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FEMA在超临界CO_2中的聚合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敏 卓虎 +1 位作者 侯丽华 张书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的聚合,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并且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MBFA-12)为共聚单体与TFEMA共聚合,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的聚合,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并且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MBFA-12)为共聚单体与TFEMA共聚合,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都是影响TFEMA均聚合的因素;引入MBFA-12共聚单体可以改善聚合物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性,从而可使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由22 316增加到39 98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由1.93降至1.49,同时使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共聚物膜的表面性能随着共聚物中MBFA-1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聚合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FE-VAc-MAH)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卓虎 +1 位作者 侯丽华 张书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7,共6页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制备了三氟氯乙烯(CTFE)-乙酸乙烯酯(VAc)-马来酸酐(MAH)共聚物[P(CTFE-VAc-MAH)]。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合物的自乳化性能及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在m(VAc)/m(CTFE)为6∶14...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制备了三氟氯乙烯(CTFE)-乙酸乙烯酯(VAc)-马来酸酐(MAH)共聚物[P(CTFE-VAc-MAH)]。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合物的自乳化性能及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在m(VAc)/m(CTFE)为6∶14的聚合体系中,增加MAH单体的比例,聚合物颗粒逐渐减小,产物中的氟含量逐渐降低;通过溶液法可使P(CTFE-VAc-MAH)共聚物形成自乳化乳液,乳胶粒的粒径随着聚合物中MAH比例的增大而变小;此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元醇或多元胺类发生交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氯乙烯 乙酸乙烯酯 马来酸酐 自乳化乳液 交联反应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FE与VAc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敏 侯丽华 张书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超临界CO2中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与乙酸乙烯酯(VAc)共聚物P(CTFE-co-VAc),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共聚物的表面性能及其溶液黏度。控制单体配比可得到不同结构、不同氟含量的共聚物。当m(VAc)/m(CTFE... 在超临界CO2中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与乙酸乙烯酯(VAc)共聚物P(CTFE-co-VAc),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共聚物的表面性能及其溶液黏度。控制单体配比可得到不同结构、不同氟含量的共聚物。当m(VAc)/m(CTFE)小于4∶16时,产物中y(CTFE)恒定在50%左右;氟含量是影响共聚物表面性能的关键因素,共聚物中CTFE单元的比例增加,则产物中氟含量增大,产物对溶剂的接触角变大,当产物中w(F)为29.16%时,聚合物膜的表面能最小,为0.028 J/m2;聚合物溶液黏度随共聚物中VAc结构单元比例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氯乙烯 乙酸乙烯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 共聚合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