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HS型沸石合成及长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高辉 卫英慧 +3 位作者 窦涛 岩本知広 市野濑英喜 许并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通过清夜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HS沸石,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高分辨率透 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长大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包含若干个尺寸 大致相同而晶体学位向不同的亚晶,其长大机制为聚集增长机制.
关键词 沸石 HRTEM 纳米HS型 清液合成法 长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先鹏 方恺 +2 位作者 吴次芳 王田雨 龙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6,306,共7页
[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 [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资源的供需盈亏和生态盈亏,并结合耕地保护红线和行星边界框架,探讨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安全区间。[结果]从粮食供需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省际差异明显,盈余省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南沿海省份赤字系数较高;从生态足迹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总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系数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中东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达地区及西北地区,少数盈余省份分布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行星边界框架提出的耕地转化率不超过15%,具有一定合理性。结合耕地保护红线讨论中国耕地规模的安全区间,认为1.20×10^8~1.44×10^8hm^2是相对合理的设定。[结论]今后在完善区域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耕地规模区间的设定和变动,遵循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协调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粮食供需平衡 生态足迹 行星边界 耕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