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例低体重法洛四联症纠治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钱红娣 胡黎星 +2 位作者 杨定清 朱小莲 张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2-903,共2页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麻醉管理 纠治术 低体重 病理生理改变 手术纠治 婴幼儿期 肺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焰 钱红娣 +2 位作者 沈志耘 吴长毅 杨定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 比较哌替啶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PCIA)组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组的镇痛效果 ,监测术前、术毕、术后 6h和 2 4h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 目的 研究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 比较哌替啶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PCIA)组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组的镇痛效果 ,监测术前、术毕、术后 6h和 2 4h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cTnT含量的变化 ,并记录SaO2 、HR、BP和RR。结果  (1)PCIA组和PCEA组的镇痛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哌替啶组(P <0 0 1) ;(2 )三组术后 6、2 4及 4 8h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cTnT含量均升高 ,但PCIA组和PCEA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哌替啶组 (P <0 0 1) ,同时PCEA组优于PCIA组。结论 PCEA和PCIA都能明显抑制术后疼痛 ,同时可减轻血液粘滞度升高 ,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 ,改善心脏供血 ,提高冠脉血流量 ,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尤以PCEA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老年 胸科手术 血液流变学 心肌肌钙蛋白T 哌替啶 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不同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小莲 张欠如 严志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药物联合应用 临床观察 丙泊酚 镇痛药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肌松药 麻醉效果 氧化亚氮 病人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经鼻内镜实施鼻腔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纯 舒畅 +2 位作者 张焰 孙常领 沈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鼻腔手术 全身麻醉 经鼻内镜 局部麻醉 鼻窦手术 鼻内镜手术 手术选择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不同麻醉深度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楠 张继如 +3 位作者 简金金 郑雁 凌育峰 庞庆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98-3802,共5页
目的比较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麻醉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方法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浓度七氟烷组(S1组)和低浓度七氟烷组(S2组)。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芬太尼麻醉... 目的比较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麻醉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方法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浓度七氟烷组(S1组)和低浓度七氟烷组(S2组)。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维持S1组和S2组BIS在35~45和45~55。C组BIS在40~50。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即刻记录心电图ST段和在麻醉诱导前和拔管毕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TnT、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1组和S2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期前收缩和房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S1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S1组比较,S2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1组和S2组拔管毕时血清hs-cTnT、cTnT和hs-CRP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吸入1.0%~2.5%七氟烷保持BIS为45~55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效应更佳,风险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深度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调节线粒体Cx43蛋白表达在H_2S后处理离体大鼠心肌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可璇 毛洪雅 +3 位作者 孟雪 惠夏 张邓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blot半定量线粒体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5±4.2)%vs(44.5±5.3)%(P<0.05);凋亡指数降低(25.9±3.0)%vs(43.1±1.9)%(P<0.05);线粒体tCx43和p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Y294002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L组心功能指标及线粒体中tCx43和pCx4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PI3K/AKT 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Sirt1信号通路介导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明珠 周波 +4 位作者 盛琼 杜斌 陈俊良 庞庆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Sirt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H_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全心停灌30 min,复灌60 min。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 目的探讨PI3K/Akt/Sirt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H_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全心停灌30 min,复灌60 min。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H_2S后处理组(H_2S组)、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H_2S后处理+抑制剂组(H_2S+LY组)。统计平衡末及再灌注末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irt1和PGC-1α的mRNA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总的Sirt1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Sirt1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各组间的心功能指标在平衡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min,H_2S组与I/R组相比,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9±4.9)%vs(48.9±5.6)%(P<0.05);Sirt1和PGC-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irt1的细胞核阳性表达指数增加(P<0.05)。LY294002逆转了H_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H_2S后处理+抑制剂组心功能指标、Sirt1和PGC-1α的表达及Sirt1的细胞核阳性表达指数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结论PI3K/Akt/Sirt1信号通路参与了H_2S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后处理 PI3K/AKT SIRT1 PGC-1α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改善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比较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继如 陈敏 +2 位作者 王志强 董楠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合并冠心病的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135例,男90例,女45例,年龄45~82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 目的观察和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合并冠心病的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135例,男90例,女45例,年龄45~82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45例。采用依托咪酯0.2mg/kg、丙泊酚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0.3mg/kg和芬太尼5.0~6.0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D组诱导前10min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吸入七氟醚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记录术中和术后72h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C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12例(26.7%)]明显高于D组[3例(6.7%)]和S组[4例(8.9%)](P<0.05);术后72h内C组、D组和S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例(13.3%)、4例(8.9%)和4例(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均能通过改善心肌血氧供需平衡,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无线自控鞘内镇痛系统在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贾宏彬 宗健 +4 位作者 孙含哲 金毅 刘红军 李伟彦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远程无线自控鞘内镇痛系统对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1例晚期癌痛患者,采用远程无线自控鞘内镇痛系统,将改良埋入式注射泵植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大容量无线自控镇痛泵持续注药镇痛。药物配方:盐酸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目的观察远程无线自控鞘内镇痛系统对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1例晚期癌痛患者,采用远程无线自控鞘内镇痛系统,将改良埋入式注射泵植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大容量无线自控镇痛泵持续注药镇痛。药物配方:盐酸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盐酸吗啡注射液。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7、15、30d的疼痛强度评分(NRS评分)和睡眠评分。观察低颅压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下肢肌力减退、感染、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7、15、30d患者NRS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7、15、30d低颅压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后1d(P<0.05)。结论改良埋入式无线自控鞘内镇痛治疗于晚期癌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鞘内镇痛系统 顽固性疼痛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FoxO3a/Bim信号通路介导硫化氢后处理对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波 钱坤 +1 位作者 胡明珠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976,共6页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后处理是否通过PI3K/Akt/Fox O3a/Bim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发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6 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 HS)后处理是否通过PI3K/Akt/Fox O3a/Bim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发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方法 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6 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硫氢化钠后处理组(H/R+Na HS组)、抑制剂LY294002组(H/R+LY组)、硫氢化钠后处理+LY294002组(H/R+Na HS+LY组)。分别在缺氧前、复氧末检测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以及LDH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Fox O3a、p-Fox O3a、Bim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Fox O3a的分布情况。结果缺氧前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LDH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末,Na HS组与H/R组相比,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LDH释放量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Akt、p-Fox O3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im表达降低,同时Fox O3a在细胞质的表达升高。LY294002逆转了Na H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使得H/R+Na HS+LY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Akt、p-Fox O3a蛋白表达降低(P<0.05),Bim表达升高(P<0.05),FoxO 3a在细胞质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硫氢化钠(NaH S)后处理通过PI3K/Akt/FoxO 3a/Bim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损伤 硫化氢 心肌保护 PI3K/AKT FOXO3A BIM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洁琼 胡明珠 +3 位作者 杜斌 陈俊良 庞庆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H2S后处理组(NP组),H2S后处理+CC组(N+C组)。记录平衡末及再灌注末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再灌注末,TTC法染色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GC-1α的表达;Western blot半定量总的AMPKα、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末,与I/R组比较,NP组能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3.9±3.4)%vs(60.9±3.8)%,(P<0.05)];HE染色显示NP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同时p-AMPK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mpound C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及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增加。结论 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后处理 心肌保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转录辅助活化因子-1α 线粒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焰 陈群 +2 位作者 颜学军 丁浩中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22-624,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脑缺血 10分钟建立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沙土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灯盏花素 10mg/kg组和灯盏花素 2 0mg/kg组。应用开阔法检查观察各组沙土鼠行...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脑缺血 10分钟建立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沙土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灯盏花素 10mg/kg组和灯盏花素 2 0mg/kg组。应用开阔法检查观察各组沙土鼠行为变化 ,应用病理检查判断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明显减轻脑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受损程度 ,减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死亡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再灌注损伤 小脑缺血 沙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Cx43介导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季永 张可璇 +1 位作者 毛洪雅 王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18β-次甘草酸组(AGA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18β-次甘草酸组(AGA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AGA组(N+A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半定量线粒体和胞质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4.4±4.8)%vs(49.4±4.2)%,P<0.05];tCx43表达在线粒体中明显升高,胞质中明显降低,pCx43表达线粒体中明显升高,胞质中明显降低。AGA逆转了硫化氢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及tCx43和pCx43在线粒体中表达的增加(P<0.05)。结论缝隙连接蛋白Cx43参与了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I/R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线粒体 缝隙连接蛋白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腰麻后硬膜外镇痛时机对分娩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6
14
作者 徐晓义 褚国强 季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CSEA)腰麻后硬膜外镇痛时机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足月初产妇80例,于宫口开至2~3cm时实施CSEA镇痛。将入选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E1组、E2组、E3组和E4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30...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CSEA)腰麻后硬膜外镇痛时机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足月初产妇80例,于宫口开至2~3cm时实施CSEA镇痛。将入选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E1组、E2组、E3组和E4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30、60和90min接受持续硬膜外给药。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取25G腰麻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后给予布比卡因2.5mg和芬太尼25μg,然后均采用PCEA模式。0.1%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ml加入电子镇痛泵,设置背景维持量为10ml/h,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以及产妇补救剂量和硬膜外用药总量。结果四组产妇产程、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1、E2组需要PCA例数和次数明显少于、硬膜外罗哌卡因补救剂量明显低于E3、E4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0min以内开始硬膜外持续镇痛可以明显减少PCA次数和硬膜外罗哌卡因的补救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trk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宗剑 杨春 +2 位作者 胡明珠 周波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 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3月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 B)信号通路在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3月龄,体质量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及氯胺酮+ANA-12组(KA组)。S、K及KA组大鼠腹腔单次注射链脲菌素(STZ)65 mg·kg^(-1)构建糖尿病神经病理痛模型。28 d后,S、K及KA组大鼠分别连续7 d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氯胺酮10 mg·kg^(-1)及氯胺酮10 mg·kg^(-1)+ANA-12 0.5 mg·kg^(-1)。d 8,测定大鼠机械缩足痛阈(MWT),然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背根及大脑前额皮层。采用Western blot和高尔基染色检测BDNF、p-trk B/trk B、突触素(synaptophysin)及树突棘密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大鼠MWT明显下降,且脊髓背根和前额皮层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S组相比,K组大鼠MWT、各部位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和树突棘密度均明显增加(P<0.05);与K组相比,KA组大鼠MWT明显下降,且各部位BDNF、p-trk B/trk B、突触素和树突棘密度均明显下调(P<0.05)。各部位BDNF与树突棘密度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氯胺酮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与BDNF-trk 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受体激酶 树突棘密度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手术患者的肺氧合功能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继如 董楠 +1 位作者 钱红娣 俞卫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是否能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手术患者肺氧合作用和肺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将56名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Dex组(每组n=28)。单肺...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是否能改善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手术患者肺氧合作用和肺呼吸力学参数。方法:将56名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Dex组(每组n=28)。单肺通气期间,Dex组右美托咪定初始负荷剂量为1.0μg/kg,微量泵注10 min,随后维持剂量改为0.5μg/kg,持续泵注1 h。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相同容量的0.9%生理盐水。结果:Dex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ex-30和Dex-60时肺动态顺应性明显增加(P<0.05)。Dex组的术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25),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合并有中度COPD的肺癌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能够提高肺氧合指数,改善肺呼吸力学参数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氧合指数 呼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5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及脊髓水平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炳旭 季永 +6 位作者 孙大鹏 金琳芳 肖寒 李国君 唐季春 惠夏 杨定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MTEP对骨癌痛小鼠热痛觉过敏及脊髓水平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C3H/HeNCrlV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①MTEP+Tumor组:癌痛组从第14 d开始鞘内注射MTEP150nmol,qd,共7次;②生理盐水+Tumor组...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MTEP对骨癌痛小鼠热痛觉过敏及脊髓水平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C3H/HeNCrlV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①MTEP+Tumor组:癌痛组从第14 d开始鞘内注射MTEP150nmol,qd,共7次;②生理盐水+Tumor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MTEP;③MTEP+Sham组:用等剂量MTEP给予假手术组;④生理盐水+Sham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予假手术组;⑤正常组:正常饲养21d。应用热辐射刺激仪测定缩足潜伏期(PWL)。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各组小鼠术前基础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骨癌痛组PWL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和正常组相比,MTEP+Sham组、生理盐水+Sham组PWL和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Tumor组PWL(6.18±1.29)s明显低于正常组(15.91±1.65)s(P<0.05),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则高于正常组;MTEP+Tumor组(9.39±1.94)s PWL高于生理盐水+Tumor组,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则低于生理盐水+Tumor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mGluR5拮抗剂抑制脊髓水平表达释放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可能是其抗癌痛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脊髓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5 白介素-lβ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 时兢 +2 位作者 丁浩中 黄政坤 顾静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37-539,共3页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其对ACE活性的作用.方法125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ASAⅡ~Ⅲ级,PCR-RFLP法则基因型进行分组,每组25例,A、C、D三组...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及血糖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其对ACE活性的作用.方法125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ASAⅡ~Ⅲ级,PCR-RFLP法则基因型进行分组,每组25例,A、C、D三组为DD型,B、E两组为Ⅱ型,A、B、C三组采用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同时C组术后3.5、7.5、15.5、23.5 h鼻腔缓慢滴注卡托普利混悬液25 mg,D、E两组采用PCEA,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8、16、24 h监测SBP、DBP、HR,计算RPP,并监测ECG,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镇痛效果.结果术后4、8、16、24 h A组心血管反应及心律失常例数皆高于B、C、D组(P<0.05,P<0.01);血糖、皮质醇水平及VAS评分B、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D组与A组比较及E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可有效抑制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减轻应激反应,同时可降低DD型高血压患者高浓度AC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型 高血压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TX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发的肺部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玉 唐季春 +1 位作者 张焰 曾因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仅接受动静脉插管操作,不放血及复苏、大容量等张乳酸钠林格氏液(RL)复苏组,接受32ml/kgRL、小容量... 目的: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仅接受动静脉插管操作,不放血及复苏、大容量等张乳酸钠林格氏液(RL)复苏组,接受32ml/kgRL、小容量高张(7%、5%氯化钠)液+PTX复苏组,接受4ml/kg7.5%NaCl+25mg/kgPTX,每组8只。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重比值、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or lavage fluid)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肺通透性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RL组相比,HSPTX组PaO2和pH值升高、PaCO2降低(P<0.01),HSPTX组大鼠肺湿/干重(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均低于RL组(P<0.01),同时HSPTX组肺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NF-κB)表达显著低于RL组。结论:HSPTX复苏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减少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由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高渗盐溶液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病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小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肋间 神经阻滞 老年人 镇痛作用 手术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