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区动物细菌疫病的治疗与防控分析
1
作者 琼达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87-89,共3页
畜牧业是我国广大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促进我国农牧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保障农牧区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还需要对农牧区的动物细菌疫病的治疗与防控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农牧区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 畜牧业是我国广大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促进我国农牧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保障农牧区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还需要对农牧区的动物细菌疫病的治疗与防控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农牧区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农牧区动物细菌疫病的治疗与防控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区 细菌 动物疫病 治疗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溶血性曼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2
作者 贡嘎次仁 格桑卓嘎 +1 位作者 郑林香 张焕容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57-58,共2页
溶血性曼氏杆菌常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上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不易导致动物发病,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如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或者存在病毒、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牛地方流行性肺炎... 溶血性曼氏杆菌常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上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不易导致动物发病,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如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或者存在病毒、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牛地方流行性肺炎、奶牛急性胸膜肺炎、犊牛多发性血管炎、山羊肺炎、绵羊乳房炎和羔羊急性败血症等多种疾病,且其引发乳房炎的能力可能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条件性致病菌 急性败血症 反刍动物 乳房炎 胸膜肺炎 长途运输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常见病因和科学防控措施 被引量:5
3
作者 格桑卓嘎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腹泻是犊牛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制约,还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降低养殖效益。当前在养殖过程中,犊牛腹泻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导致腹泻疾病高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探究,有针对性做好防控,... 腹泻是犊牛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产生制约,还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降低养殖效益。当前在养殖过程中,犊牛腹泻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导致腹泻疾病高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探究,有针对性做好防控,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及对养殖工作造成的威胁。基于此,文章对犊牛腹泻常见病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疫病的防控措施。旨在通过探究,为养殖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常见病因 科学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类泛素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潜在应用
4
作者 许鑫鑫 李泰峰 +3 位作者 黄丰立 德珍 赵宁宁 张晓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98-101,共4页
弓形虫是一种能够入侵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有核细胞的机会性病原体,其复杂的生命周期和精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中类泛素化修饰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弓形虫类泛素蛋白的研究进展,包括SUMO、URM1、NEDD8、UFM1和A... 弓形虫是一种能够入侵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有核细胞的机会性病原体,其复杂的生命周期和精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中类泛素化修饰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弓形虫类泛素蛋白的研究进展,包括SUMO、URM1、NEDD8、UFM1和ATG8等关键类泛素蛋白在弓形虫感染、应激响应、生长发育、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弓形虫疫苗研发中的潜在应用。本文旨在丰富对弓形虫类泛素蛋白的认识,为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类泛素蛋白 类泛素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包虫病的感染机制
5
作者 陈馨语 李泰峰 +3 位作者 次旦欧珠 米平 赵宁宁 张晓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45-48,共4页
包虫病也称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包虫病的感染机制,包括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循环的过程、宿主免疫反应、包囊周围的炎症反应以及棘球蚴的免疫逃逸机制... 包虫病也称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包虫病的感染机制,包括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循环的过程、宿主免疫反应、包囊周围的炎症反应以及棘球蚴的免疫逃逸机制。了解这些复杂的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对于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为控制和消除这一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 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丰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11期89-89,共1页
牛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病,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具有慢性传染性。我国牛结核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不仅对牛的健康以及养殖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威胁饲养人员的健康以及牛肉制品安全等。本文主要分析牛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希... 牛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病,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具有慢性传染性。我国牛结核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不仅对牛的健康以及养殖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威胁饲养人员的健康以及牛肉制品安全等。本文主要分析牛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对牛结核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巴氏杆菌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文侯 边琼 +2 位作者 次旦欧珠 黄丰立 米平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掌握日喀则市牦牛巴氏杆菌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情况,研判当前该区域内牦牛发病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当前区域内牦牛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建议。针对区域内牦牛个体进行抽样,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开展牦牛巴氏杆菌抗体、牛病毒性腹泻... 为掌握日喀则市牦牛巴氏杆菌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情况,研判当前该区域内牦牛发病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当前区域内牦牛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建议。针对区域内牦牛个体进行抽样,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开展牦牛巴氏杆菌抗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细菌培养鉴定、病原核酸检测等项目。针对疑似发病个体开展相关病原学检测,结合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历史经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随机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牦牛巴氏杆菌病抗体阳性率12.43%,牛病毒性腹泻抗原阳性率9.04%,牛巴氏杆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阳性率为0,牛巴氏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牛病毒性腹泻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发病牛群采样检测结果显示10头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其中2头可能同时感染牛巴氏杆菌病。结果表明牦牛巴氏杆菌病以及牛病毒性腹泻在相关区域内广泛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是导致当前该区域牦牛发病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加强牛巴氏杆菌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鉴别诊断,优化调整当前疫病防控策略,转变传统防控思维,消灭相关病原传播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巴氏杆菌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格桑卓嘎 顿旦 +1 位作者 德珍 贡嘎次仁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5-7,共3页
为了解西藏某农户养殖的犊牦牛暴发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因,采集患病牦牛腹泻的粪便样本进行PCR检测、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在MAC琼脂培养基生长出典型的红色菌落,经PCR鉴定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药... 为了解西藏某农户养殖的犊牦牛暴发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因,采集患病牦牛腹泻的粪便样本进行PCR检测、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在MAC琼脂培养基生长出典型的红色菌落,经PCR鉴定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阿奇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链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氨苄西林、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研究结果表明该农户养殖的犊牦牛腹泻疾病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所致,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为其感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PCR检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措姆 《畜禽业》 2024年第7期61-63,共3页
为了降低牛病毒性腹泻的感染率与死亡率,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剖检情况,为初步诊断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依据,并探讨了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方法,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措施。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满圈”对放牧经产藏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尼玛 晋美多吉 +1 位作者 赖可 朱彦宾 《养猪》 2018年第2期57-58,共2页
为研究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商品名"喜满圈")对藏猪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分娩1周的藏猪经产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两组试验母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 为研究生殖营养素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商品名"喜满圈")对藏猪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以往繁殖正常的分娩1周的藏猪经产母猪40头,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两组试验母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管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母猪产后2周开始每天饲喂"喜满圈"产品,每头每天1袋,均匀拌料投喂,至配种后21 d结束,对于断奶后2周仍不发情的母猪停止饲喂"喜满圈"。跟踪测定其发情配种及后续繁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经产母猪断奶后21 d内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提高20和14.74个百分点(P<0.01);仔猪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0.03 kg(P<0.05),放牧经产藏猪母猪窝产仔数提高1.2头(P<0.01),2月龄仔猪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31 kg(P<0.01)。试验证明:补饲饲粮中添加"喜满圈"能提高放牧经产母猪发情配种受胎率,同时提高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和仔猪断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经产母猪 喜满圈 繁殖性能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肽A90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尼玛 晋美多吉 +1 位作者 赖可 朱彦宾 《养猪》 2018年第2期39-40,共2页
为研究补饲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肽A90添加水平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19±0.22)kg、健康无病的2月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175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补饲饲粮中不添加蛋白肽A90,6个试验... 为研究补饲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肽A90添加水平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19±0.22)kg、健康无病的2月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175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补饲饲粮中不添加蛋白肽A90,6个试验组补饲饲粮中分别添加蛋白肽A90 1.0%、1.5%、2.0%、2.5%、3.0%和3.5%。试验猪每天按照农牧民放牧习惯白天自由放牧,晚上收牧后自由采食精料颗粒料。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在试验初重无差异情况下,3.0%和3.5%蛋白肽A90添加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体重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3.0%、3.5%蛋白肽A90添加组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和1%、1.5%、2%、2.5%组高1.52、1.34 kg,0.93、0.75 kg,0.92、0.74 kg,0.82、0.64 kg,0.59、0.41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1.0%、1.5%、2.0%和2.5%添加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体重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放牧断奶藏猪补饲饲粮中添加2.0%~3.5%蛋白肽A90可有效降低放牧断奶藏猪死亡率至0,但添加3.0%~3.5%蛋白肽A90更能有效降低放牧断奶藏猪腹泻率至更低。结论:在放牧断奶藏猪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蛋白肽A90能提高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率与死亡率,该试验条件下,蛋白肽A90的最适添加量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肽A90 藏猪 断奶仔猪 精液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饲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洪辉 晋美多吉 +1 位作者 赖可 马金英 《养猪》 2017年第5期41-43,共3页
为研究补饲饲粮中适宜的天蚕素抗菌肽添加水平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38±0.27)kg、健康无病的2月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15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补饲饲粮中不添加天蚕素抗菌肽,5... 为研究补饲饲粮中适宜的天蚕素抗菌肽添加水平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38±0.27)kg、健康无病的2月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15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补饲饲粮中不添加天蚕素抗菌肽,5个试验组补饲饲粮中分别添加天蚕素抗菌肽100 mg/kg、200 mg/kg、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试验猪每天按照农牧民放牧习惯白天自由放牧,晚上收牧后自由采食精料颗粒料。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补饲饲粮中添加适量的天蚕素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放牧断奶藏猪仔猪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该试验条件下,补饲饲粮天蚕素抗菌肽的最适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素抗菌肽 藏猪 断奶仔猪 放牧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满达 何孟莲 +7 位作者 孙得发 邓兵 拉普 白玛央珍 嘎玛玉珍 次旦欧珠 央金拉姆 次顿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的2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的21周内,舍饲组试验羊体重、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增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生长发育指标阶段性增量数据显示,放牧组3个阶段体重增量差异显著(P<0.05,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放牧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小于Ⅱ阶段(P<0.05),管围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其他体尺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舍饲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Ⅲ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体高、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养殖显著提高霍尔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养殖霍尔巴羊Ⅲ阶段增重较快;霍尔巴羊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出现不对称“V”字型曲线,即Ⅰ阶段>Ⅲ阶段>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霍尔巴羊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藏绵羊痘诊断与防治
14
作者 边琼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12期44-45,58,共3页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畜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一类动物疾病。只发生于品系不同的绵羊,该病不仅影响当地养殖合作社正常运行,还阻碍当地高质量养羊产业。本文旨浅析西藏地区绵羊痘流行特点、发病情况和防治技术措施等,进而降低...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畜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一类动物疾病。只发生于品系不同的绵羊,该病不仅影响当地养殖合作社正常运行,还阻碍当地高质量养羊产业。本文旨浅析西藏地区绵羊痘流行特点、发病情况和防治技术措施等,进而降低西藏地区该病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 诊治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4℃保存藏猪精液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尼玛 晋美多吉 +3 位作者 赖可 陈晓英 谭占坤 任子利 《养猪》 2017年第4期22-24,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藏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采集健康藏猪精液,在改进的猪精液低温稀释液为基础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MC(0、6、12、18和24μmol/L),将藏猪种公猪新鲜精液稀释后于4℃环境保存至第5天,以... 试验旨在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藏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采集健康藏猪精液,在改进的猪精液低温稀释液为基础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MC(0、6、12、18和24μmol/L),将藏猪种公猪新鲜精液稀释后于4℃环境保存至第5天,以藏猪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和精子顶体完整率为评价精液品质指标,探讨CMC对藏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2μmol/L CMC添加组藏猪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精子顶体完整率均极显著好于其他试验组(P<0.01)。总之,在改进的猪精液稀释液中添加CMC 12μmol/L可明显改善4℃环境保存藏猪精液品质,该试验研究为今后藏猪精液低温保存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藏猪 4℃环境 精液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强化规模化养猪场生物安全的几点建议
16
作者 文侯 《猪业科学》 2025年第7期90-90,共1页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规模化养猪业快速发展,但受制于高海拔气候条件以及相对滞后的防疫意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基于实地情况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方案,旨在助推地区生猪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能力。1强化生物安全的具体建议1....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规模化养猪业快速发展,但受制于高海拔气候条件以及相对滞后的防疫意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基于实地情况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方案,旨在助推地区生猪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能力。1强化生物安全的具体建议1.1完善基础设施建议在养殖场规划建设时采用分级消毒区域设计,将场区划分为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三个功能区且各区之间设置物理隔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疫病防控 规模化养猪场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