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巨菌草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力天 刘炜 +2 位作者 李东昌 杨时海 马玉寿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3期20-26,共7页
为促进草牧业协同发展、保护西藏高原脆弱生态,日喀则市百亚成农牧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于2020年开展巨菌草生长特征研究。实验记录巨菌草在不同覆膜方式栽培下的生育期和越冬率,测定各时期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长、叶宽、叶重、茎重和... 为促进草牧业协同发展、保护西藏高原脆弱生态,日喀则市百亚成农牧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于2020年开展巨菌草生长特征研究。实验记录巨菌草在不同覆膜方式栽培下的生育期和越冬率,测定各时期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长、叶宽、叶重、茎重和茎叶比。结果表明:(1)由于种植时间偏晚,巨菌草在日喀则市萨迦县共生长了75 d。(2)黑膜覆盖下进入生育进程所需时间缩短,分别是苗期5 d、生长初期24 d、生长加速期48 d。在黑膜覆盖下,巨菌草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叶片数、叶长、叶宽值更大。(3)无膜覆盖的巨菌草干草产量最低,为2258.87 kg.hm^(-2);白膜覆盖的产量为6512.42 kg.hm^(-2),黑膜覆盖下的巨菌草产量最高,为7903.46 kg.hm^(-2)。(4)各覆盖处理下的巨菌草在日喀则均无法越冬,成为推广的技术瓶颈,需进一步系统开展栽培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日喀则 覆膜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草核型分析
2
作者 张力天 刘德梅 +4 位作者 刘博 杨时海 王彦龙 王晓丽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9-1593,共5页
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被牛羊所采食。本试验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采自西藏日喀则市的白草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草染色体总长度为45.87μm,平均臂比为1.23,核型不对称指数为54.83;... 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被牛羊所采食。本试验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采自西藏日喀则市的白草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草染色体总长度为45.87μm,平均臂比为1.23,核型不对称指数为54.83;所有染色体的臂比在1.08至1.70范围内,其中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1对,其余17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所有染色体未观测到随体出现;白草染色体基数为9,核型为2n=4x=36=34 m+2 sm,属于四倍体植物,核型类型为1A,是进化较原始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染色体 核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营养价值评定
3
作者 张力天 刘德梅 +2 位作者 刘炜 杨时海 马玉寿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不同组分的营养成分含量,该研究选择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分布区21个样地的白草,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白草营养茎、生殖茎和全株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不同组分的营养成分含量,该研究选择雅鲁藏布江中游白草分布区21个样地的白草,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白草营养茎、生殖茎和全株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白草营养茎中,粗蛋白含量(12.11%)、粗脂肪含量(18.03 g/kg)和灰分含量(11.74%)最高;在白草生殖茎中,粗纤维(380.34 g/kg)含量最高。利用TOPSIS分析方法对雅鲁藏布江中游不同地区白草的养分含量进行筛选,日喀则市聂拉木县(Ci=0.61)、定结县(Ci=0.58)、定日县(Ci=0.57)、江孜县(Ci=0.56)、萨嘎县(Ci=0.54)得分最高。筛选出的5个白草能够为后续的牧草选育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缓解藏区牛羊饲草短缺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生殖茎 营养茎 营养价值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白草主要分布区植物群落特征
4
作者 张力天 杨时海 +10 位作者 刘炜 王晓丽 秦金萍 董瑞珍 边巴普尺 米玛顿珠 索朗次仁 张树淼 张敏 仁增曲扎 马玉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111-6124,共14页
沿环境梯度揭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目前尚未开展流域内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主要分布区植物群落研究。从雅鲁藏布江上游源头区仲巴县帕... 沿环境梯度揭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目前尚未开展流域内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主要分布区植物群落研究。从雅鲁藏布江上游源头区仲巴县帕羊镇至中游米林县派镇白草主要分布区设置26个样地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白草主要分布区有119个植物物种,属35科96属,主要有禾本科、菊科和豆科。各样点优势种有白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白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江孜县(S=37),最小的是桑日县(S=12),白草重要值最大的是拉孜县(67.52%),最小的是桑日县(11.88%);(2)26个样点的平均地下生物量为3374.23 g/m^(2),各白草主要分布区群落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占比分别为60.38%,26.36%和13.2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草高度与海拔(r=-0.60),白草高度与土壤pH(r=-0.53),白草生物量与土壤pH(r=-0.5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4)RDA分析表明:轴1和轴2共解释全部方差的40.60%,在环境—群落的解释中起主导作用。(5)通过聚类分析,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白草主要分布区划分为梯度Ⅰ(平均3008.67 m)、梯度Ⅱ(平均3824.75 m)和梯度Ⅲ(平均4419.29 m),禾本科功能群在不同海拔梯度均有最大的高度、盖度和重要值,4个功能群(禾本科、豆科、菊科和杂类草)的高度随海拔上升而下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比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白草是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广泛分布的乡土草种,其群落特征多样,与环境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群落特征 海拔 环境因子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白草生殖生长期植株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5
作者 张力天 刘炜 +7 位作者 刘德梅 董瑞珍 王晓丽 张敏 仁增曲扎 边巴普尺 杨时海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94-2702,共9页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生殖生长期生物量分配规律,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一处白草单优种群落,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白草不同生育期的基本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和构件占比...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生殖生长期生物量分配规律,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一处白草单优种群落,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白草不同生育期的基本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和构件占比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白草株高、茎粗、凋落物占比、茎占比、叶鞘占比、穗占比、生殖枝占比和地上营养体占比随生育进程呈“∩”型变化;根茎占比从孕穗期65.42%显著下降到灌浆期45.10%,后在成熟期显著上升至63.22%,呈“∪”型变化。白草灌浆期茎叶比2.16,根茎占比45.10%,地上生物量占比达到最大的54.90%,大量干物质未转移至地下部贮存,利用价值最大。因此,白草以地下根茎克隆繁殖作为主要繁殖方式,在生殖生长前期将干物质大量分配到地上部完成有性生殖,在成熟期将干物质转移到地下部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生殖生长 生物量分配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