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度计量技术中激光位移测量系统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潘建栋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1期99-99,101,共2页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提升测量精度,就要结合测量管理机制和需求,应用高分辨率的仪器,着重整合长度计量技术,尤其是在激光领域,技术的发展能实现测量水平的全面优化。本文对激光位移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提升测量精度,就要结合测量管理机制和需求,应用高分辨率的仪器,着重整合长度计量技术,尤其是在激光领域,技术的发展能实现测量水平的全面优化。本文对激光位移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论激光位移测量系统中应用长度计量技术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计量技术 激光位移 测量系统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3算法用于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姚波 温秀兰 +3 位作者 焦良葆 王树刚 钱峥 李子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6-1261,共6页
针对目前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存在的准确率、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尺寸最优的目标候选框;考虑到铝型材表面缺陷较大,对YOLOv... 针对目前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存在的准确率、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尺寸最优的目标候选框;考虑到铝型材表面缺陷较大,对YOLOv3的网络层级结构进行调整,并将目标检测层之前的6个CBL单元改成4个,再补充2个残差单元,以提高特征的复用。将提出方法用于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并与经典的卷积网络Faster-RCNN和SSD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算法准确率达到97%,检测速度达到47帧/s,明显优于经典的卷积网络Faster-RCNN和SSD,适于在有高精度快速性要求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表面缺陷检测 铝型材 深度学习 YOLOv3方法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切型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的NHB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晓兵 杜兴丹 陈安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50,共5页
目的为了获得正切型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的近似解析解。方法将正切型系统简化为3次、5次非线性系统,经无量纲处理后获得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应用牛顿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得到跌落冲击响应一阶、二阶近似解析解,并获得系... 目的为了获得正切型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的近似解析解。方法将正切型系统简化为3次、5次非线性系统,经无量纲处理后获得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应用牛顿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得到跌落冲击响应一阶、二阶近似解析解,并获得系统位移响应最大值、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以及跌落冲击持续时间等重要参数的解析表达式。结果通过算例分析表明,牛顿谐波平衡法二阶近似解与龙格-库塔数值解接近,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结论牛顿谐波平衡法为非线性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解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谐波平衡 非线性 分析解 位移最大值 加速度最大值 跌落冲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脂肪测定国家标准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晓婷 潘建君 +3 位作者 王知 孙晨悦 叶丽 汤燕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8-351,共4页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是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重要环节,是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替代了9个关于食品中脂肪测定的标准,是国家强制实施的统一的、普适...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是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的重要环节,是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替代了9个关于食品中脂肪测定的标准,是国家强制实施的统一的、普适性的脂肪检测标准。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脂肪形态性状各异,脂肪检测方法原理多样等原因,普适性标准可能存在一些不具体、不适用情况。本文通过比较被替代标准及脂肪检测文献的脂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流程,综述了食品中脂肪测定国家标准的制样、取样、萃取、恒重技术控制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测定 标准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形状偏差的公差多面体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旭松 王皓 +1 位作者 孙志英 卢恒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81-3691,共11页
采用理想表面模型或未考虑形状偏差进行公差建模与分析往往导致零件装配产生干涉风险或装配精度得不到保证。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半空间和多面体的定义将零件特征几何偏差以向量的形式表示,根据尺寸公差带约束构建了零件层的公差多面体... 采用理想表面模型或未考虑形状偏差进行公差建模与分析往往导致零件装配产生干涉风险或装配精度得不到保证。针对该问题,首先基于半空间和多面体的定义将零件特征几何偏差以向量的形式表示,根据尺寸公差带约束构建了零件层的公差多面体不等式组。其次,以理想表面构建装配层公差多面体不等式组,通过使用装配优化函数对装配接触面参数进行调整,将形状偏差纳入公差模型中,从而构建了基于非理想表面的公差多面体不等式组。最后,以铣刀座装配体进行了实例研究,建立了该装配体的各偏差传递路径的公差多面体凸包,并使用闵可夫斯基和依次求解,然后进行交集运算得出目标环偏差值;手工调整公差值并重新计算,直至分析出的目标环偏差值满足初始精度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建模 公差分析 多面体 凸包 形状偏差 铣刀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