来,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伙伴,而从中国看来,日本则已成为第一贸易伙伴。日本向中国的直接投资已达到一年44亿美元的水平,是次于港澳、中国台湾省和美国、列第4位。同时,以日元贷款为中心的经济合作已达到2万亿日元。过去的25年是日本与中国经济交流日益扩大、并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伙伴的时期。这一认识大家都会一致同意的。我们可以容易地预见到就是进入21世纪、日中两国的经济交流还会继续扩大下去,也必须继续使它扩大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对外投资 中国 法律 外资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