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制品与壳聚糖及其在膏霜中的保湿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咏梅 蓝鸽 +2 位作者 章克昌 仇刘翔 潘银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49,51,共3页
以甘油和山梨醇为参照物 ,在一定相对湿度下考察了灵芝发酵制品、生物多糖和壳聚糖等几种含多糖的保湿剂以及含上述保湿剂的膏霜的保湿性能。相对湿度为 43 %时 ,水溶性壳聚糖的吸湿率较高 ,所选灵芝制品与壳聚糖的保湿率相近 ;将几种... 以甘油和山梨醇为参照物 ,在一定相对湿度下考察了灵芝发酵制品、生物多糖和壳聚糖等几种含多糖的保湿剂以及含上述保湿剂的膏霜的保湿性能。相对湿度为 43 %时 ,水溶性壳聚糖的吸湿率较高 ,所选灵芝制品与壳聚糖的保湿率相近 ;将几种保湿剂用于基本膏霜配方时 ,生物多糖的保湿性与壳聚糖相近 ,灵芝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生物制品 灵芝 壳聚糖 膏霜 保湿性能 护肤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P在PVC塑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烨璞 刘俊康 +2 位作者 赵英刚 高其君 朱勇 《塑料》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2-46,16,共6页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液体石蜡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 ,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液体石蜡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 ,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料体系 ,研究了材料的各项性能 ,发现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的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P 碳酸钙 改性 表面活性剂 聚氯乙烯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P改性碳酸钙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烨璞 刘俊康 +1 位作者 高其君 朱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77,共3页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纳米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 ,DOP糊粘度 ,吸油量 ,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 ,用于改性轻质纳米CaCO3 ,从接触角、粒径分布 ,DOP糊粘度 ,吸油量 ,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 的表面性质 ,表明改性后的CaCO3 表面疏水亲油、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 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料体系 ,研究了材料的各项性能 ,发现用ADDP改性的CaCO3 填料可显著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P 碳酸钙 表面活性剂 软质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 (一)两性表面活性剂概述 被引量:21
4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情况 ,诸如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命名法则 ,并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简要讨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特有的等电点现象和三种典型的等电点行为。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溶解特性特别...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情况 ,诸如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命名法则 ,并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简要讨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特有的等电点现象和三种典型的等电点行为。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溶解特性特别是KP温度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命名法则 等电点 溶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八)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60,共5页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烷基甜菜碱、烷基酰胺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及其他若干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并比较了其中一些合成路线 ,特别是磺基甜菜碱的几种合成方法。对咪唑啉中间体、两性咪唑啉合成中的主要副产物及两性咪唑啉的开环结...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烷基甜菜碱、烷基酰胺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及其他若干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并比较了其中一些合成路线 ,特别是磺基甜菜碱的几种合成方法。对咪唑啉中间体、两性咪唑啉合成中的主要副产物及两性咪唑啉的开环结构进行了报道。对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胺、长链烷基氨基酸及烷基低聚氨基酸的合成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性剂 合成 甜菜碱型 咪唑啉型 氨基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 (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被引量:14
6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 (cmc)随体系 p 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 p 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 (cmc)随体系 p 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 p 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表面上的排列最紧密 ,cmc达到最低值。还讨论了其他影响 cmc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胶体性质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四)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50,共4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水溶助长性、钙皂分散性和抗硬水性等一般性质。讨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调节混合体系流变性的方法。从混合胶束理论出发 ,对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比其他类型表面...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水溶助长性、钙皂分散性和抗硬水性等一般性质。讨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调节混合体系流变性的方法。从混合胶束理论出发 ,对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比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更优秀的钙皂分散剂这一事实 ,作者提出了新见解。同时 ,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生态性质 ,如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流变性 钙皂分散性 生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五)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生理活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生理活性。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样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低 ,甚至比乙醇的还要低。两性表面活性剂对高等生物的致突变作用不明显 ,但对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详细讨论了两性表...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生理活性。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样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低 ,甚至比乙醇的还要低。两性表面活性剂对高等生物的致突变作用不明显 ,但对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详细讨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 ,并指出利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解毒性是配制温和性配方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生理活性 毒性 杀生性 温和性 解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PEG及SDS-PVP的γ-lgc曲线的双拐点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方云 吴云兰 +1 位作者 丁远飞 杨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30-632,共3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SD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SD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但SDS与PEG2 0 0 0及PEG40 0的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却没有明显的双拐点 ,为拐点偏离CMC的单平台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拐点 拟双平台 表面活性剂 SDS-PEG SDS-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六)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 ,包括泡沫力、去污力、润湿力和乳化力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上述应用性能皆与体系的pH密切相关。两性表面活性剂本身泡沫力和去污力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重要 ,但它们与其他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阴离子型表...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 ,包括泡沫力、去污力、润湿力和乳化力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上述应用性能皆与体系的pH密切相关。两性表面活性剂本身泡沫力和去污力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重要 ,但它们与其他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泡沫力和去污力却很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泡沫力 去污力 润湿力 乳化力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七)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3,共5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 ,如个人洗护用品、民用洗涤剂、工业洗涤剂及其他工业中的应用。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个人洗护用品及民用洗涤剂中应用的最大意义可能体现在对其他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解毒性。同时指...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在许多领域 ,如个人洗护用品、民用洗涤剂、工业洗涤剂及其他工业中的应用。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个人洗护用品及民用洗涤剂中应用的最大意义可能体现在对其他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解毒性。同时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任何应用都与协合效应或复配效应有很大关系。所有洗涤剂配方都是在成本要求与对表面活性剂及被洗涤对象的应用限制条件之间求取平衡的结果 ,因此 ,可以预期在两种情形下会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 :一是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应用 个人洗护用品 民用洗涤剂 工业洗涤剂 协合去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 (三)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在增加表面层中排列紧密和降低 cmc方面尤其具有实用意义。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βs和 βm的概念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在增加表面层中排列紧密和降低 cmc方面尤其具有实用意义。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βs和 βm的概念 ,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 β值在 - 1~ - 5之间 ,属于中等强度相互作用范围 ,提出了复配效应概念并与协合效应对比 ,表明无论是由两性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协合效应还是复配效应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相互作用 复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G及AS-PVP的γ-lgc曲线的双拐点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云 吴云兰 +1 位作者 丁远飞 杨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93-695,共3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A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间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均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A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间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均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但A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2 0 0 0及PEG40 0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双拐点现象 ,其曲线表现为拐点偏离CMC的单平台型曲线。从表象上看 ,AS -PEG、AS -PVP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与SDS-PEG、SDS -PVP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没有根本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双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