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黄叶突变体黄玉B的碳代谢特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崔海瑞
袁兵
王伟博
舒庆尧
汪庆
冯都华
-
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无锡求是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4-1488,共5页
-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0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5B12-01)
-
文摘
以黄叶突变体黄玉B及其野生型亲本龙特甫B为材料,对光合色素与可溶性糖含量、RuBP羧化酶(RuBPCase)、蔗糖合成酶(SS)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干物质及有机碳积累量等碳代谢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与龙特甫B相比,黄玉B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但Chla/b和Car/Chl值显著增高。在分蘖期,黄玉B叶片可溶性糖含量、RuBPCase、SS和SPS活性显著高于龙特甫B,而在开花期均显著降低;开花前黄玉B单株有机碳积累量和干重均显著高于龙特甫B,但开花后则显著低于龙特甫B。这些结果说明黄玉B的碳代谢具有开花前旺盛而开花后缓慢的特性,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龙特甫B。本研究揭示了黄玉B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表现的碳代谢成因,为其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水稻
黄叶突变体
生理指标
碳代谢
-
Keywords
Rice
Xanthan Mutant
Physiological Indexes
Carbon Metabolism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汪庆
汪得凯
陶跃之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无锡求是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680,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3110509)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0-002)
-
文摘
从粳稻中花11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半矮化小穗突变体,表现为植株半矮化、生长势弱、半包茎穗、穗型变小等特点,将其命名为sdsp2(semidwarfandsmallpanicle2)。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sdsp2突变体为母本与龙特甫B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的RH6-32和RH6-40之间的116kb的物理距离内。通过水稻基因组注释系统在此区域预测到14个开放阅读框,未发现与已报道穗型发育相关基因的同源基因。
-
关键词
水稻
半矮化
小穗
突变体
基因定位
-
Keywords
rice
semi-dwarf
small panicle
mutant
gene mapping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花药培养效率粳稻杂交组合的筛选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汪庆
冯都华
崔海瑞
傅俊杰
舒庆尧
-
机构
无锡求是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44-46,共3页
-
基金
无锡市重大创新载体项目(CYES1002)
-
文摘
为提高粳稻杂种F1的花药培养效率,利用3个常规品系对6种花药培养诱导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用筛选出的培养基对25个粳稻杂交组合F1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对这些杂交组合的培养力和花培苗的自然结实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6种培养基中SK3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平均为12.42%;不同F1杂交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自然结实株率变幅分别为12.40%~58.76%、2.01%~58.15%和6.25%~100.00%,平均分别为35.60%、21.55%和54.07%;不同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力和花培效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变幅分别为0.76%~16.40%和0.05%~9.57%,平均分别为7.04%和3.81%;筛选到培养力在10%以上的杂交组合6个,培养效率在6%以上的杂交组合5个。
-
关键词
粳稻杂种F1
花药
培养力
培养效率
-
分类号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