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C强化混凝除蓝藻除色度效果及致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卫 李圭白 邹浩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太湖水除蓝藻除色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强化混凝作用使得除蓝藻除色度的效果显著,并强化了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的致因,认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可有效去除蓝藻和色度... 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太湖水除蓝藻除色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强化混凝作用使得除蓝藻除色度的效果显著,并强化了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的致因,认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可有效去除蓝藻和色度,是其核心组分高锰酸钾的主体作用与复合成分在水中协同作用的共同结果,即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作用、蓝藻有机胶质层与有机物涂层的破坏、杀藻灭活、难溶化合物的吸附共沉作用以及阳、阴离子对混凝过程中pH值平衡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 蓝藻 强化混凝 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化学混凝技术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正亮 王正林 +2 位作者 冯贵颖 呼世斌 单丽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UASB-化学混凝技术组合对草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接种颗粒污泥的二级启动,大大缩短了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6 h,进水COD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20 d后pH、COD去除率趋于稳定。另外,通过L9(34... 采用UASB-化学混凝技术组合对草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接种颗粒污泥的二级启动,大大缩短了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6 h,进水COD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20 d后pH、COD去除率趋于稳定。另外,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混凝中4因子影响大小的排序,并在最优条件下对UASB反应器出水进行混凝处理。组合技术处理的出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造纸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化学混凝 草浆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 被引量:5
3
作者 殷娣娣 陆纳新 +3 位作者 袁君 高乃云 戎文磊 周圣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 为比较不同预氧化剂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及其机理,在高锰酸钾灭活藻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次氯酸钠与臭氧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实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臭氧对藻类的灭活反应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次氯酸钠较易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萎缩破裂,从而导致细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对藻细胞的灭活动力学常数为(220±3)L·mol-1·s-1,不同初始次氯酸钠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臭氧对于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极强的氧化作用,细胞灭活速率常数达(2 655±15)L·mol-1·s-1,能迅速引起藻细胞破裂及胞内代谢有机质的释放,不同初始臭氧浓度对动力学常数无明显影响.3种氧化剂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灭活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臭氧>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臭氧与次氯酸钠在氧化过程中比高锰酸钾更易引起藻细胞破裂及IOM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铜绿微囊藻 动力学常数 藻活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的颗粒活性炭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成银 高乃云 +3 位作者 张可佳 安娜 戎文磊 周圣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饮用水源中2种典型的嗅味物质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吸附平衡试验和吸附动力学方面进行了颗粒活性炭(GAC)吸附试验。结果表明,GAC吸附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均同时符合伪1级反应动力学和伪2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 以饮用水源中2种典型的嗅味物质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吸附平衡试验和吸附动力学方面进行了颗粒活性炭(GAC)吸附试验。结果表明,GAC吸附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均同时符合伪1级反应动力学和伪2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4种等温吸附模型中,Freundlich方程能最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GAC对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的吸附容量较大,当二甲基三硫和β-环柠檬醛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0μg.L-1时,吸附容量分别达到8.680、16.04 L.mg-1;pH>10时更有利于GAC吸附二甲基三硫,而pH为2~13对β-环柠檬醛的吸附效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三硫 β-环柠檬醛 颗粒活性炭 嗅味物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T技术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贵颖 王正林 +2 位作者 呼世斌 杨正亮 单丽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16-120,共5页
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对草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FeCl3,AlCl3和PAC的混凝效果受pH影响显著,3种混凝剂的最适pH分别为5,4和6。3种混凝剂初投入废水时,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增幅较大,以后随投加量的增加... 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对草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FeCl3,AlCl3和PAC的混凝效果受pH影响显著,3种混凝剂的最适pH分别为5,4和6。3种混凝剂初投入废水时,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增幅较大,以后随投加量的增加其变化不甚明显。每升废水中投加FeCl3,AlCl3和PAM的最适量分别为46,33和40 mL。另外,通过3种混凝剂与有机助凝剂复配的L9(34)正交试验,得出每组复配中4因子影响大小的排序及最优试验条件。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以混凝、沉淀为主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学强化处理 草浆造纸废水 化学需氧量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充山、小湾里取水口水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发站 吕锡武 +1 位作者 张朝晖 周圣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24-28,共5页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湖区充山、小湾里十年(1995—2005年)的水质调查以及多年的逐月平均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两取水口浊度呈逐年下降趋势;CODMn略有下降,但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NH3-N、TN远远超过了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TP达到劣Ⅴ类水体,并...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湖区充山、小湾里十年(1995—2005年)的水质调查以及多年的逐月平均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两取水口浊度呈逐年下降趋势;CODMn略有下降,但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NH3-N、TN远远超过了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TP达到劣Ⅴ类水体,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藻类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两处取水口均检测到微囊藻毒素;充山取水口水质劣于小湾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源地 水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29
7
作者 奚稼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饮用水 酚类化合物 工业污水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与变频控制器网总线通讯技术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军 《排灌机械》 2004年第5期35-37,共3页
以无锡市中桥水厂沉淀池计算机与变频器控制为例,探讨了计算机与多台变频器之间的总线通讯,实现对变频控制器内部参数的设定和对其进行监控;研究了总线通讯软硬件实现方法和提高通讯可靠性及效率的措施。提高了变频器的控制能力和控制范... 以无锡市中桥水厂沉淀池计算机与变频器控制为例,探讨了计算机与多台变频器之间的总线通讯,实现对变频控制器内部参数的设定和对其进行监控;研究了总线通讯软硬件实现方法和提高通讯可靠性及效率的措施。提高了变频器的控制能力和控制范围,节省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总线通讯 高通 内部参数 实现方法 变频器控制 软硬件 技术应用 变频控制器 节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