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的自觉”与景观变迁——日本冲绳久米岛的人类学考察
1
作者 侯建卫(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3,共6页
【目的】通过追溯冲绳久米岛20世纪70—90年代的景观变迁,论述“文化遗产的自觉”及其对于景观的影响。【方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冲绳兴起一股观光开发热潮,红瓦顶住宅、石狮子、石敢当、御岳等作为代表冲绳特色的景观被当地村民... 【目的】通过追溯冲绳久米岛20世纪70—90年代的景观变迁,论述“文化遗产的自觉”及其对于景观的影响。【方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冲绳兴起一股观光开发热潮,红瓦顶住宅、石狮子、石敢当、御岳等作为代表冲绳特色的景观被当地村民大量建造。虽然这些特色景观的增加确实受到观光开发政策的影响,但仅从政治经济视角分析将无法把握久米岛景观变迁的本质。因此,运用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与方法,探讨村民为何自发建造这些特色景观。具体而言,不只是借助图绘追溯物理景观的变迁,还通过田野调查探究景观同村民的话语、梦、信仰、社会关系、环境等的关联,进而充分理解村民介入景观营造的过程。【结果/结论】由此可见,在观光开发政策的影响之外,村民们还“自觉”红瓦顶住宅、御岳等为需要守护的“文化遗产”,并致力于相应的景观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文化遗产 空间 场所 遗产意识 冲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管理视角看日本社会的防灾应急制度体系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158-159,共5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近海海域发生了特大地震,震后导致海啸、核能源泄露等一系列的次生性灾害。面对这场自然灾难,日本政府的应对举措一度受到非议,而日本社会在危机中的表现则颇得国际的好评。日本在长期的应急实践中已摸索出应对...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近海海域发生了特大地震,震后导致海啸、核能源泄露等一系列的次生性灾害。面对这场自然灾难,日本政府的应对举措一度受到非议,而日本社会在危机中的表现则颇得国际的好评。日本在长期的应急实践中已摸索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独特社会管理模式,具有日本文化行政管理色彩的民众常态化应急对策、多层次化的组织功能、社会化的救助联盟三者有机结合,使日本在防御、避难以及救援过程中显得有条不紊。作为社会管理体系一部分的日本防灾应急制度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能力 社会管理 常态化应急能力 组织培育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客家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9
3
作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
近年来土楼、围龙屋等客家传统建筑引人注目,往往被宣传为包含中原文化的建筑遗产。可是,住在客家建筑的居民其实是从别的角度来把握自己的建筑物,如按照血脉、生命观等观点重视客家建筑其他的部分,所以不惜自掏腰包改造它。从景观人类... 近年来土楼、围龙屋等客家传统建筑引人注目,往往被宣传为包含中原文化的建筑遗产。可是,住在客家建筑的居民其实是从别的角度来把握自己的建筑物,如按照血脉、生命观等观点重视客家建筑其他的部分,所以不惜自掏腰包改造它。从景观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当地人对客家建筑的认知方式有多面性,需要多关注当地人本身的环境行为,并加强"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土楼 围龙屋 文化遗产 景观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聚酰胺610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4
作者 张公正 刘灿强 吉田博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2,共5页
用DSC和DSC-FTIR同时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φ)的聚酰胺(PA)6/(PA)610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DSC结果表明:φN610=0.1共混物的结晶温度比纯PA6的高,其余共混物的结晶温度比PA6的稍低,并不随组成变化;φN610≤0.3共混物的熔融... 用DSC和DSC-FTIR同时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φ)的聚酰胺(PA)6/(PA)610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DSC结果表明:φN610=0.1共混物的结晶温度比纯PA6的高,其余共混物的结晶温度比PA6的稍低,并不随组成变化;φN610≤0.3共混物的熔融温度及DSC曲线形状与PA6的相似,随着φN610的增加,共混物低温熔融峰逐渐变小,DSC曲线形状趋于PA610的。DSC-FTIR同时测定的结果表明:在降温冷却时,φN610≤0.3共混物中PA6优先与PA610结晶,其余组成共混物中PA6和PA610同时进行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酰胺610 共混物 结晶与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