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水率和温度影响下的高原土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瑞
郭聚坤
+4 位作者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琼吉
张庆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9,共10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土体冻融循环剪切试验仪,开展了温度和含水率影响下的青藏高原土体力学特性正交试验,从压缩特性、冻结和冻胀、剪切特性3个方面对土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样压缩过程的法向位移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压缩量与法向应力...
利用自主研制的土体冻融循环剪切试验仪,开展了温度和含水率影响下的青藏高原土体力学特性正交试验,从压缩特性、冻结和冻胀、剪切特性3个方面对土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样压缩过程的法向位移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压缩量与法向应力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不同含水率的土体从0℃降至−12℃过程中均产生了土体冻结现象,含水率12%的土体发生冻胀时的温度集中在−3~−2℃范围内。温度越低,土体的应力软化特性越明显,且峰值剪切应力和残余剪切应力越大,土体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时峰值剪切应力最大。−12℃土体的法向位移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均表现出剪胀特性,而12℃和0℃土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由胀缩特性并逐渐变化至完全以剪缩特性为主。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黏聚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土
温度
含水率
压缩
冻胀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钙质砂颗粒运动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聚坤
王瑞
+3 位作者
寇海磊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5-2798,共14页
桩基附近土颗粒的运动行为与宏观力学表现密切相关,对揭示界面剪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直剪仪,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全场位移测量分析系统,开展了钢-钙质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研究了界面附近砂颗粒的运动...
桩基附近土颗粒的运动行为与宏观力学表现密切相关,对揭示界面剪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直剪仪,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全场位移测量分析系统,开展了钢-钙质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研究了界面附近砂颗粒的运动行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峰值剪切应力和发挥的界面摩擦角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加,体变特性以剪缩为主;钙质砂颗粒左右移动的幅度与距界面的垂直距离成反比,钙质砂颗粒的位置随循环次数的增大逐渐向正剪切方向移动,试验结束时上剪切盒左侧区域的钙质砂颗粒向正剪切方向移动的距离最大;钙质砂颗粒在单个循环内出现有规律的上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幅值更大,位于上层的钙质砂颗粒向下移动的位移值大于下层;钙质砂颗粒的运动速度在沿单方向剪切时,呈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位于上剪切盒右侧区域的钙质砂的体变特性较左侧区域更显著;网格位移值和缺失数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加,在试验后期趋于稳定,试验结束时的破碎带厚度为6.2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界面剪切
颗粒运动
坐标
位移云图
破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水率和温度影响下的高原土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瑞
郭聚坤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琼吉
张庆鑫
机构
长安大学
公路
学院
山东
交通
职业学院
公路
与建筑系
日喀则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9,共10页
基金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XZ202001ZY0013G)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Z202001ZR0058G)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0QE257)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20B23)。
文摘
利用自主研制的土体冻融循环剪切试验仪,开展了温度和含水率影响下的青藏高原土体力学特性正交试验,从压缩特性、冻结和冻胀、剪切特性3个方面对土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样压缩过程的法向位移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压缩量与法向应力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不同含水率的土体从0℃降至−12℃过程中均产生了土体冻结现象,含水率12%的土体发生冻胀时的温度集中在−3~−2℃范围内。温度越低,土体的应力软化特性越明显,且峰值剪切应力和残余剪切应力越大,土体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时峰值剪切应力最大。−12℃土体的法向位移变化规律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均表现出剪胀特性,而12℃和0℃土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由胀缩特性并逐渐变化至完全以剪缩特性为主。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黏聚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最大。
关键词
高原土
温度
含水率
压缩
冻胀
剪切特性
Keywords
plateau soil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compression
frost heave
shear properties
分类号
TU4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钙质砂颗粒运动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聚坤
王瑞
寇海磊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机构
长安大学
公路
学院
山东
交通
职业学院
公路
与建筑系
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
学院
日喀则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心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5-2798,共1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ZR2020QE257)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No.XZ202001ZY0013G)
+2 种基金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XZ202001ZR0058G)
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No.2020B23)
潍坊市高新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No.2021KJHM29)。
文摘
桩基附近土颗粒的运动行为与宏观力学表现密切相关,对揭示界面剪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直剪仪,结合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全场位移测量分析系统,开展了钢-钙质砂界面循环剪切试验,研究了界面附近砂颗粒的运动行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峰值剪切应力和发挥的界面摩擦角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加,体变特性以剪缩为主;钙质砂颗粒左右移动的幅度与距界面的垂直距离成反比,钙质砂颗粒的位置随循环次数的增大逐渐向正剪切方向移动,试验结束时上剪切盒左侧区域的钙质砂颗粒向正剪切方向移动的距离最大;钙质砂颗粒在单个循环内出现有规律的上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幅值更大,位于上层的钙质砂颗粒向下移动的位移值大于下层;钙质砂颗粒的运动速度在沿单方向剪切时,呈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位于上剪切盒右侧区域的钙质砂的体变特性较左侧区域更显著;网格位移值和缺失数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加,在试验后期趋于稳定,试验结束时的破碎带厚度为6.21 mm。
关键词
钙质砂
界面剪切
颗粒运动
坐标
位移云图
破碎带
Keywords
calcareous sand
interface shear
particle motion
coordinate
displacement nephogram
breakage zone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水率和温度影响下的高原土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王瑞
郭聚坤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琼吉
张庆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钙质砂颗粒运动行为试验研究
郭聚坤
王瑞
寇海磊
魏道凯
卞贵建
雷胜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