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超特征构建外侧象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美娣 许紫鹏 +3 位作者 华玲玲 秦菲 房灵 陈超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肿瘤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评估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7例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腋窝...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肿瘤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评估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7例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及乳腺原发肿瘤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分入阳性组(54例),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分入阴性组(73例)。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将数据集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于评估诊断性能,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用于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列线图预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肿瘤针状边缘(OR=4.16,95%CI:1.25~13.79)和淋巴门结构不清晰(OR=19.20,95%CI:1.98~186.36)是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预测外侧象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0.62~0.86),验证集AUC为0.73(0.62~0.84)。训练集和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检验分别为P=0.570和P=0.552。结论:超声有助于术前外侧象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外侧象限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2
作者 徐保平 彭怀文 +1 位作者 张显涛 王晓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患者,男,42岁,因癫痫给予丙戊酸钠1.5 mg·kg-1·h-1,静脉泵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通过回顾分析该患者诊疗过程,采用诺氏药物不良反应评分进行关联性评价,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丙戊酸钠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肝衰竭 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在不同病原体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崔英 沈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0,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学指标在不同病原体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164例患者,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64)、支原体感染组(n=47)和病毒感染组(n=53),... 目的探究血清学指标在不同病原体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4年4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164例患者,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64)、支原体感染组(n=47)和病毒感染组(n=53),以及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07)和死亡组(n=57)。对不同组别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情症状、生命体征和血清学指标行F检验、t检验、χ^(2)检验分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构建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局部加权回归(LOWESS)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建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PLR参数与重症肺炎预后不良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三组患者在CPIS、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在CPIS评分、WBC、LYM、PLR、NLR、CRP和SAA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PIS评分、NLR、CRP、SAA和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LR参与构建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更好,曲线下面积(AUC)值更大,诊断效能更好。LOWESS分析结果显示,PLR与CPIS评分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关系。RC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LR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关联强度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_(for non linear)=0.048<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PLR存在显著性差异;联合PLR检测可提高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指标 病原体 重症肺炎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新上岗护士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秋琴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寻找适合基层医院大中专新护士向临床护士转变的方法,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和承担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46名应届毕业的新上岗护士采取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新上岗护士临床培训轮转时间为1年,经短期集中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分... 目的寻找适合基层医院大中专新护士向临床护士转变的方法,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和承担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46名应届毕业的新上岗护士采取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新上岗护士临床培训轮转时间为1年,经短期集中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分配至首轮科室,首轮科室时间为6~8个月,轮转科室分别为1~2个月。每科指定1名老师带教,并根据轮转时间安排重点掌握内容。结果39名在首轮科室培训4个月后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承担临床护士职责,6个月后经考核合格如期进入其他科室轮转;7名护士于6个月后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照护患者,8个月后经考核合格进入其他科室轮转。结论采取延长首轮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可使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基本护理技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轮转培训 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注射液致严重乳酸酸中毒1例
5
作者 徐辉 徐保平 王晓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4-1687,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系“反复呕吐1个月”于2022年9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呕吐,伴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差,伴心慌、乏力。当地医院静脉输液8 d(具体诊断和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至我院就诊,以“呕吐待... 1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系“反复呕吐1个月”于2022年9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呕吐,伴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差,伴心慌、乏力。当地医院静脉输液8 d(具体诊断和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至我院就诊,以“呕吐待查”收治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30年,间断口服雷公藤、糖皮质激素、中药等,现已停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6℃、呼吸17次·min^(-1)、脉搏90次·min^(-1)、血压110/8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异常,全身多处关节压痛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注射液 乳酸酸中毒 高乳酸血症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元对人骨肉瘤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聂超 黄华明 +2 位作者 侯保权 周杰 张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对人骨肉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薯蓣皂苷元对人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分子标记物LC3、Beclin1...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对人骨肉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薯蓣皂苷元对人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分子标记物LC3、Beclin1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薯蓣皂苷元联合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MG63和U2OS细胞,RT-qPCR法检测细胞Beclin1 mRNA表达;联合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处理MG63和U2OS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薯蓣皂苷元能抑制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增殖,促使自噬体生成,增加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LC3 I蛋白表达(P<0.01),可抑制PI3K/Akt/mTOR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P<0.01);联合自噬抑制剂干预后,薯蓣皂苷元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降低,并下调了细胞caspase3 mRNA、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P<0.01)。结论薯蓣皂苷元能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产生自噬,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上调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有关,同时其诱导的自噬可促使骨肉瘤细胞死亡,诱导自噬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 骨肉瘤细胞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LC3 BEC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魏艳秋 季辰菲 +5 位作者 孙伟 陶媛 彭思琪 吴超杰 黄茂 吉宁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53,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肺癌合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 目的:总结分析肺癌合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后发生CIP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基线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描述,对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男71例,女4例,年龄(66.7±7.6)岁。发病时间为接受ICI治疗后4~1 054 d。60.0%的患者基线存在肺气肿,36.0%存在肺间质异常(interstitial lung abnormalities,ILA)/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影像学表现为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型、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型和其他类型的CIP患者分别有36例(48.0%)、28例(37.3%)、6例(8.0%)和5例(6.7%)。基线是否存在ILA/ILD和CIP是否表现为AIP/ARDS型的患者生存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接受ICI治疗前存在ILA/ILD,以及CIP影像学表现为AIP/ARDS型的肺癌合并CIP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 肺癌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8
作者 张云慧 顾新宇 +1 位作者 刘清仁 季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 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30min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24h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拔管后30min,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以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复合麻醉 胫骨骨折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凤莲 朱风华 +1 位作者 李树军 钱惠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选择 4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组, 另选择 1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作对照组, 均于入院当天做腰穿留取脑脊...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选择 4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组, 另选择 1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作对照组, 均于入院当天做腰穿留取脑脊液置-30℃冰箱保存待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5)。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着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兴奋性氨基酸的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兴奋性氨基酸 患儿 天门冬氨酸 临床意义 对照组 结论 病理生理过程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坤复康胶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子宫微循环、炎症细胞浸润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燕燕 王昊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目的:观察坤复康胶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子宫微循环的效果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 目的:观察坤复康胶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子宫微循环的效果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kinin-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坤复康胶囊内服,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子宫微循环及外周血CRP、GM-CSF、MCP-1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子宫微循环改善更明显,PI、RI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Vs、Vd、Vm则较对照组升高(P<0.05);外周血CRP、GM-CSF、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复康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利于缓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子宫微循环状态及抑制外周血CRP、GM-CSF、MCP-1水平以减轻盆腔组织的炎性浸润有关,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坤复康胶囊 子宫微循环 CRP GM-CSF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C-erbB-2、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剑 施启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研究C-erbB-2和Ki-67在胃癌中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原发性胃癌中C-erbB-2及Ki67的表达。结果:C-erbB-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2.3%,在胃炎中的阳性率为6.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erbB-2和Ki-67在胃癌中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原发性胃癌中C-erbB-2及Ki67的表达。结果:C-erbB-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2.3%,在胃炎中的阳性率为6.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77.9%,在慢性胃炎阳性率为10.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Ki-6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C-erbB-2、Ki-67的异常表达和胃癌的早期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2 KI-67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泰凝胶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敏 陈彩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63-2864,共2页
[目的]探讨舒泰凝胶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苏醒期使用舒泰凝胶,对照组不用,观察苏醒期病人血压、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 [目的]探讨舒泰凝胶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全身麻醉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苏醒期使用舒泰凝胶,对照组不用,观察苏醒期病人血压、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明显减轻,心率、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尿道应用舒泰凝胶有利于减轻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泰凝胶 男病人 全身麻醉 苏醒期 留置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伟峰 徐春 +4 位作者 丁成 陈俊 王文毅 赵军 李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1-56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本研究拟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Ⅰ期至部分Ⅲa期肺癌病例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本研究拟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Ⅰ期至部分Ⅲa期肺癌病例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同一治疗组在2018年5月-2019年3月连续进行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后,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55例)和单操作孔组(87例),共14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2例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顺利出院,未有围手术期死亡。单孔组和单操作孔组比较,年龄、肿瘤位置、术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的病理性原发灶-淋巴结-转移(pathological tumor-node-metastasis,p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时间更短[(167.65±43.85)min vs(181.71±51.28)min],术中出血量更少[(57.45±50.19)mL vs(87.47±132.54)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82±2.82)d vs(5.84±3.43)d]及术后住院天数[(6.91±3.88)d vs(7.74±3.87)d]更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术后总引流量显著低于单操作孔组[(1,064.82±776.38)mL vs(1,658.71±1,722.38)mL],术后24 h及72 h视觉疼痛评分明显更低[(4.73±0.73)分vs(5.25±0.74)分;(2.16±0.71)分vs(2.55±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期至部分Ⅲa期肺癌病例中,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胸腔镜 单操作孔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法CT图像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判断肺结节良恶性 被引量:28
14
作者 戴正行 胡春洪 +4 位作者 王希明 陈琦 夏菁 姚柳 刘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通过与单纯人工阅片进行比较,探讨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肺结节自动检测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和优势。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510例肺结节CT检查病例,由医师组(按照从事胸部CT诊断的年限分为高级医... 目的:通过与单纯人工阅片进行比较,探讨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肺结节自动检测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和优势。方法:搜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510例肺结节CT检查病例,由医师组(按照从事胸部CT诊断的年限分为高级医师组和初级医师组)和人工智能组(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分别对所有肺结节进行良恶性的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各组在不同大小肺结节(直径≤10 mm、10 mm<直径≤20 mm以及直径>20 mm)良恶性诊断上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并通过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10例肺结节的诊断中,人工智能组诊断敏感度(93.14%)与高级医师组(91.1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级医师组(61.43%)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诊断特异度(95.63%)及符合率(93.92%)均高于医师组(初级56.25%、59.80%;高级58.75%、8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10 mm的肺结节中,人工智能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高级医师组(90.38%,92.96%,91.43%;78.85%,64.79%,73.14%;所有P=0.000);在10 mm<直径≤20 mm和直径>20 mm肺结节组中,人工智能组的诊断敏感度(92.25%,97.12%)与高级医师组(95.77%,97.12%)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1和1.000),但诊断特异度(98.33%,96.55%)及符合率(94.06%,96.99%)均高于高级医师组(51.67%,58.62%;82.67%,8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大小的三组结节中,人工智能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初级医师组(敏感度:90.38%vs.17.31%,92.25%vs.70.42%,97.12%vs.93.27%;特异度:92.96%vs.85.92%,98.33%vs.43.33%,96.55%vs.10.34%;符合率:91.43%vs.45.14%,94.06%vs.62.38%,96.99%vs.75.19%),除两组在≤10 mm肺结节中的诊断特异度(P=0.361>0.05)和>20 mm肺结节中的诊断敏感度(P=0.211>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于人工诊断,应用人工智能(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技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具有良好、可靠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DenseNet网络 深度学习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治疗早醒性失眠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其达 范健 +5 位作者 秦琳 华键 韩杨 查蕾蕾 周卫 周玉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4078-4082,共5页
背景 失眠可分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等,目前药物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尚缺乏对不同类型失眠的针对性治疗,对失眠分型治疗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治疗早醒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 背景 失眠可分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等,目前药物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尚缺乏对不同类型失眠的针对性治疗,对失眠分型治疗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治疗早醒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组、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组、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30 min组、高剂量60 min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为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的制备奠定基础.将佐匹克隆与羧甲基淀粉钠、乳糖、5%聚维酮K30(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将山嵛酸甘油酯、乳糖、5%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得到包衣颗粒,将片芯置于包衣颗粒中央,压片制得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2组、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2.5 mg/kg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溶液组(5.0 mg/kg佐匹克隆),每组20只大鼠,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 对照1组〔(126.3±18.6)min〕、低剂量组〔(175.3±18.1)min〕、 高剂量30 min组〔(151.8±19.2)min〕和高剂量60 min组〔(181.5±15.6)min〕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51,P<0.01);其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30 min组、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对照1组,高剂量3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短于低剂量组,高剂量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高剂量30 min组(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188.3±25.0)min〕、佐匹克隆溶液组〔(194.0±28.1)min〕与对照2组〔(130.2±25.6)min〕 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00,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佐匹克隆溶液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2组(P<0.05).结论 通过制备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喂食实验大鼠,使之在大鼠入睡后释药,能达到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睡前60 min灌胃延长大鼠睡眠时间的效果,显现了以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针对性治疗成人早醒性失眠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低剂量 佐匹克隆 延迟控释片 戊巴比妥钠延长试验 早醒性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2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缪柯淳 苏青青 +2 位作者 张新月 郭晶晶 陈延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251例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1例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11.5±5.2;发热247例...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251例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1例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11.5±5.2;发热247例;白细胞减少125例、升高8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22例,其中粒细胞缺乏113例;贫血193例;低白蛋白血症120例。219例患者(87.3%)存在至少1项基础疾病,多数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肿瘤等。血培养前1周有229例患者(91.2%)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机械辅助通气等侵袭性操作;行深静脉置管173例,其中108例导管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在血培养前1个月内有130例患者有放疗或化疗史,124例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251例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87.3%,219/251),其次为环丙沙星(85.7%,215/251)、头孢吡肟(81.6%,146/179);分离菌株中,多重耐药36株(14.3%),广泛耐药7株。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主要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死亡20例(8.0%),因病情危重而放弃治疗者37例(14.7%),好转194例(7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APACHE Ⅱ评分、贫血、低白蛋白血症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高APACHE Ⅱ评分、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者预后差,及时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介导的Bcl-2磷酸化调控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所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5
17
作者 殷建 殷照阳 +3 位作者 江涛 陈建 凡进 顾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akei和Endo的方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并鉴定。培养至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均培养细胞至0.5、2.0、6.0及12.0 h:(1)空白对照组;(2)... 目的:探讨自噬在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akei和Endo的方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并鉴定。培养至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均培养细胞至0.5、2.0、6.0及12.0 h:(1)空白对照组;(2)实验组:即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组;(3)JNK抑制剂处理对照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神经细胞0.5 h;(4)JNK抑制剂预处理预处理+实验组: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0.5 h后进行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结果:噻唑蓝(MTT)结果示神经细胞的活性在实验组中随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在12 h才出现明显降低(P<0.05)。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0.5 h及2.0 h时,神经细胞内可见大量自噬泡及自噬溶酶体形成,6 h时自噬泡数量短暂降低后,在12 h又可见新"自噬潮"和大量已排空的自噬泡;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中,自噬泡在0.5 h和2.0 h时大量形成,随后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实验组和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在6 h前无差异,均表现为先增高再降低;而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量在12 h却再次增加,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则持续降低。实验组JNK、Bcl-2的磷酸化水平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均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在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仅在12 h时才增加(P<0.05)。同时,Bcl-2/Beclin-1复合物在实验组呈逐渐分离的趋势,JNK抑制剂则明显抑制了这种分离。结论:JNK/Bcl-2/Beclin-1信号的调节可能是缺氧缺糖后复氧复糖诱导神经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自噬 JNK BCL2 BECLIN1 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云慧 岳冬梅 +1 位作者 刘清仁 季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目的评估持续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活动的影响。方法接受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0~75岁,体重40~75kg,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持续收肌管阻滞组(A组)和持续股神经阻滞组(... 目的评估持续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活动的影响。方法接受单侧TKA手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0~75岁,体重40~75kg,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持续收肌管阻滞组(A组)和持续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30例。A组接受持续收肌管阻滞,F组接受持续股神经阻滞。记录TKA术后第1、2天每天总的步行距离,膝关节主动弯曲和伸直度,每日阿片类药使用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步行距离分别为(36±5)m和(60±10)m,F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步行距离分别为(4.5±3)m和(21±5)m,A组明显长于F组(P〈0.05)。A组术后第1天膝关节主动弯曲度大于F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伸直度、每日阿片类药使用量、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收肌管阻滞可促进TKA术后早期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收肌管阻滞 持续股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对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清仁 季永 +2 位作者 王亚军 张继如 肖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与辅助术后镇痛对曲马多在妇科腹式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式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3组,T组:曲马多15 mg/kg,格拉司琼3 mg稀释到100 m L;TD1组:诱导前10 min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与辅助术后镇痛对曲马多在妇科腹式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式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3组,T组:曲马多15 mg/kg,格拉司琼3 mg稀释到100 m L;TD1组:诱导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之后以0.5μg/(kg·h)的速度泵注至手术结束,镇痛泵配置同T组;TD2组:曲马多15 mg/kg,右美托咪定4μg/kg,格拉司琼3 mg稀释到100 m L。3组设定持续剂量1.5 m L/h,单次自控剂量1 m L,锁定时间10 min。采用VAS及Ramsay评分分别评价3组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术后48 h有效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T3各时点VAS评分T组明显高于TD1、TD2组(P〈0.05),T4、T5时点TD2组低于T、TD1组(P〈0.05);Ramsay评分T1时点3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2、T3、T4、T5各时点TD2组高于T、TD1组(P〈0.05);术后0-24 h有效PCA次数T组多于TD1、TD2组(P〈0.05),24-48 h时间段有效PCA次数TD2组少于T、TD1组(P〈0.05);术后48 h曲马多用量T组明显多于TD1、TD2组(P〈0.05);与T组相比,TD1、TD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多汗、头晕及心动过缓等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和辅助术后镇痛均可增强曲马多在妇科腹式手术术后PCA效果,同时减少曲马多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相比而言,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曲马多 多模式镇痛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腹式呼吸锻炼效果比较 被引量:65
20
作者 黄玉贤 张有为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78例行择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围术期对照组行缩唇呼吸结合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每天1次,持续7d后...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78例行择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围术期对照组行缩唇呼吸结合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每天1次,持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PaO2、FVC、FEV1、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肺癌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术期 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训练器 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 肺不张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