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动态变化及对胞外Glu含量的调节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真真 王志锋 +2 位作者 康道峰 徐丹 乔德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5,共6页
目的:揭示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纹状体脑区抗坏血酸(AA)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胞外Glu浓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AA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AA检测组(AAT)、AA补充组(AAG)和对照组(SG),采... 目的:揭示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纹状体脑区抗坏血酸(AA)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胞外Glu浓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AA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AA检测组(AAT)、AA补充组(AAG)和对照组(SG),采用微透析—电化学联用检测技术,动态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AA浓度的变化;采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动态观察外源性补充AA对纹状体胞外Glu含量的影响。结果:AAT大鼠纹状体胞外AA浓度在运动初期未见著改变,运动后期与安静状态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90 min时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P<0.05)。补充AA后,力竭性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胞外Glu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似,但Glu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约30 min,且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也显著延长(P<0.05)。结论:大鼠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纹状体胞外AA浓度升高可能是对自身抗氧化能力降低的一种代偿反应;运动前适当补充AA可以降低纹状体Glu浓度异常升高所产生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AA的抗氧化和对纹状体胞外Glu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大鼠 纹状体 抗坏血酸 谷氨酸 神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学校教育水准体系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华国 宋国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现有学校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难以评价校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难以科学地对学生及教师发展做出诊断性评价。学校教育水准体系的核心思想在于:以问题诊断和发展指导为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等级评定参照... 现有学校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难以评价校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难以科学地对学生及教师发展做出诊断性评价。学校教育水准体系的核心思想在于:以问题诊断和发展指导为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等级评定参照系功能;在提供评价“标线”的同时,亦提供一个以“标线”为基点上下延伸的“水平梯度序列”。建立学校教育水准体系意在使学校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有可供参照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有据可循,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学校间均衡而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效的发展。建立学校教育水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标准 学校教育水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基于证据的生物学教学 被引量:7
3
作者 姚国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2,共3页
在生物学课程学习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的本质。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分析了证据的来源、证据的形式及证据的价值。
关键词 证据 科学本质 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微型探究活动
4
作者 姚国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3,共2页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有机融汇而成的。结合初中生物学的课堂学习,就微型探究活动的类型和教学价值谈一些认识及体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课堂活动 微型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