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时代之宗族与宗教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臼井佐知子
-
机构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7-103,共7页
-
文摘
明代,政府采用了在庶民间渗透强化宗族关系,强调以宗法为基础的伦理观念的政策。本文以徽州文书及其他地域文书中与宗教相关的材料为基础,探讨上述政策及其对人们的渗透而产生的影响,在明清时代是如何使人们对带有宗教性的事物———特别是对寺院或僧侣———的意识行为发生变化的。
-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宗族关系
伦理观念
宗教
意识行为
寺院
-
Keywords
the Ming-Qing period, patriarchal clan, religion
-
分类号
B92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清代贵州苗族的植树技术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唐立里特
肖克之
-
机构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1年第1期265-266,271,共3页
-
-
关键词
清代
贵州
苗族
植树技术
-
分类号
S7-092
[农业科学—林学]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的”字结构里头的述补结构与“了”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三宅登之
-
机构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6,共5页
-
文摘
1. 单个儿及物动词出现在“的”字结构里头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动词不能带“了”的情况比较多。例如: 做的菜→*做了的菜 写的报告→*写了的报告 编的歌→*编了的歌 提的意见→*提了的意见 唱的歌→*唱了的歌 “VC的”(“VC”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则即使里头的“V”是及物动词也可以带“了”。例如: (1)~脸上笑得都皱起来,象个烤糊了的苹果,红而多皱。(老二204) 烤糊了的苹果→*烤了的苹果 (2)见了老太太他把准备好了的礼节忽然的忘了,(老三300)
-
关键词
“了”
“的”字结构
述补结构
B类
煮老
A类
结果补语
摔坏
及物动词
扣紧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