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小型社会”的构建与“学习”的再概念化——访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
被引量:
3
1
作者
马丽华
娜仁高娃
牧野笃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共8页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会悲观论”切入,围绕学习观念的重新解构,日本对高龄社会的教育应对,以及老龄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如何审思未来社会重构,如何认识作为社会基础建设的“学习”,分享了牧野教授关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应对代际矛盾,青年人归属感薄弱,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等问题组织“人生100年时代构想会议”(2017)的始末和民间实践,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探寻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出路。中国当前也全面迈进老龄化社会。日本基于转变学习观念以及构筑“小型社会”理念下的政府举措与民间实践,对我国未来的社区建设及社区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老龄化社会
学习观念
小型社会
终身学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被引量:
9
2
作者
天野郁夫
吴素兰
陈武元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5-12,共8页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走一条特殊之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私立部门仍然可以承担起普及化的重任,但其前提是,政府要在规划指导以及财政资助下,在私立部门内部"创造"低成本、开放、弹性化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通过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吸纳非传统学生和"弱势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普及化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走向
被引量:
3
3
作者
天野郁夫
陈浩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3-12,共10页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走向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他们为何不上大学?——显在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决定要因
被引量:
2
4
作者
矢野真和
滨中淳子
窦心浩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72,共10页
1976年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持续徘徊在50%前后。但是,先行研究并未说明学生们为什么不上大学,尽管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大学。本文将探讨50%升学率背后所潜伏着的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人主要是因为大学...
1976年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持续徘徊在50%前后。但是,先行研究并未说明学生们为什么不上大学,尽管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大学。本文将探讨50%升学率背后所潜伏着的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人主要是因为大学的高额学费,而选择升入专门学校的人主要是因为大学的高额学费和入学考试的低录取率。这一结果表明,如果考虑潜在需求的话,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要高于升学率所显示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学率
录取率
潜在需求
学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小型社会”的构建与“学习”的再概念化——访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
被引量:
3
1
作者
马丽华
娜仁高娃
牧野笃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东京大学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终身教育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
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
日本社会教育学会
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文摘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会悲观论”切入,围绕学习观念的重新解构,日本对高龄社会的教育应对,以及老龄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如何审思未来社会重构,如何认识作为社会基础建设的“学习”,分享了牧野教授关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应对代际矛盾,青年人归属感薄弱,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等问题组织“人生100年时代构想会议”(2017)的始末和民间实践,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探寻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出路。中国当前也全面迈进老龄化社会。日本基于转变学习观念以及构筑“小型社会”理念下的政府举措与民间实践,对我国未来的社区建设及社区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超老龄化社会
学习观念
小型社会
终身学习
日本
Keywords
super aging society
concept of learning
"small societies"
Japan
分类号
G7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被引量:
9
2
作者
天野郁夫
吴素兰
陈武元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5-12,共8页
文摘
本文从马丁·特罗提出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对入学机会的态度、高等教育功能等九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之结构准备的回顾与审视,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敏感性与美国特质。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将走一条特殊之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私立部门仍然可以承担起普及化的重任,但其前提是,政府要在规划指导以及财政资助下,在私立部门内部"创造"低成本、开放、弹性化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通过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吸纳非传统学生和"弱势群体"。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普及化
日本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alization
Japan
分类号
G649.31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走向
被引量:
3
3
作者
天野郁夫
陈浩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3-12,共10页
文摘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走向
日本
Keywords
research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rend
Japan
分类号
G649.31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他们为何不上大学?——显在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决定要因
被引量:
2
4
作者
矢野真和
滨中淳子
窦心浩
机构
昭和女子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Recruit Works研究所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72,共10页
文摘
1976年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持续徘徊在50%前后。但是,先行研究并未说明学生们为什么不上大学,尽管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大学。本文将探讨50%升学率背后所潜伏着的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显示,选择直接就业的人主要是因为大学的高额学费,而选择升入专门学校的人主要是因为大学的高额学费和入学考试的低录取率。这一结果表明,如果考虑潜在需求的话,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要高于升学率所显示的程度。
关键词
升学率
录取率
潜在需求
学费
Keywords
application rate
acceptance rate
latent demand
tuition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小型社会”的构建与“学习”的再概念化——访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
马丽华
娜仁高娃
牧野笃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之路
天野郁夫
吴素兰
陈武元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本研究型大学的走向
天野郁夫
陈浩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他们为何不上大学?——显在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决定要因
矢野真和
滨中淳子
窦心浩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