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丁醇-水-硝基乙烷体系中的双因素自耦合界面不稳定现象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学铮 虞学俊 +1 位作者 刘俊康 Vignes-AdlerM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5-400,共6页
报导了发生在异丁醇、硝基乙烷和水三组分两相体系中的多因素复合界面不稳定现象.文中通过对一个简加在异了醇水溶液表面的硝基乙烷液满的运动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现象的规律.在体系趋于热力学平衡的过程中,硝基乙烷液滴先表现出周... 报导了发生在异丁醇、硝基乙烷和水三组分两相体系中的多因素复合界面不稳定现象.文中通过对一个简加在异了醇水溶液表面的硝基乙烷液满的运动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现象的规律.在体系趋于热力学平衡的过程中,硝基乙烷液滴先表现出周期性的振荡运动,然后转变为螺旋线和圆周运动.提出了一个溶质迁移和相间溶解的双因素自耦合机理.认为该现象的根本起因是表面活性剂港质相间迁移所导致的溶质Marangoni效应,但由于异丁醇的相间迁移也改变着相邻两相界面邻近区域的溶解平衡,从而导致了一个多因素复合的界面不稳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不稳定现象 MARANGONI效应 异丁醇 硝基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多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混合吸附和表面张力方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正刚 朱立强 张一尘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84-89,共6页
应用拟二元体系方法将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吸附理论推广到非理想三元体系并建立了三元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由此对含有3个组分的多元体系,根据各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γ- lgC曲线和所有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si... 应用拟二元体系方法将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吸附理论推广到非理想三元体系并建立了三元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由此对含有3个组分的多元体系,根据各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γ- lgC曲线和所有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sij(i= 1.2.3?j= 1.2.3?i≠j )即可预测达到给定表面张力下降所需的不同体相组成的混合体系的浓度和混合吸附单层的组成,或者应用所建表面张力方程预测混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应用于AES/AEO9/DPCl+ 0.1 m ol/L NaCl非理想三元混合体系,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三元体系 非理想混合 吸附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酶催化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革新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65-69,共5页
研究了癸酰基-L-组氨酸催化下的苄酯基-N-苯丙氨酸对硝基苯酚的类酶催化反应。用INDO程序计算了底物和催化剂的电荷分布。通过分析,得到了底物和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并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量子化学 类酶催化剂 硝基苯酚 组氨酸 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醇、油/水双液系中的界面不稳定现象
4
作者 胡学铮 张景尧 +1 位作者 陈烨璞 虞学俊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7年第4期51-55,共5页
研究了C4醇、油/水两相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中起因于溶质界面吸附不平衡的界面不稳定现象。通过对滴加在C4醇水溶液表面的示踪液滴的运动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现象的动力学规律。对两类不同体系中不稳定现象动态表现差异的对比... 研究了C4醇、油/水两相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中起因于溶质界面吸附不平衡的界面不稳定现象。通过对滴加在C4醇水溶液表面的示踪液滴的运动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现象的动力学规律。对两类不同体系中不稳定现象动态表现差异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显示了多相体系相平衡对溶质Marangoni现象的影响及双因素自耦合的复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不稳定现象 界面张力梯度 C4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
5
作者 崔正刚 Paul,C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将非理想混合吸附理论与Szyszkowski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非理想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并提出了确定方程参数的单点实验法,从而可以根据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γ(表面张力)-logC(表面活性剂浓度)曲线和... 将非理想混合吸附理论与Szyszkowski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非理想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并提出了确定方程参数的单点实验法,从而可以根据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γ(表面张力)-logC(表面活性剂浓度)曲线和二元混合体系的一个表面张力数据预测不同体相组成和浓度时二元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方程对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方程 阴/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 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及其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崔正刚 邹文华 +1 位作者 张天林 张德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9-346,共8页
研究了重烷基苯(HAB)——十二烷基苯生产中副产物的SO3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和所得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SO3/HAB摩尔比、SO3平均体积分数以... 研究了重烷基苯(HAB)——十二烷基苯生产中副产物的SO3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和所得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SO3/HAB摩尔比、SO3平均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温度是影响磺化率的主要因素。磺酸中和值与磺化率成线性关系,因而可以作为反应的控制参数。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磺化率可接近80%,所得HABS平均摩尔质量为430~440g/mol。经适当配方,在NaOH质量分数wA=0.009~0.013和HABS质量分数wS=0.001~0.003条件下能使大庆油田不同厂区原油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在油藏温度(45°C)下降至10-3mN/m。对天然岩芯的ASP三元复合驱室内试验使原油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约20%OOIP。已在1000t/a中试装置上生产出数十吨中试产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进口驱油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重烷基苯磺酸盐 复合驱油 石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的分离与表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华兆哲 陈坚 +2 位作者 朱文昌 伦世仪 方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通过对 Candida antarctica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 MEL )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得到了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的最佳条件∶硅胶粒径 2 0 0目 ,洗脱剂为氯仿丙酮混合溶剂 ,配比分别是 7∶ 3( MEL - A)与 6∶ 4 ( MEL - B... 本文通过对 Candida antarctica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 MEL )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得到了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的最佳条件∶硅胶粒径 2 0 0目 ,洗脱剂为氯仿丙酮混合溶剂 ,配比分别是 7∶ 3( MEL - A)与 6∶ 4 ( MEL - B) ,洗脱速率为 0 .2 5ml/min,洗脱剂用量为 4 0 0 ml/g MEL。对 MEL表面性质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 赤藓糖醇酯 分离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虎君 陈芳 王树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0-724,共5页
:合成了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测定了其主要性能。结果表明该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关键词 肌氨酸钠 合成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 氨基酸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掺杂的α-Fe_2O_3-K_2O纳米湿敏陶瓷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莫茂松 敖自华 +1 位作者 王弘 沈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1-526,共6页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新工艺在α-Fe2O3-K2O复合体系中掺入TiO2.XRD、BET比表面吸附、Archimede排水法等手段对掺钛α-Fe2O3-K2O纳米陶瓷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适量掺杂TiO2,材料仍保持α-Fe2O3的刚玉结构,且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但抑...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新工艺在α-Fe2O3-K2O复合体系中掺入TiO2.XRD、BET比表面吸附、Archimede排水法等手段对掺钛α-Fe2O3-K2O纳米陶瓷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适量掺杂TiO2,材料仍保持α-Fe2O3的刚玉结构,且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但抑制了主晶相晶粒成长,增大了材料比表面积及孔隙率.电性能及湿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适量掺杂TiO2,降低了材料固有电阻,显著减小了材料湿滞;认为钛掺杂使材料晶粒细化;从而使K+更加分散地沉积在α-Fe2O3晶粒表面非晶壳层中,是改善材料湿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纳米材料 氧化物陶瓷 结构 湿敏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水甘油的制备及单甘酯的合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倪永全 杜志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35-539,共5页
报道了丙烯醇与H2O2在CaWO4催化下进行环氧化制取缩水甘油,制得的缩水甘油纯度可达96%以上。在缩水甘油与脂肪酸反应制备单甘酯的试验中,探讨了以碘化四乙铵、NaOH为催化剂的非溶剂法和以NaOH为催化剂的溶剂法。... 报道了丙烯醇与H2O2在CaWO4催化下进行环氧化制取缩水甘油,制得的缩水甘油纯度可达96%以上。在缩水甘油与脂肪酸反应制备单甘酯的试验中,探讨了以碘化四乙铵、NaOH为催化剂的非溶剂法和以NaOH为催化剂的溶剂法。以高纯油酸为原料的产品中,α-MG(α-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分别为62.13%、77.45%及79.11%;以硬脂酸为原料的产品中,α-MG的含量分别为77.28%、81.86%和9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水甘油 丙烯醇 甘油酯 单甘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稳定现象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学铮 虞学俊 +1 位作者 倪邦庆 张景尧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28,共3页
扼要介绍了起因于局部界面张力梯度的界面不稳定现象,现象的起因、动态表现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界面不稳定现象 界面张力梯度 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介质PAN光度法测定硬脂酸锌的含锌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俊康 吉红念 +2 位作者 虞学俊 储鸿 陈烨璞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锌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选择555nm处为测定波长,ε为4.5×104Lmol-1cm-1,锌量在0~1.52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关键词 微乳液 硬脂酸锌 分光光度法 含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晓亚 贺蓉 龚雪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3期70-73,共4页
对光敏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将产物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配方,并用动态红外光谱法观察了产物的紫外光固化行为。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紫外光固化 涂料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水山梨醇单(叁)油酸酯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倪永全 喻敏 周勤奋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7年第2期63-66,共4页
TLC和HPLC分析表明,Span-80,85的组成复杂。HPLC法可用来测定Span-80,85中单酯、双酯和多酯的相对含量,其结果可用来指导产品的合成。
关键词 甘油酯 单甘酯 失水山梨醇 脂肪酸酯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凝胶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俊康 刘瑛 殷福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1,共3页
描述了以 AOT/异辛烷 /水 /明胶组成的反相微乳凝胶的制作过程 ,作出了不同 AOT浓度下的凝胶相图。以此反相微乳凝胶固定脂肪酶 ,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脂肪酸和脂肪醇酯化反应 ,转化率可达 95 %以上 ,在 0℃时就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固定化酶... 描述了以 AOT/异辛烷 /水 /明胶组成的反相微乳凝胶的制作过程 ,作出了不同 AOT浓度下的凝胶相图。以此反相微乳凝胶固定脂肪酶 ,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脂肪酸和脂肪醇酯化反应 ,转化率可达 95 %以上 ,在 0℃时就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 2 9次 ,反应初速度仍有 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凝胶 脂肪酶 固定化酶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直接测定钨合金中钍 被引量:5
16
作者 虞学俊 李在均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78-80,共3页
研究了钨合金中钍的直接测定方法。在1.0mol/L硝酸和0.08mol/L柠檬酸介质中,钍与3-[(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基)偶氮]-6-[(2-胂酸基苯基)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ASA-H... 研究了钨合金中钍的直接测定方法。在1.0mol/L硝酸和0.08mol/L柠檬酸介质中,钍与3-[(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基)偶氮]-6-[(2-胂酸基苯基)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ASA-HKS)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钍与试剂形成12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4×104L/(molcm)。钍含量在0~1.2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的选择性是目前测定钍方法中较理想的,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测定 钨合金 钨丝 钍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机—速差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铁钛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烨璞 胡学铮 +2 位作者 刘俊康 吉红念 朱振中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7年第4期56-60,共5页
利用5-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与Fe(Ⅲ),Ti(Ⅳ)形成的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采用联机检测技术,结合流动注射方法,对双组分金属离子进行了速差动力学同时测定的研究,并且测定了电铸液中Fe(Ⅲ)的含量。结果表明,该... 利用5-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与Fe(Ⅲ),Ti(Ⅳ)形成的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采用联机检测技术,结合流动注射方法,对双组分金属离子进行了速差动力学同时测定的研究,并且测定了电铸液中Fe(Ⅲ)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排除了Ti(Ⅳ)的干扰,而且测定了Ti(Ⅳ)的含量。方法的回收率在96%~106%之间。样品处理简便,电铸液中其它组分基本不干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速差动力学 CTMAB 电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苷酶活性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烨璞 汪云 胡学铮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3期86-89,共4页
对测定糖化酶中葡萄糖苷转移酶(转苷酶)酶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α-MG为底物,用knight-Alen法测定转苷酶催化α-MG分解产生的葡萄糖,计算得转苷酶酶活值。通过条件试验,找到了底物浓度、碱性铜试剂用量、加热... 对测定糖化酶中葡萄糖苷转移酶(转苷酶)酶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α-MG为底物,用knight-Alen法测定转苷酶催化α-MG分解产生的葡萄糖,计算得转苷酶酶活值。通过条件试验,找到了底物浓度、碱性铜试剂用量、加热时间、滴定剂浓度等的最佳范围。并测定了3×104,5×104,6×104μmol/min糖化酶粉剂和发酵液中的转苷酶活性,做了酶法、光度法与该方法的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苷转移酶 糖化酶 酶活性 转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苯二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在微带金电极上的性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云 周东美 陈洪渊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1期69-73,共5页
用电化学方法在纳米级微带金电极上聚合邻苯二胺(PPD)的同时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制得的GOD-PPD-Au酶电极呈现典型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具有抗干扰、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固定化葡萄糖氧化... 用电化学方法在纳米级微带金电极上聚合邻苯二胺(PPD)的同时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制得的GOD-PPD-Au酶电极呈现典型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具有抗干扰、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5.4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微带金电极 聚邻苯二胺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振荡现象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学铮 Vignes-AdlerM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从水相向硝基乙烷相的迁移导致以界面振荡为特征的界面不稳定现象.基于界面吸附平衡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解析,得到了体现溶质界面吸附和扩散迁移的双因素关系式,可对界面振荡运动的成因及有关规律作出...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从水相向硝基乙烷相的迁移导致以界面振荡为特征的界面不稳定现象.基于界面吸附平衡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解析,得到了体现溶质界面吸附和扩散迁移的双因素关系式,可对界面振荡运动的成因及有关规律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振荡 MARANGONI效应 界面吸附 D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