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沿海捕鳗笼的网目选择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葛长字 梁振林 东海正 《南方水产》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1995-2000年在东京湾进行的套网法实验,结果表明:网目尺寸为21.0、18.1、15.5、13,6、11.6mm的笼刚目选择率在星康吉鳗全长0〈l〈25.50cm、0〈l〈22.50cm、0〈l〈18.50cm、0〈l〈18.50cm、0〈l〈16.50cm时,全长选择率几乎... 1995-2000年在东京湾进行的套网法实验,结果表明:网目尺寸为21.0、18.1、15.5、13,6、11.6mm的笼刚目选择率在星康吉鳗全长0〈l〈25.50cm、0〈l〈22.50cm、0〈l〈18.50cm、0〈l〈18.50cm、0〈l〈16.50cm时,全长选择率几乎为0;全长25.50〈l〈35.50crn、22.50〈l〈32.50crn、18.50〈l〈27.50cm、18.50〈l〈26.50cm、16.50〈l〈24.00cm,全长选择率随全长增加而增大;全长l〉35.50cm、l〉32.50cm、l〉27.50cm、l〉26.50cm、l〉24.00cm时,全长选择率几乎接近于1.00,50%选择全长分别为29.80、26.80、23.00、22.00、20.00cm;选择域为3.80、4.30、3.50、3.00、3.00cm。依据AIC理论,套网和实验网的网目接近时,套网的影响显著;Single curve model所得到的主选择性曲线可更好地反映网目选择性。50%选择相对体周长Mc^—G1.11,选择域为0.52。0〈Mc^—G〈55时,相对体周长选择率几乎为0;0.55〈Mc^-G〈1.60,相对体周长选择率随相对体周长增加而增加;Mc^-G〉1.60,选择率趋向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选择性 主选择性曲线 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森湾底层水的输出路径及其在南极底层水中的贡献率
2
作者 程灵巧 高照诠 +1 位作者 北出裕二郎 朱国平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2013‒2015年间每年南半球夏季在东南极洲文森湾外开展的加密观测资料,采用最优多参数分析法评估了文森湾底层水(VBBW)的输出路径及其在南极底层水(AABW)中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在文森湾西北部海脊上方分布着最淡、最冷和溶解氧含量... 基于2013‒2015年间每年南半球夏季在东南极洲文森湾外开展的加密观测资料,采用最优多参数分析法评估了文森湾底层水(VBBW)的输出路径及其在南极底层水(AABW)中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在文森湾西北部海脊上方分布着最淡、最冷和溶解氧含量最高的AABW。局地高密度陆架水(DSW)在该海脊上的底层具有最高占比,最高达(28.58±1.75)%,超出了文森湾正北方大陆坡外侧其它所有站点的占比。DSW与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的混合物——VBBW的含量同样在该西北部海脊上的AABW所在层达到最大。该结果显示地形对局地DSW乃至VBBW的输出具有重要引导作用,VBBW的输出可能主要沿着该西北部海脊。在垂向上,大部分站点的DSW占比随着深度变浅而减小,但是在次底层普遍存在着斑块状的DSW贡献层,即在某些深度范围内DSW占比增大。对照等密度面的海水特性距平分布可知,在次底层DSW会沿着等密度面往外输出,表现为向外海的温盐入侵层。这些温盐入侵层具有显著低温、低盐和富氧的特点,可能对最新发现的次底层通风增强具有贡献作用。另外,VBBW能够到达澳大利亚-南极海盆4000 m以深的底部,但是其贡献率相对有限,不超过17%,且主要由mCDW贡献。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中等海湾底层水的输出路径及其对澳大利亚-南极海盆底层水的贡献,为进一步研究该海盆深底层水的生成和变性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底层水 文森湾底层水 输出路径 贡献率 温盐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的咸化机理及湖水矿化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景峰 秦大河 +2 位作者 长岛秀树 雷加强 魏文寿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82,共8页
以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 以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在博斯腾湖的不同情景下,推算了湖水矿化度的极限值;从理论上指出博斯腾湖属于微咸湖泊,其稳定矿化度为1.1 g/L,博斯腾湖的咸化原因可归因于人类水土开发活动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咸化机理 湖水矿化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浮绳式围网设施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卫富 吴佳兴 +4 位作者 马家志 蔡厚才 黄六一 胡夫祥 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探索和开展一种新的生态型、健康型浅海养殖模式,在分析浅海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大黄鱼养殖基地的水文条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设计模型水槽试验,开发出适宜于水深5~10 m的养殖浮绳式围网设施。具... 为了探索和开展一种新的生态型、健康型浅海养殖模式,在分析浅海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大黄鱼养殖基地的水文条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设计模型水槽试验,开发出适宜于水深5~10 m的养殖浮绳式围网设施。具有防逃、防网衣堆积、抗风浪等性能。应用不同方法在海上敷设,实现鱼类、贝类和藻类的混合生态养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宜沿海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网养殖设施 敷设技术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花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陆占国 李伟 +2 位作者 孟大威 林宝祥 任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 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与3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白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与0.75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效果低于0.1875mg/mL青霉素钠。白花罗勒花精油抗菌效果大小顺序为: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罗勒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编结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薄佳男 林可 +5 位作者 马家志 胡夫祥 董书闯 尤鑫星 高敏 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1期72-79,共8页
高分子渔用材料在设施养殖和海洋渔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试验采用不同网目系数和网线粗度的高分子编结试验网片进行水槽试验,倾角从0°变化到90°,设置水流速度从0.3 m/s开始,以0.1 m/s为梯度... 高分子渔用材料在设施养殖和海洋渔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试验采用不同网目系数和网线粗度的高分子编结试验网片进行水槽试验,倾角从0°变化到90°,设置水流速度从0.3 m/s开始,以0.1 m/s为梯度,逐渐增大至1.3 m/s。为减小尾流和湍流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用流线型框架固定装配。经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在网片与水流垂直时,阻力系数有随网目系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而在网片与水流平行时,阻力系数随网目系数增大而减小。(2)阻力系数有随雷诺数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网片平面与流体运动方向速度垂直时,阻力系数在1300<Re<2000范围内趋于稳定;网片平面与流体运动方向速度平行时,Re>1500后阻力系数变化不大。(3)阻力系数随着冲角的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值。(4)升阻力系数比(K)在总体上有随倾角变大而先变大再变小的趋势,K的极值均出现在20°到30°内,最大K值约为0.41。(5)网片与水流垂直时,在1000<Re<2000范围内,网线粗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不大;网片与水流平行时,网线较粗的网片,阻力系数更大。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片阻力系数与网目系数、网线粗度和雷诺数有关。该试验可为今后高分子渔用网片的设计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编结网片 网目系数 水槽试验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功照 王莹 +5 位作者 陈舜 萧云朴 俞鸿源 胡夫祥 尤鑫星 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 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30°、45°)条件下的阻力进行测定,并计算阻力系数。以水槽试验所测得的阻力系数,结合波流动力学理论计算两种实物礁体的水阻力、抗滑移系数和抗倾覆系数。结果显示,两种礁体的阻力均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在流速v=0.35 m/s时的阻力差比值最低;两种礁体在相同流速下的阻力差比值均随冲角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流速下,两种礁体的阻力系数均在冲角θ=15°时差异最小,在θ=45°时差异最大;随着冲角和迎流速度的增加,礁体的抗滑移、抗倾覆系数逐渐减小,两种礁体在海水流速u≥5节、冲角θ≥30°时抗滑移系数<1,但抗倾覆系数始终>1.2。研究表明,改良后的框型鱼礁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水槽试验 阻力系数 雷诺数 抗滑移系数 抗倾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PA单丝拖网水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可 倪益 +3 位作者 雷靖 马家志 胡夫祥 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8,共8页
强度相同条件下,聚酰胺(PA)单丝网衣的水阻力比聚乙烯(PE)捻线网衣的要小,所以在普通PE网衣拖网中,可以对部分网衣结构设计替换高强度PA单丝网衣,以降低拖网阻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虾拖网为实物拖网,按照田内模型试验准则,设计改进... 强度相同条件下,聚酰胺(PA)单丝网衣的水阻力比聚乙烯(PE)捻线网衣的要小,所以在普通PE网衣拖网中,可以对部分网衣结构设计替换高强度PA单丝网衣,以降低拖网阻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虾拖网为实物拖网,按照田内模型试验准则,设计改进型PA网衣的模型拖网,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改进型PA网衣和传统PE网衣的拖网渔具性能和节能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拖速条件下,水平扩张比(L/S)为0.40、0.50、0.60时,改进型模型拖网比对照模型拖网所受阻力分别可降低12.14%、8.11%、6.00%,网口高度分别可提高20.00%、22.09%、25.64%,网口扩张系数分别可提高28.57%、27.27%、30.00%,能耗系数分别可减少30.61%、29.32%、29.18%。研究表明,高强度PA单丝网衣拖网能起到降低渔具阻力、提高拖网性能的作用,可在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单丝拖网模型 水槽对比试验 水阻力 垂直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热籽晶熔融织构生长法制备的单畴GdBCO块材的超导性能
9
作者 张嘉颖 袁玖玮 +8 位作者 张玉凤 娄紫微 周文礼 张晓娟 彭麟 徐燕 徐建明 杨瑰婷 和泉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9-14,共6页
本工作在空气中成功地制备了直径为32 mm、厚度为13 mm的高性能、大尺寸GdBa_(2)Cu_(3)O_(7-δ)(GdBCO)单畴超导块材。以YBa_(2)Cu_(3)O_(7-δ)(Y123)作为液相源可以有效地避免生长过程中液相源的扩散流失,并有利于GdBCO超导块材的性能... 本工作在空气中成功地制备了直径为32 mm、厚度为13 mm的高性能、大尺寸GdBa_(2)Cu_(3)O_(7-δ)(GdBCO)单畴超导块材。以YBa_(2)Cu_(3)O_(7-δ)(Y123)作为液相源可以有效地避免生长过程中液相源的扩散流失,并有利于GdBCO超导块材的性能提升。通过研究该超导块材的超导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现,整个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保持在94 K以上,最大捕获磁场(B_(trap))可以达到0.29 T。在77 K的温度及自场条件下,由于Gd_(2)BaCuO_(5)(Gd211)粒子的富集,在距样品表面较远的边缘位置的B2样品中获得最大临界电流密度,其值可达5.29×10^(4)A/cm^(2)。在离超导块材表面较近的区域,液相源的不足使得该区域的钉扎中心主要由氧缺陷来提供,而氧缺陷形成的磁通钉扎中心在籽晶下方聚集,并且其扩散速率会随着氧缺陷与籽晶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提高了籽晶下方位置的C1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使之高于边缘位置的B1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而在离超导块材表面稍远的区域,充足的液相源使该区域的钉扎中心主要由Gd211粒子来提供,而籽晶下方位置的C2样品和边缘位置的B2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相差不大,这是由于在离块材表面稍远的区域都存在大量的Gd211粒子作为磁通钉扎中心;并且由于Gd^(3+)对Ba^(2+)的替代,两者的临界电流密度在中高场下都有一定的提高,这对超导块材的应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畴GdBCO超导块材 顶部热籽晶熔融织构生长法 捕获磁通密度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间南大洋印度洋扇区冬季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10
作者 程灵巧 孟俊杰 +3 位作者 李等 北出裕二郎 张春玲 左军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3,共13页
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南大洋自海表到底层的海水特性存在长期变化特征,并指出其与大尺度外部强迫的改变紧密相关。然而,截至目前海洋学界对各水团的更高频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原因依然了解甚少,其中包括了近海表最易受外部强迫影响的冬季水... 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南大洋自海表到底层的海水特性存在长期变化特征,并指出其与大尺度外部强迫的改变紧密相关。然而,截至目前海洋学界对各水团的更高频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原因依然了解甚少,其中包括了近海表最易受外部强迫影响的冬季水(Winter Water,WW)。本文结合2011−2020年间每年1月沿110°E断面采集的重复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季节性冰区内WW层10年间的年际变化。结果发现,该海域WW特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WW核心温度距平与前一年的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指数距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而AAO指数与局地纬向风转向所在纬度呈负相关关系(R=−0.61),说明AAO指数越大(小)时,辐散带会向南(北)移动,季节性冰区的WW核心温度升高(降低)。局地净降水量距平变化与WW核心盐度距平的变化相反,2016年之后负的净降水量距平(大气向海洋输送淡水减少)促使WW核心盐度距平增大。另外,局地涡动能距平与WW厚度距平呈负相关关系(R=−0.70),据此推测该海域持续存在的气旋式涡旋的强度增强(减弱),引发向上抽吸作用增强(减弱),导致绕极深层水的深度变浅(加深),进而引起其上层WW层厚度的变化。通过本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南大洋海洋水柱对外部强迫高频变化的具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印度洋扇区 冬季水 年际变化 外部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